中國四次「清君側」之戰,前三次以失敗告終,只有此人奪取了皇位

中國作為文明之邦,自古以來始終講究出師有名,尤其是戰爭爆發時,總要喊著一個高大上的口號,標榜自己的正義,爭取百姓的支持。例如,吳三桂造反時,喊出的口號是“反清復明”,除此之外,中國古代歷史上曾經共有四次以“清君側”為名的叛亂,前三次都以失敗告終,只有最後一次成功,反叛者奪去了皇位。

中國四次“清君側”之戰,前三次以失敗告終,只有此人奪取了皇位

第一次以“清君側”為名的叛亂髮生在西漢時期。

此次叛亂的主人公叫劉濞,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侄子,素以勇猛善戰出名,年僅20歲就被封為沛候,漢朝開國將軍英布叛亂時,他跟隨劉邦平叛,21歲被封為吳王,威名赫赫,風頭一時無兩。漢景帝劉啟即位之後,諸侯們擁兵自重,漢景帝採納晁錯建議,對諸侯勢力進行削減。劉濞等藩王不滿朝廷政策,聯繫其他六位藩王舉兵反叛,打出了“清君側,誅晁錯”的口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七王之亂”。

漢景帝以周亞夫為主將,僅用了三個多月時間就平定了叛亂,七王被殺,第一次以“清君側”為名的叛亂宣告失敗。

中國四次“清君側”之戰,前三次以失敗告終,只有此人奪取了皇位

第二次以“清君側”為名的叛亂髮生在唐朝時期。

唐玄宗執政後期,大唐朝廷逐漸腐敗,唐玄宗寵愛楊玉環,整日在宮內飲酒醉了,日日笙簫,安祿山趁機壯大自己的勢力,楊國忠作為唐朝宰相,藉助楊貴妃受寵的時機,在朝廷中作威作福,安祿山在野心的驅使下,以“清君側,誅楊國忠”為名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此次叛亂雖然暫時將唐玄宗趕出了國都,但是不就便被唐朝大軍剿滅。

中國四次“清君側”之戰,前三次以失敗告終,只有此人奪取了皇位

第三次以“清君側”為名的叛亂髮生在元朝時期。

元順帝時期,孛羅帖木兒與王保保捲入了宮廷爭鬥,元朝太子逼迫元順帝解除孛羅帖木兒的軍權和職位,王保保作為太子的擁護者親自領軍出征,孛羅帖木兒以“清君側”為名攻入了元大都,最後被死於元順帝之手。

中國四次“清君側”之戰,前三次以失敗告終,只有此人奪取了皇位

最後一次以“清君側”為名的叛亂髮生在明朝時期。這也是最成功的一次。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死後,沒有將皇位傳給兒子,反而傳給了自己的孫子,也就是建文帝朱允炆,由於藩王勢力逐漸壯大,建文帝決定進行削藩,燕王朱棣在北平以“清君側”為名發起叛亂,最終率軍攻入南京,建文帝失蹤,朱棣登基,成為了歷史上唯一以“清君側”為名取得勝利的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