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到底是“清君側”還是造反?歷史上的四次“清君側”

“清君側”這個詞恐怕大家都多多少少聽說過,它是指清除君主身旁的親信、壞人。本應是正義之舉,但總是成為叛亂髮動者反抗中央政府的主要理由。

中華歷史幾千年,發生的戰爭不計其數,地方叛亂朝廷政府的事情也發生了很多,比如將中華民族拖進黑暗深淵的“八王之亂”,把一代帝王梁武帝餓死的“侯景之亂”,還有揣著明白裝糊塗的“黃袍加身”--陳橋兵變,為了權力弟兄相殘的“玄武門兵變”,讓大唐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當然還有數不清的農民起義,軍閥自立等。

然而,打著“清君側”的旗號鬧事的卻不多。恐怕只有下面這幾次。

第一次“清君側”:西漢“七國之亂”

到底是“清君側”還是造反?歷史上的四次“清君側”


七國之亂是發生在中國西漢景帝時期的一次諸侯國叛亂。漢景帝劉啟(劉邦的孫子)即位後,御史大夫晁錯提議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景帝三年(公元前154),漢景帝採用晁錯的《削藩策》,先後下詔削奪楚、趙等諸侯國的封地。這時吳王劉濞(劉邦的堂侄)聯合串通好的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六王公開反叛。劉濞徵募了封國內14歲以上,60歲以下的全部男子入伍,聚眾30餘萬人,又派人與匈奴、東越、閩越貴族勾結,以 “請誅晁錯,以清君側” 的名義,舉兵西向,從而開始了西漢歷史上的吳楚七國之亂。由於梁國的堅守和漢將周亞夫所率漢軍的進擊,叛亂在三個月內被平定。

七國之亂是地方割據勢力與中央專制皇權之間矛盾的爆發。這次叛亂,從漢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開始,到三月即被平息,七王皆死。參加叛亂的七國,除保存楚國另立新王外,其餘六國皆被廢除。西漢中央政權獲得了絕對勝利。七國之亂的平定,標誌著西漢諸侯王勢力的威脅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權得到鞏固和加強。西漢王朝的實力愈發強大,

漢族人對匈奴的反攻,也逐漸拉開序幕,對社會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固,起到了卓越的成效。另一方面也緩解了原諸侯王勢力下百姓艱苦的生活,讓文景之治的利端真正的覆蓋向全國,可以說為後來漢武帝時代的雄風和多年戰爭打下了堅固的基礎

第二次清君側:唐朝“安史之亂”

到底是“清君側”還是造反?歷史上的四次“清君側”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763年)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因為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唐朝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發動屬下唐兵以及同羅、奚、契丹、室韋共15萬人,號稱20萬,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起兵。安祿山乘鐵輿,其屬下步騎精銳煙塵千里,鼓譟之聲震地。當時海內承平日久,百姓以及幾代人沒有見過戰爭了,聽說范陽兵起,遠近都震驚。河北都是安祿山統轄範圍內的,叛軍所經過的州縣,都望風瓦解,當地縣令或者開門迎接叛軍,或者棄城逃跑,或者被叛軍擒殺,叛軍很快就控制了河北。

太原以及東受降城的人奏報安祿山造反,而沉迷享樂的唐玄宗(李隆基)仍然認為是厭惡安祿山的人編造的假話,沒有相信。

755年(天寶十四載)十二月,唐玄宗在洛陽失守之後,聽信宦官監軍邊令誠的讒言,殺大將封常清、高仙芝,起用病廢在家的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為兵馬副元帥,令其率軍20萬,鎮守潼關。潼關地形險要,易守難攻。哥舒翰進駐潼關後,立即加固城防,深溝高壘,閉關固守。天寶十五載正月,安祿山命其子安慶緒率兵攻潼關,被哥舒翰擊退。安軍主力被阻於潼關數月,不能西進。

但是這時候唐玄宗的騷操作又來了,他收到奸臣楊國忠的鼓動,多次下令逼哥舒翰出戰,哥舒翰被逼無奈,拍胸慟哭。哥舒翰只得放棄易守難攻的地勢出戰,結果戰敗。此戰,是中國戰爭史上伏擊戰的典型戰例,唐玄宗錯誤估計形勢,拒絕採取據守險要、持久疲敵、伺機出擊的方針,過早地出關反攻,結果造成人地兩失,使平叛戰爭急轉直下。唐軍將近20萬軍隊,逃回潼關的只有8000餘人。哥舒翰本人也被叛將抓住投降安祿山,先被囚禁,後來被殺害。

再後來長安失陷,唐玄宗帶著皇親國戚逃跑,到了馬嵬坡發生了馬嵬兵變,楊國忠被恨透他的將士們殺掉、肢解。唐玄宗被逼無奈殺掉了楊貴妃。太子李亨(唐肅宗)在外地自行即位,尊李隆基為太上皇(李隆基在得知這一切後相當無奈,畢竟不是自己願意退位的)。

再後來睢陽之戰拖住了叛軍,安祿山被自己的兒子安慶緒和太監謀殺,一直到公元763年,歷時七年又兩個月的安史之亂結束。

安史之亂,削弱了封建集權,為封建割據創造了必要條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

第三次“清君側”:明朝“靖難之役”

到底是“清君側”還是造反?歷史上的四次“清君側”


靖難之役,又稱靖難之變,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統治階級內部爭奪帝位的戰爭。簡單來說就是一場叔侄大戰--朱元璋的四兒子起兵反抗朱元璋的孫子。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把兒孫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勢力日益膨脹。因朱元璋最喜歡也是最合適繼位的太子朱標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 建文帝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採取一系列削藩措施。與此同時,也在北平周圍及城內部署兵力,又以防邊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護衛精兵調出塞外戍守,準備削除燕王。

朱棣於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隨後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 建文帝起用老將耿炳文統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繼續討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謀略,致使主力不斷被殲。朱棣適時出擊,靈活運用策略,經幾次大戰消滅南軍主力,最後乘勝進軍,於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應天(今江蘇南京) 。

戰爭歷時四年(1399—1402年)。 戰亂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說於宮中自焚死,或說由地道逃去,隱藏於雲、貴一帶為僧。 同年,朱棣即位,就是後來的明成祖。

朱棣進入南京後,大肆殺戮曾為朱允炆出謀劃策及不肯降附的文臣武將。齊泰、黃子澄、景清等先後被殺,方孝孺更是被誅十族,造成空前的慘案。

“靖難之役”是明朝歷史上影響深遠的一次政權爭奪戰,不僅導致了明朝皇位歸屬的改變,也極大影響了此後二百多年明朝政治、思想的走向。

靖難之役勝利之後,朱棣於1402年7月17日即皇帝位。不僅成為了歷史上唯一一位以地方反攻中央成功的藩王,同時也是歷史上唯一一位“清君側”成功之人。


到底是“清君側”還是造反?歷史上的四次“清君側”

清君側”是一個地方勢力反抗中央政權時最常用到的藉口,然而到底是為國還是為私,就各有各的看法了。

看官們,喜歡的話點一個贊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