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江第十六鎮——宜賓,一條江,一片海,一瓶酒,一碗麵!

老張已經用十五期給大家介紹了長江流域的十五座城鎮,前面的十五座城嚴格來說都是屬於金沙江流域,今天真正進入了長江,來到萬里長江第十六鎮,也是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城”的四川省宜賓市。

萬里長江第十六鎮——宜賓,一條江,一片海,一瓶酒,一碗麵!

金沙江、岷江在宜賓交匯正式稱為長江,使得宜賓成為了四川省內水、陸、空交通網絡齊全的川南交通樞紐城市。從宜賓市中心沿岷江可到樂山,沿金沙江可直抵雲南水富,沿長江往東則可一直航行到上海,因此,宜賓自古以來就是川南、滇東北地區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交通重鎮。

萬里長江第十六鎮——宜賓,一條江,一片海,一瓶酒,一碗麵!

宜賓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長江上游開發最早、歷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的美譽。秦朝時在宜賓設置了第一個縣級行政機構,宋政和四年戎州改稱徐州,明崇禎十七年張獻忠佔領宜賓,1996年成立宜賓市。

萬里長江第十六鎮——宜賓,一條江,一片海,一瓶酒,一碗麵!

宜賓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比較有地方特色的有酒文化、竹文化、銅鼓文化、苗鄉風情等等。老張也總結了能夠代表宜賓的幾大特色文化符號:一條江、一片海、一瓶酒、一碗麵、一古鎮

萬里長江第十六鎮——宜賓,一條江,一片海,一瓶酒,一碗麵!

一條江

一條江當然說的是長江了,不過在宜賓除了長江,還有金沙江、岷江、淯江、符江、橫江、越溪河、南廣河、黃沙河、萃河等,這些河流都為宜賓帶來了財富,也為宜賓孕育了大江文化,延續了宜賓的文化根脈。宜賓碼頭也形成了獨特的“六渡八幫”,六渡即六大渡口:北關渡、東門渡、合江門渡、上渡口、中渡口、下渡口;八幫為八大船幫:乾貨幫、成都幫、五板幫、敘渝幫、敘瀘幫、竹木幫、鹽幫、嘉陽幫。

萬里長江第十六鎮——宜賓,一條江,一片海,一瓶酒,一碗麵!

一片海

老張說的這個“海”可不是那個“海”,指的是四川乃至全國全世界都很有名氣的“蜀南竹海”。蜀南竹海面積有120平方公里,宜賓也是一個以竹子環繞起來的城市。蜀南竹海因為電影《臥虎藏龍》而名揚天下,成為宜賓“竹之美景”的代表。北宋大文豪黃庭堅一句“壯哉,竹波萬里”道出了蜀南竹海的雄渾氣魄。宜賓也有豐富的竹雕主編傳承技藝以及以竹子為原料的各種美食。

萬里長江第十六鎮——宜賓,一條江,一片海,一瓶酒,一碗麵!

一瓶酒

宜賓最有名那瓶酒大家都知道,老張就不說了,只說宜賓的酒文化。宜賓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曾經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釀製了各具特色的美酒。如先秦時期僚人釀製的清酒;秦漢時期棘人釀製的茍醬酒;三國時期苗人用野生小紅果釀製的果酒等,都是宜賓少數民族的傑作,承載著古人對釀酒技術的無限智慧。

萬里長江第十六鎮——宜賓,一條江,一片海,一瓶酒,一碗麵!

一古鎮

其實宜賓有兩座有名的歷史古鎮,不過老張只講李莊古鎮,因為這座古鎮承載了更多的歷史滄桑。李莊這座千年古鎮依長江而繁衍生息,形成了“江導岷山,流通楚澤,峰排桂嶺,秀流仙源”的自然景觀。氣候宜人,地勢平坦,交通便捷,人文薈萃。一座座古建築精雕細刻,藝術價值極高,有“東有周莊,西有李莊”之說。

萬里長江第十六鎮——宜賓,一條江,一片海,一瓶酒,一碗麵!

李莊在歷史上發揮最大價值是在抗戰時期,這裡曾作為抗戰時期大後方四大文化中心之一。當年以梁思成、林徽因夫婦為代表的中國營造學社曾在此躲避戰亂,營造學社是以保護中國古建築古文化為主要責任的民間組織,他們在李莊避亂六年,條件艱苦,缺醫少藥,時時不忘歷史使命。梁思成夫婦更是在陋室油燈下完成《圖像中國建築史》等著作,成為日後中國建築領域的學術經典。“國難不廢研求,六載清苦成鉅製;陋室也蘊才情,百年佳話系大師”這副對聯是對他們當時心境的真實寫照。

萬里長江第十六鎮——宜賓,一條江,一片海,一瓶酒,一碗麵!

一碗麵

宜賓美食最有名的就是宜賓燃面了,也算得上中國著名麵食之一(順便做個廣告,老張家鄉陝西的岐山臊子面在全國麵食裡面當排前三!)。宜賓人愛好吃麵,常見的麵食有:燉雞面、肥腸面、牛肉麵、三鮮面、辣雞面等等,其中燃面是最具宜賓特色的美味,源於清光緒年間,歷史悠久。

感謝關注行者老張的旅行自媒體,一起欣賞大美中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