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鮈:形似棒花鱼,原生种!

胡鮈,体背部呈灰黑色,腹部灰白。横跨背部有4-5块不大明显的黑色斑块,体侧中轴有7-8个黑斑点。侧线以上体侧鳞片具细小黑点,组成若干细条,背、尾鳍具多数小斑点,其他各鳍灰白色。

胡鮈:形似棒花鱼,原生种!

命名人 Fang, 1938,模式产地 浙江,生境分布较广, 干支流均有分布

胡鮈,体略长,前部呈圆筒形,较粗壮,尾柄细长,侧扁,体宽与体高相等。头短,头长小于体高。吻宽钝,鼻孔前方凹陷。眼中等大,侧上位,眼间平,间距与眼径几相等。第1,2下眶骨扩大,占整个眼下颊部。

口宽,下位,几呈横裂,仅在口角处徽下弯。唇厚,发达,上唇边缘有多数乳突,中央处乳突大,呈单行排列,通常发现有分裂成里外重叠的两层乳突的。两侧缘的乳突细小,呈多行排列;下唇分3叶,中叶极小,位颏部前端,为心脏形的肉质突,两侧叶极发达,厚且大,向后扩展似翼状,后缘游离,其上具密集的细小乳突,在口角处与上唇相连。须1对,极短小,其长远不及眼径之半,常隐匿于口角处。鳃耙细小。下咽齿侧扁,末端呈钩状。鳞片中等大。体腹面自腹鳍基部之前裸露无鳞。侧线平直。

胡鮈:形似棒花鱼,原生种!

清徐胡鮈(学名: Huigobio chinssuensis ),为鲤科、胡鮈属。体长,前段近圆筒形,后段侧扁。口角须1对,长度约为眼径的1/2。臀鳍无硬刺,分枝鳍条6根。背鳍无硬刺,起点距吻端较其基底后端距尾鳍基为远。下咽齿1行、5—5。侧线鳞36—37。唇发达,上下唇均具乳突。下唇明显分3叶,中叶心脏形,两侧叶向后扩展成翼状。体长约50mm。

生活于水体中下层,以藻类、水生昆虫等为食。6月繁殖。小型鱼类。分布于珠东水系的北江、西江、长江与黄河水系、东北本溪太子河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山西清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