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創始人的求學夢:中南大學本科,中科院研究生

貧寒少年的科學夢想

王傳福出身貧寒,他成長的道路充滿艱辛,但也磨鍊了他的意志。

他的那種韌勁,那種狂性,讓一般的企業家難以望其項背。

1966年2月15日,王傳福出生在安徽無為縣的普通農民家庭。無為縣是個小縣城,隸屬巢湖,靠近“長三角”,這大概是無為縣最大的區位優勢。

王傳福的父親是一名技藝出色的木匠,後來入了黨,曾經擔任大隊書記的職務。他為人正直、堅韌剛強、樂於助人,在當地受人尊重,有號召力。他在工作中公私分明,在群眾中有口皆碑。由於是黨員,王傳福父親的思想在農村中是比較開明先進的,去世時他響應黨的號召,說服自己的親人施行火葬。

王傳福的母親則是傳統的賢妻良母,教育孩子要忠厚本分。受家庭氛圍的影響,子女們也都繼承了剛強正直的性格和堅強不屈的精神。王傳福亦是如此,這在他以後的創業歷程中得到了明顯的體現。

王傳福有五個姐姐、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加上父母,一家十口人就靠世代傳下的木工手藝活為生,日子倒也過得平靜。但是好景不長,在王傳福13歲時,父親因為長期的病痛折磨去世。家庭的經濟情況開始每況愈下,王傳福的五個姐姐先後出嫁,妹妹被寄養,而哥哥王傳方也從此退學開始工作賺錢養家。

比亞迪創始人的求學夢:中南大學本科,中科院研究生

日子的艱難不易,母親和兄長的殷殷期盼,不斷鞭策著王傳福。在青少年時期,也許因為家庭的原因,他比同齡孩子顯得穩重早熟,性格靦腆不大愛說話,也不願意與他人過多交往。

但是他比同齡的孩子更加知道用功讀書,將全部的精力和時間用來學習。因為他明白,家庭的希望都寄託在他身上,他唯有以優異的成績作為報答。所以在他的心裡永遠有一條信念,那就是“永遠要比別人做得好”。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王傳福不服輸、不斷超越自己的精神,奠定了他以後事業成功的基礎。

但,屋漏偏逢連夜雨。兩年後,在王傳福即將初中畢業的時候,母親又突然去世。命運給相依為命的兄弟倆以最沉重的打擊。孟子曰: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生活的苦楚,年少的王傳福是嘗夠了。深受打擊的王傳福,只能每日沉浸在學習中,以此忘掉痛苦孤獨。

生活的苦難也讓王傳福養成了堅強、獨立、強勢的性格。正像他自己說的“我什麼事情都要自己去支配,什麼事情都要自己去管”。父母留給一對兄弟的全部財產就是四間茅草房,但是父母給他們留下的精神影響卻讓兄弟倆受益無窮,在潛意識裡影響著他們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