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更要「扶智」,不讓孩子做「窮二代」

扶贫更要“扶智”,不让孩子做“穷二代”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這麼一種慣性思維,認為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比起出生優越的人來說,這些孩子由於家境相對艱苦,心智性情各方面會比較早熟,懂事,而這種現象在農村非常普遍。因為貧窮而輟學,因為貧窮而自卑。因此,“扶貧”更要“扶智”,要相信知識改變命運,想要“拔窮根”,不讓孩子做窮二代,就要從孩子的教育抓起,盡全力幫助孩子完成學業,實現人生的“華麗蛻變”。在樂昌市坪石鎮的肖家灣村,就有這麼一個人正在為孩子的學習問題奔波忙碌著——他就是東莞市清溪鎮駐坪石扶貧工作領隊、駐肖家灣村扶貧工作隊長孫永強。

扶贫更要“扶智”,不让孩子做“穷二代”

從志願者到扶貧者,做到崗變心不變

說來也是巧,在加入駐村扶貧隊伍之前,孫永強一直在東莞市清溪鎮團委工作,是東莞市清溪鎮團委副書記和東莞市清溪志願者協會的會長,主要負責志願服務工作。2007年,剛剛大學畢業的他通過考試進入到清溪鎮團委。那一年,也是清溪志願者協會的起步之年,志願服務工作也成為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志願者到扶貧者,崗位雖然變了,但“志願精神”依然未變。

扶贫更要“扶智”,不让孩子做“穷二代”

(一)發展志願服務組織,壯大志願服務事業

起步之初,很多人都不理解甚至不接納志願者,但他身體力行,從身邊的人開始,每週都會組織幾場志願服務活動,並親自參與其中。經過9年的“奮戰”,越來越多的人自願加入到志願者行列中來,清溪鎮的志願服務事業也蓬勃發展,清溪志願者協會先後榮獲省、市多項榮譽,他個人也榮獲了“廣東省五星志願者”“東莞市最美志願者”等稱號。

扶贫更要“扶智”,不让孩子做“穷二代”

(二)持之以恆,永不放棄,終圓山區扶貧夢想

帶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他希望能到貧困山區進行幫扶工作,希望幫助貧困山區的人們能夠早日脫貧致富,帶領他們走上小康路。廣東省第一輪和第二輪扶貧“雙到”工作開展時,他滿心雀躍,積極報名參與,但由於單位工作難以抽身,而且考慮到當時清溪鎮志願服務工作正處於發展瓶頸期,他只好放棄了當時的機會,繼續留在當地堅守志願服務工作。這件事在他心中留下了小小的遺憾,但他並未因此放棄,他一直在等待著下一個機會。

皇天不負有心人,2016年4月,第三輪精準扶貧工作如期開展,他果斷報名參加了考試,憑藉自己的毅力和決心順利通過了考核。後來,他被組織選派到了樂昌市坪石鎮肖家灣村進行駐村幫扶工作。就這樣,任重而道遠的幫扶工作正式開始了。

從產業扶貧到助學幫扶,力求脫貧不返貧

(一)一村一品,大力發展無花果產業

產業幫扶是精準扶貧的一個重要方式,孫隊駐村後,通過網絡、走訪、學習等途徑四處尋找適合在肖家灣村發展的扶貧產業,最後瞭解到了無花果在當地種植歷史悠久,如今已有400 多年的歷史,坪石是國內最早種植無花果的地區之一,被視為嶺南無花果的發源地。孫隊便聯動肖家灣村的水牛灣無花果種植基地,通過擴大種植面積與採用溫棚技術將無花果產業進行擴大再生產,作為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的重要產業,以代種代銷的形式將貧困戶納入進來。

今年1月開始投入使用的無花果溫棚育苗效益也很高,總投入20萬,今年賣苗就賣了15萬,為幫扶村集體增收致富奠定了堅實基礎。現在基地還開發了無花果三種系列酒、無花果乾和無花果凍乾等產品,下一步,孫隊也將繼續發揮無花果產業的優勢,推出無花果月餅、無花果酥等產品,讓無花果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產業,讓更多的貧困戶通過代種代銷的形式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扶贫更要“扶智”,不让孩子做“穷二代”
扶贫更要“扶智”,不让孩子做“穷二代”

(二)助學幫扶,運用知識能力“拔窮根”

進駐肖家灣村後,經過仔細走訪調查,孫隊發現村裡貧困戶的主要致貧原因是“教育的缺失”,而且他也深刻認識到要讓貧困戶“脫貧而不返貧”的主要辦法是“就業與創業”,想要改變他們“等、靠、要”的思想,改變傳統的“種養”生產方式,就只能讓“讀書郎”們依靠知識,改變一家人的命運。但村裡的貧困學生總是會因各種理由而放棄讀書,這讓孫隊的助學工作一度陷入困境。

奔走找原因,勸學返校園

村裡的孩子想放棄學業,很大原因是因為學費問題,孫隊通過自身資源,為村裡的貧困學生找到了可以長期資助的愛心人士,但依然有人想放棄學業,以朱芳珍和陳婷兩個小姑娘為例,突然說不想繼續讀書了,這讓孫隊既擔心又不解。於是,孫隊多次到她們家與她們談心交流,經過耐心的溝通,最終打開了她們的心結,找到了其中的癥結所在。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不想去上學更多的是割捨不掉的親情,考上大學的朱芳珍為了能照顧患病的養父,動了放棄學業的念頭。與奶奶相依為命的陳婷也為了能夠利用更多的時間好好照顧年邁多病的奶奶而放棄學業。孫隊很能理解這種心情,但他從來沒有打算放棄讓她們重返校園讀書的念頭,他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持之以恆地和她們談心,細心開導她們,最終成功說服她們重返校園,同時聯繫學校、愛心協會等各方社會資源,確保她們上學無憂。

扶贫更要“扶智”,不让孩子做“穷二代”
扶贫更要“扶智”,不让孩子做“穷二代”

協調各方資源,進行助學活動

2016年至2018年,孫隊通過四處走訪,聯繫了廣東省獅子會、東莞市光電協會、韶關市關愛青少年成長協會、韶關市賞石協會、清溪鎮團委、清溪鎮志願者協會、愛心義助社等愛心組織與眾多社會愛心人士,在肖家灣村開展了“兩地同心 共建家園”愛心扶貧助學、“手牽手”愛心結對幫扶、“微心願”一對一結對幫扶、“關愛睏難家庭 共創美好家園”愛心助學等8場次的愛心助學活動,為肖家灣村21名貧困學生送上學習用品和助學金共近8萬元。

扶贫更要“扶智”,不让孩子做“穷二代”扶贫更要“扶智”,不让孩子做“穷二代”

與此同時,他還準備通過志願者這個團體,以“一對一”或者“多對一”的形式“認領”肖家灣村的貧困學生,倡導愛心人士每個學期出資一定的學費和生活費,直到貧困學生完成自己的學業,踏入社會。讓“窮二代”有條件有機會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讓知識改變他們的命運,確保永久地摘下“貧困戶”的帽子。

扶贫更要“扶智”,不让孩子做“穷二代”扶贫更要“扶智”,不让孩子做“穷二代”
扶贫更要“扶智”,不让孩子做“穷二代”

助學一路前行,心在一切都在

“扶貧”更要“扶智”,對於貧窮家庭的孩子來說,想要擺脫“窮二代”的標籤,必須通過讀書學習來改變命運,經過孫隊和多方的努力,現在肖家灣村包括朱芳珍、陳婷在內的四個孤兒都如願繼續上學了,其他貧困家庭的孩子也得到了社會團體和愛心人士的關心與幫助。在助學幫扶的道路上,為了讓更多人不因貧困而失學,孫隊一直在發揮著志願者無私奉獻的精神,他始終用心用情幫助他們。他堅信,心在,一切都在,知識能改變命運,知識可以創造美好幸福的未來!

扶贫更要“扶智”,不让孩子做“穷二代”

審校:付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