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養育,是一種傷害

作者 | 周小寬

向日葵簽約諮詢師

胡慎之公號專欄作者

『我們需要對我們過去經歷的一些事情,重新梳理,然後下個定義。用你自己的話語』

問:

我今年44歲了,原生家庭有父母和妹弟各一,現在家庭成員是老公和兒子。

我印象中好像並沒有創傷事件,但母親對我的態度我始終感覺不到溫暖,母親性格內向,偏愛弟弟,與我姐妹兩人交流甚少,記憶中沒有母親的擁抱,也沒有母親的關切,十幾歲時曾懷疑自己不是母親親生的。

我一直想不起來幼時母親曾怎樣傷害過我,可這種冰冷的感覺卻伴我至今。

周老師,是我想多了麼?

小寬答

01

這位讀者,你並沒有想多。

如果我說你想多了,你會不會從此就沒有那種“冰冷的感覺”呢?

其實任何一個人的答案或者看法,都無法直接代替我們自己的感受。

即使這個看法或答案,來自我們自己的頭腦,或者理性的聲音。

因為感受,它是誠實的。它沒有對錯,應該或不應該。

即使你不明白其中的因果和聯繫,

即使你完全不知道,自己為何有這樣的感受,甚至認為,你不應該有這樣的感受——你也無法真的抹去這種感受的浮現和它對你千絲萬縷的影響。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你的感受,一定有其原因,就如同你的行為也一定有其原因。

只要去覺察去分析,比如一個人去思考或者在心理諮詢中,和動力學取向的諮詢師一起探討,這些感受,以及背後的原因,都會找到答案。

所以當我們不知道自己為何有這樣的感受時,

不意味著這種感受的出現是沒有原因的(只是我們還不知道原因而已),

去探究這個原因就是去了解自我的真相,瞭解到在我身上發生了什麼,是什麼在影響我、控制我。這可以說,也算是一種活著的使命及意義。

當有了感受(往往是不好的),我們也就有了順著這個感受去弄清自己的機會。

不要因為感受是不那麼好的,就去否定自己的感覺,去判斷應該與否。

如果這樣做了,那麼你只是用一種防禦方式,在逃避著你一直逃避的部分。

所以這位讀者,你能提出這個問題並鄭重地發來這裡尋求答案,

說明你是一個能夠感受到自己,並願意踏上尋找之路的人。

有一種養育,是一種傷害

胡慎之心理

02

小時候,我們是比較被動的接收者。

接收各種形式的養育、家庭環境、父親母親、文化影響。

因為年紀幼小、能力較弱、人微言輕。無論是去表達自己的情緒還是去爭取自己的利益或者捍衛自己的邊界、尊嚴,恐怕都是很困難的。

有人或許會說,不是啊,我三歲的女兒已經會跟我明確地提出要求說,媽媽你不要上班,媽媽你多陪我一會,我每次要出門,她都鬧得厲害呢。

但是,每一個人的三歲,都是不同的。

這取決於,這個三歲孩子,有著怎樣的母親或養育者,有著怎樣的被接納程度。

如你所說,媽媽很內向,偏愛弟弟,記憶中沒有媽媽擁抱關切你的時刻,

那麼假設回到你三歲的那一刻,我想,你一定無法對媽媽直接說出“抱抱我吧,多陪陪我吧”這樣的話語。

即使無法回憶起童年場景,我們還是可以根據我們的感受,一點點按圖索驥。

這就是心理學的精神分析。

每個孩子都有被媽媽一直陪伴、撫摸、關切的情感需求,並且無一例外都是強烈的。

因為這就是人類生命的一種本能。媽媽是一個生命來到這個世界後,最開始的鏈接。我們藉由這部分感知我們自己是否是“好”的,“被愛”的,建立自我最開始也最核心的定義,並確立自己是否得到了很好的照料和守護因而“非常安全”。

我們可以想象,任何一個想讓自己感到被愛、感到安全、感到被接納的孩子,都會對母親表達自己的需求,如果覺得不滿足,她就會持續表達,反覆表達,是的,即使是嬰兒也會用哭聲去表達。那麼一個三歲的孩子提出要媽媽多陪我一會這種要求,是不足為奇的。

可是,假如這種表達從一開始就得不到回應呢?

假如這種希望得到愛的表達從一開始就遭遇了否定和批評呢?

假如這個孩子一表達需求,就遭遇到母親的漠視、嫌惡或者不接受呢?

被愛的需求,在我們的自我還很脆弱,還在建立的初期,

如果得到的回應冷淡、負面,那麼它造成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羞恥感”。

求愛而沒有得到回應的孩子,會覺得自己既糟糕又卑微,絕望而恐慌。

脆弱的自我,難以承受和描述這種感覺,幼兒會啟動自己的防禦體系,去壓抑和迴避這種糟糕的羞恥感。並且這種防禦體系,會形成一種“保護自我”的模式——假如我再也不去要求這種愛的回應,那麼我也就不需要再體驗這種感覺了。

我小時候,大概五歲,在家門口的巷子被迎面而來的自行車車輪撞到,摔在地上,膝蓋擦破了皮,很疼很疼,過了好久才好。

在那之後,我看到自行車,就會自動躲遠,不需要經過頭腦思考告誡自己自行車可能帶來危險,而是無意識地就會離開有自行車的地方。

這就是一個小小的創傷事件,帶來的防禦。

我不像我的表哥那樣喜歡自行車。

道理很簡單,你的潛意識深處覺得疼,於是你潛意識創造了防禦,幫助你遠離讓你疼的環境。

在我的小巷事件中,我遠離的是自行車。

在一個長期得不到愛的回應的孩子那裡,她遠離的是,對母親表達出自己對母愛的需求,

遠離的是,即使不那麼乖巧優秀也希望被母親接納的真實的她。

在一個被冷淡、被忽視、沒有溫情的表達的母嬰關係裡,

孩子自然就會壓抑自己對於被愛、被關切和安全感的需求。

因為她的潛意識知道,那種被拒絕的滋味,如墮深淵。

所以,如果一個小朋友,從來不會對父母表達出,我要抱抱,我想你多陪我一下,或者稍微任性的需求,那一定不是因為她真的不需要這些,而是因為她沒有得到一個允許表達、適宜表達、表達後沒有糟糕體驗的環境。

如果一個小朋友非常乖巧懂事從來不提要求,安靜的在一邊玩耍總害怕讓媽媽操心生氣,

如果你曾經是那樣一個小朋友,那麼看到這個不提要求的防禦背後發生了什麼,

有助於你更好地理解內心深處揮之不去的“冰冷感覺”。

有一種養育,是一種傷害

胡慎之心理

03

在諮詢裡,我曾經對來訪者說過,我們需要對我們過去經歷的一些事情,重新梳理,然後下個定義。用你自己的話語。

這很重要。

就像前一段我們說到的,因為害怕體驗到被拒絕的羞恥感而不再去表達愛的需求的孩子,她很可能會隔離自己對於親密關係的感覺,保持對他人的距離,她會壓抑自己正常的情感需求,內化一個冷漠的母親的形象在內心。

比如,一個人遇到了一件難過的事情,可能會哭,會安撫一下自己,會晚上吃一頓好的作為補償調節心情,因為在小時候她難過了會有媽媽或者養育者安撫她,在意她,補償她。

所以她也允許自己有感受,有需求,說白了就是她從別人愛她的過程中,學到了愛自己,關切自己。

但是也有很多人遇到難過的事情,會對自己說,這有啥,那麼嬌氣幹嘛。

不在意這種難過,可能是因為這個人真的很豁達通透,自我療愈能力很強,看問題很開,可以自我紓解。

但是,更多的人,不在意這種難過,卻是因為潛意識已經把這種難過壓抑了。她根本不在乎自己的感受,因為沒有人在乎過她的感受。她根本不關心自己的情緒,因為從小就不允許自己關心自己的情緒。

所以,我想對這位讀者說,你的冰冷的感覺,

來自於你內心深處被愛的匱乏。你的心裡有一處地方,是很冷的。

而母親這樣的養育,對你而言,是一種傷害。

不是隻有打罵和遺棄才是傷害。

就像你養了一個小動物,而你從不抱它,不溫柔地和它說話,不關切地看它,這隻小動物是不是會很孤獨、很委屈、很悲傷?

有一種養育,是一種傷害

胡慎之心理

04

我記得我有篇提到原生家庭創傷的文章,曾經有一個讀者評論說,

“我們動不動就說原生家庭父母的問題這樣真的好嗎?”

我想,一個事實,並不會因為它的好壞,而改變這個事實本身。

如果原生家庭的父母有問題,說它沒問題,或者假裝沒問題,我們就能昂首前行嗎?

不能。

但是,我們去回顧、思考、分析、感受這些部分的意義在哪裡?

不是譴責和討伐。更不是改變我們的父母。

有成長需要的人,是在探尋真相;而逃避的人,是在找自己人生的責任人。

同樣是談論原生家庭。意圖也可以有很多種。看你選哪一種。

在我的文章裡,我們探尋的,是自己,究竟怎樣成為這樣的自己,是打開你的防禦,幫助你,誠實面對你的感受。

因為你的童年,你的確做不到。但是現在也許你可以了。

拋棄一些舊的防禦,你就是在建立新的自我。

很多人,不知道父母的養育屬於哪一種,

所以根本不允許自己表達哀傷和憤怒、扭曲和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那麼這個人就會帶著看不見的潛意識創傷前行,而每一步都會留下這種創傷的烙印。

創傷會以各種各樣的形式發出它的聲音,直到你正視它,接納它,處理它。

最後我想說,所有養育或多或少都會造成創傷。

沒有完美的人、完美的父母、完美的養育。

這位讀者,你的媽媽也有她自己看不到的不可控制的人格原因和現實環境。那個年代,更加談不上重視感受、自我覺察和思考。

我覺得很慶幸,我們可以活在這個年代。

內心的冰冷和缺失,我們可以自己慢慢去焐熱它。

有一種養育,是一種傷害

胡慎之心理

周小寬:心理諮詢師,看待世界和自我的方式有點特別,一個溫柔而有力量的陪伴者。

個人公眾號:周小寬(ID:xiaokuanjoy)

微信公眾號:胡慎之(ID:hushenzhix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