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15秒,人間近兩億:BOSS直聘、知乎、馬蜂窩大鬧世界盃

體育產業生態圈www.ecosports.cn

天上15秒,人間近兩億:BOSS直聘、知乎、馬蜂窩大鬧世界盃

BOSS直聘、馬蜂窩和知乎的三支廣告狠狠地踩到了觀眾的痛感神經,不管你是不是真球迷,也不管你是哪一隊的擁護者,在中場休息的時間裡大家都站在了同一陣線上,吐槽聲不絕於耳。

然而也有聲音表示,世界盃15秒廣告1.65億著實天價,重複出現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不信,百度指數可真的增加了!

兩種聲音,你站哪邊?

特約作者/ 蔣 青玲 編輯/ 宋 鑫宇

“為什麼要先上馬蜂窩?為什麼……”

“找工作,直接跟老闆談!找……”

“你知道嗎?你真的知道嗎?你確定你知道嗎?你真的確定你知道嗎……”

在這個全民吐槽的時代,上面三個廣告用一詠三嘆,反覆重複的手法,成功霸佔了的球迷們的中場休息,也引發了萬眾吐槽。

天上15秒,人間近兩億:BOSS直聘、知乎、馬蜂窩大鬧世界盃

網友的這張P圖,可以說很形象了……(來自@RainyBerlin)

然而,這吐槽之中,聲音並非一邊倒。雖然球迷罵聲一片,互聯網上也多是抵制的聲音,但還是有不少人表示,央視廣告15秒價格高達1.65億,30秒2.39億,這樣的價格下,多說幾次讓觀眾記住,也是無奈之舉,而這三家公司暴漲的百度指數,恰恰說明了這一手段如今依然有效。

“天上15秒,人間近兩億”令人咂舌,但這,真的是做出“腦白金”式廣告的原因嗎?

重金黑自己?

互聯網直白行業訴求是關鍵

首先需要點明的是,這次被瘋狂吐槽的三支廣告無一例外都來自於互聯網。

長期盤踞電視貼片廣告的傳統行業,除了被球迷們無限次截屏改圖的蒙牛以外,甚至沒有一支廣告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既然如此,攻佔了傳統媒體領地的互聯網公司,為什麼要使用天價15秒,來給自己“買罵名”呢?很顯然,他們的目的並不在此,

而與互聯網公司的訴求——曝光率與下載量,有著直接關係。

天上15秒,人間近兩億:BOSS直聘、知乎、馬蜂窩大鬧世界盃

天上15秒,人間近兩億:BOSS直聘、知乎、馬蜂窩大鬧世界盃

天上15秒,人間近兩億:BOSS直聘、知乎、馬蜂窩大鬧世界盃

BOSS直聘、馬蜂窩、知乎近30天百度指數

根據百度指數來看,飽受詬病的這三支廣告播出以後,它們對應的廣告品牌無一例外都呈迅速增長趨勢——明顯這些廣告的效果達到了,而下載量也都得到了顯著的增長,這真是個耐人尋味的現象。

你或許在各路熱文中見過這句話——“不要設計那些你甚至不願你家人看到的廣告。”廣告之父奧格威的這段話足夠雞湯,也可以反駁這3款廣告,但他還有下面這段話,

“廣告的目的就是銷售,否則便不是做廣告。”

天上15秒,人間近兩億:BOSS直聘、知乎、馬蜂窩大鬧世界盃

全國半數人接入了互聯網早已經是2015年的事情了,在這個電視可以不看,但是續命必須靠Wi-Fi的時代,互聯網行業內部的流量戰爭就已經打得相當激烈,流量帶來的快感能掩蓋一切過失。

沒有人會在看完奔馳的30秒廣告後,立馬去下單買一輛奔馳車。而比起擁有悠久歷史更擅長講品牌故事的傳統行業來說,互聯網行業的需求簡單又直白:

你怎麼看我不重要,重要的你得先看到我。

想要看到,要有流量,量從哪裡來?當然需要花錢買。互聯網行業在花錢買量這件事上從來不手軟。2016年樂視7199萬買下春晚黃金時段30秒廣告位,相當於你每在屏幕上見到一次賈躍亭的臉,樂視就要燒掉240萬投資人的錢。

天上15秒,人間近兩億:BOSS直聘、知乎、馬蜂窩大鬧世界盃

6月14日中國大陸地區共有

超過1.28億觀眾通過央視體育頻道、新聞頻道和綜合頻道收看開幕式、揭幕戰以及相關節目。除去優酷和當天崩潰的咪咕,有超過94%的用戶通過央視的平臺收看世界盃。

因此,面對如此龐大的用戶觸達量,世界盃這塊蛋糕切還是不切,已經不是個人選擇了,而是市場決定的。這塊蛋糕究竟有多大,借勢營銷廣告主們野心就有多大。這個四年一度充滿儀式感的超級體育IP,已經不僅僅是屬於球迷們的狂歡,而吸引著眾多的淘金者。從口碑到流量,廣告主們各取所需。

毫無疑問,無論是傳統行業的廣告主還是互聯網的淘金者,爭奪的焦點說到底,還是用戶。

戰場轉移,用戶下沉

比差評更可怕的是默默無聞

當互聯網的紅利期逐漸消退,新的獲客方式就開始被提上日程。對於商業模式已經跑通的企業來說,

如何觸達更多的用戶將成為他們新的課題。

傳統的傳播方式雖然價格昂貴且難以監控效果,但是對於獲取下沉用戶卻是個不錯的選擇。這個時候電視貼片廣告比起傳統的線下推廣活動更得互聯網廣告主的心,因為它更直接,更省事。於是資金充足的互聯網廣告主開始把搶量戰場轉向傳統的電視廣告,反攻這一市場。

這並不是偶然的情況,因為在爭量這件事情上,第二名大概率會面對死亡,所以早在今年年初,馬蜂窩就進行了一輪大規模的電視投放,為接下來的世界盃電視貼片廣告做好了充分的市場調研。

世界盃期間奇葩廣告大PK

非要問你知不知道的劉昊然、話都說不完整的黃軒,似乎在本屆世界盃上射進了烏龍球,在強烈譴責聲中,整支廣告軍團只能選擇忍氣吞聲。在腦白金洗腦大法的基礎上,這屆廣告更為可怕——不光重複洗腦,他們還妄圖要跟你對話。

我們無法準確地說這樣的洗腦廣告到底是好是壞,對廣告主而言,一次失敗的口碑傳播用一個新的創意就能輕鬆彌補,而默默無聞才是最要命的。君不見,腦白金連續十年盤踞“十大最差廣告”榜首,恆源祥卻是以“成功案例”的形象在廣告學課堂中出場。

天上15秒,人間近兩億:BOSS直聘、知乎、馬蜂窩大鬧世界盃

這種簡單粗暴的重複方式,在互聯網行業興起以後迎來了第二春,5秒太短,30秒太長,黃金15秒,剛好夠互聯網公司唸叨三遍他們直白的廣告訴求。而互聯網廣告主們,

僅僅用了3支15秒廣告,就讓全網球迷都加入到了這場瘋狂的網絡營銷攻堅戰之中。

他們做錯了嗎?並未觸及到社會核心價值觀,而且讓你準確記住品牌名,想忘都忘不掉,圈哥還要拿出文章來詳細解讀。他們真的沒有做錯嗎?面對體育營銷,他們可以不專業,但是不可以如此不專業,以至於在一片走高的下載量裡,滿溢的卻是微博留言裡的一條條差評。

目標達成無可厚非,但別說創意已死

那麼,馬蜂窩、BOSS直聘與知乎,他們是否做錯了些什麼?

馬蜂窩明顯不甘心只做一個靜態的工具,所以他們一直在努力地為自己增加社交屬性,但用如此廣告一棍子把自己打回原形,真不知道到底是該笑還是該哭。

和馬蜂窩比起來,BOSS直聘的雞血廣告可以說是相當業餘了。不否認主創團隊真的很認真地想要討好球迷群體,但是他們似乎真的忘記了作為一個招聘廣告要面對的用戶是雙向的。BOSS直聘嚇退boss,討薪員工們的每一句似乎都是在拷問初創團隊的初心。

天上15秒,人間近兩億:BOSS直聘、知乎、馬蜂窩大鬧世界盃

看到阿根廷的失利之後,網友惡搞的BOSS直聘廣告(來自@小國際16號)

說到拷問,就真的不得不提這次玩脫手的知乎了。一直以高知論壇身份出沒江湖的知乎用一連串重複且無效的發問直接把自己逼下神壇。

看到這個廣告,筆者有朋友表示,真的很想問主創團隊一句:你們上知乎是為了尋求那個唯一的標準答案嗎?

那百度可能會更適合你們。

互聯網廣告主滿眼都是流量,但是卻低估了中國網民的成長速度。蹭熱度可以,吃相太難看也不是長久之計。

事實上,用15秒時間講一個好故事,並非不可能,麥肯全球CEO Harris Diamond被問到在超級碗上打廣告的目的時,如是說:“不是為了去引起爭議,而是去與受眾建立聯繫。”很顯然,本屆世界盃這三支廣告在這一點上做的還不夠好。

天上15秒,人間近兩億:BOSS直聘、知乎、馬蜂窩大鬧世界盃

在互聯網的衝擊之下,體育賽事已經成為“最穩定的殘存渠道之一”,在這片競技場上,超級碗的廣告競爭一點也不弱於世界盃,因為其高居不下的收視率,價格也非常之高,2017年賽間一口價30秒550萬美元,2018年均價就高達30秒770萬美元。

但在這樣的價格之下,超級碗廣告卻每年都能留下經典案例。據《福布斯》報道,大概有50%的美國觀眾是衝著廣告去看超級碗的

縱觀NFL廣告,幾乎都是創意的大比拼,它們要麼品牌故事講得大氣圓滿,要麼逗得你會心一笑,品牌們像明星一樣費盡心思考慮超級碗上面的呈現形式,因為那可能代表了一個品牌所能觸達的最高營銷能力。所以在 YouTube 年度廣告播放最高的 10 支廣告中,超級碗廣告經常能佔到一半左右。

當然,值得一提的是,前幾年超級碗廣告被互聯網公司攻佔之後,近年來傳統企業也在逐漸進行著反撲。

相關視頻:超級碗十大廣告創意

看到超級碗的廣告,你還認為創意已死嗎?無論是傳統公司,還是互聯網公司,洗腦可以,但請別用過於低級的方式。

畢竟,任何一次有效曝光其實都在佔用社會公共資源,我們能從這個世界獲取的東西很多,但願我們也能給這個世界帶去更多的會心一笑,而不是汙染吧。

看了這麼多讓人糟心的廣告,最後我們來欣賞一下,世界盃期間,那些在流量競爭中被掩蓋掉的優秀創意。

生活很美好,而創意本身,原本也很美好。

天上15秒,人間近兩億:BOSS直聘、知乎、馬蜂窩大鬧世界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