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像湖北的湖北城市有哪些?

望峰鸢


最不像湖北的湖北城市有哪些?随州、鄂州等地

邹剑川

你好,作为一名作家、策划人,回答网友问题。

随州古代是随国,为周王朝南方藩属、姬姓大国。楚国兴起,从讨伐随国开始,

但随为侯国,汉东大国,也是周王朝南方诸侯国领袖,把守随枣走廊,铜金之路,

楚国最早为子国,从河南郑州一带迁移到湖北东北地区,和鄂西北的随国交战几百年,

打败随国。但由于种种原因,未灭随。

主要是随国有较强实力,以及高超的青铜冶炼、兵器战车制造工艺,还有较高科技水平。

也是后来楚国国都被破,楚王逃亡随国,随人庇护楚王,在伍子胥的吴国军队威胁、攻打下,

没交出楚王。所以两国后来关系友好。

举世瞩目著名的编钟,就是楚王送给随侯的礼物。我们在曾侯乙墓地可以看到大量兵器、乐器、漆器、

礼器,可以看出随国的实力和文化。

随国靠近河南,但种群属于姬姓诸侯国,其历史控制区域,京山、钟祥、广水、安陆,其方言和河南、襄阳、武汉、荆州、黄石、鄂州都不同,更接近陕西,属于关中文化区域,其始祖为陕西关中族群。所以饮食、文化、民俗、习惯都比较陕西化。

鄂州古代为鄂国,最早在山西,是古老的侯国,商代就有。商代就为南方大国,南方大国首领,后来迁移到河南南阳,一度到湖北随州,最后到湖北鄂州,古代武昌县(鄂州),今大冶金牛地区,鄂为强国、大国,鼎盛时期,反动对周朝叛乱,被灭国、吊打,最后逃到鄂州。

古代鄂城、鄂县包括今天黄石、大冶、鄂州全域,有丰富的铜铁金煤资源,这三个地方的铁矿现在还在开采啊,煤、铁、铜从先秦一直开采到当代。

鄂国掌控了这里的金属、矿产资源。楚国崛起第二件大事,就是征服消灭了鄂国。鄂州成为楚国别都、都城很多年,也就是重要城市,因为这里有矿,还是江西那边德安的铜矿的重要通道。

先秦时期,铜矿、青铜等于黄金,不仅仅是兵器,更重要是礼器,诸侯、天子要有铜鼎,没鼎无法立国。所以古代鄂州(今鄂州、黄石、大冶)也是很不湖北的地区、区域。

湖北虽然简称鄂,但是鄂的莫名其妙,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要鄂,更多人更习惯湖北为楚。鄂是商周古国,曾经的南方领袖、第一大国,鄂衰落后,随继承其地位,楚国征服随、消灭鄂,才真正崛起,成为南方第一大国。最早他就十里封地,就一个乡、一个村的面积吧。

鄂州、黄石口音、生活习惯接近,大冶、阳新、太和属于赣方言区。鄂城、黄石、新洲、江夏基本一个调性。至于老武昌人,喜欢、话语和鄂州差不多吧。

古代武汉没地位,宋代以前古代武昌(今鄂州),为南方第一大城市,华中第一大城市。

以上为把湖北看做楚来说,要是你把湖北看做鄂,那鄂州、随州是最湖北的城市,鄂国曾经定都随州,后来迁都鄂州。


苏白传媒


我也是湖北人,咸宁的。我觉得,最不像湖北的湖北城市有3个,分别是鄂东南的咸宁,鄂西南的宜昌和恩施。

湖北的文化精髓,在于荆楚文化。而荆楚文化的中心区域,正在江汉平原一带。

湖北是中部大省,有”九省通衢“之称,历来是南来北往要经留的省份,所以在很多文化习俗上有融合之处。典型的就是湖北菜了,湖北菜最大的特色,什么特色都有,便是没有特色。

人们常说的“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更多的指的是江汉平原的人们,他们才是湖北人中最精明的群体。旧时在省内,流传着一句话:“奸黄陂,滑孝感,又奸又滑是汉川。”

  • 咸宁咸宁虽然距离武汉很近,到武昌坐火车只要半个小时,高铁更是只要17分钟。但是,两地的语言差异太大了。

咸宁方言,不同于省内任何城市的方言,他们的方言外地人仔细听起码可以懂一点,但是咸宁话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因为湖北其他地区的方言,都属于汉语方言官话,差别不是特别大,而咸宁方言属于赣语系,发音起源完全是另一回事。

不过,随着武汉城市圈的不断建设,现在咸宁市区说咸宁话得越来越少,很多城区学生基本都是以普通话和武汉话交流。我也是咸宁的,家中很多同龄人,即便父母都是咸宁人,也一直在咸宁生活,但是只听得懂,却不会说。

咸宁方言,很快就会消亡。

  • 宜昌和恩施

宜昌和恩施一样,都是山区为主,文化上更接近巴蜀文化。

我家婶婶便是来自宜昌,和我身边很多四川人说的话,在我听来没多大差别。

宜昌人出外工作,如果不提自己的家乡,仅凭口音,别人都会把他们当做四川或重庆的。

再加上宜昌恩施,在饮食上面,也是以麻辣口味为主,花椒辣椒红油都是必不可少的,典型的川菜系做法。

至于很多人说的襄阳,虽然他们操着河南话口音,吃的也是麦子,但是,襄阳是楚文化的主要发源地。楚国800多年历史,多次定都在襄阳一带。

至今,襄阳还遗留着很多楚风文化习俗。留下了穿天节、端公舞、牵钩戏、锁呐巫音、苞茅缩酒等楚风遗俗,留下了西周邓城、宜城楚皇城、南漳楚寨群、枣阳九连墩等楚文化遗址。

回答有不足的地方,请各位评论区留言指教,记得点赞和关注我,谢谢!


鱼小智


湖北是个南不南、北不北、中不中、西不西的位置,湖北的东面是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东西长约740千米,南北宽约470千米;跟湖南、安徽、江西应该还有很多文化渊源,有着很相似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但是,与陕西、重庆、河南就有些明显的差别了。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湖北是典型亚热带气候、山川河流众多,是有名的鱼米之乡,陕西、四川乃至河南都是相对贫瘠的土地,陕西、河南相对缺水,四川缺少土地,资源优势还是湖北较为明显,体现在生活上,典型的湖北人生活中是不能缺少吃鱼的,但在湖北的十堰也就是原来的郧阳地区,都是山地,没有多少水资源,就没有这么多鱼吃,也没有这么多水稻;在湖北的襄阳也就是原来的襄樊地区,因为靠近河南,吃的习惯也跟河南人差不多,甚至有的就是以小麦为主要食品的,河南名吃酸辣汤在襄阳也是妇孺皆爱的;然后在宜昌一带,位置处于三峡库区的末端,文化上就更接近重庆、四川文化,像恩施的很多地方,完全就是四川人的生活习惯,吃麻辣的,操四川口音,要是出了湖北、四川,别人更本就不会把他们看成湖北人,而是会看成四川人。

湖北的腹地在江汉平原一带,就是现在的武汉、孝感、荆州、荆门、鄂州、黄石、黄冈这些地区,最具湖北特色的也是荆州、荆门和孝感、武汉了,总体的感觉,这里的人才最像湖北省的人。而宜昌、恩施的人更像四川人,襄阳人更像河南人,十堰人更像是陕西人。从语言、口音上就看得出来,然后从饮食习惯和风土人情上,与江汉平原、汉江流域、长江流域的人,也有稍许的差别!


坐看云起于此时


湖北省地处华中,九省通衢之地,所以周边邻省众多,北有河南,南有湖南,东有安徽和江西,西有重庆和陕西,和六个省市接壤,不是特别熟悉地理的可能难免会把相关地方搞混。本身就曾经把湖北的潜江误认为是安徽的因为安徽有个潜山。



说实话,真没觉得哪个城市不像湖北的,倒是觉得有两个不属于湖北的地方特像湖北的地方。

一个是河南南阳市,南阳三国时属于荆州,荆楚大地本是湖北雅称,加上三国演义的传播,总感觉南阳诸葛庐似应属于湖北。

第二个是湖南省的岳阳市,岳阳市离湖北武汉比离着湖南长沙市近的多,可以说是武汉的南大门,当年北伐军就是先下岳阳后攻武昌的。总之让人感觉这地儿像是湖北地盘。


文综史组


最不像湖北的城市,不用説~~十堰!本來,十堰地處秦楚界岭不遠,竹溪竹山與陝西交界處的楚長城,向後人無言的証實,鄖陽地區就是秦巴楚人雜居區。時至近代,從五十年代二汽立項,到六十年代落子十堰,大批北方人士落户,甚至超過十堰本地人數倍,經過幾十年潛移默化,第二代,第三代相繼長成。他們仍將認同祖上的北方風俗習慣,甚至方言俚語。在二汽鼎盛時期,十堰人平均工資全省第一,十堰有些人就眼光朝天,看不起湖北所有地市州(包括武漢在內)的人,就連市內道路命名都可看出端倪,高大上的街道,北京路,天津路,黑龙江路,遼寧路,吉林路。偏偏將一條两三百米長的两條車道宽的路命名爲武漢路!至於近年來,由於東風總部東遷武漢,此地网民吐槽日盛,乃至有曰脱楚入秦者。一一以上皆爲實話實説,歡迎辯評,謝絕無禮!


劍號巨闕


用历史说话,最像湖北的是襄阳


看朋友们在回答“最不像湖北的城市”问题时,觉得明显的对湖北的历史不清楚,分明是“显宾夺主”了。把最像湖北的城市襄阳当成了最不像湖北的城市。回答太离谱了。


对湖北的称呼,都知道是“荆楚大地”,湖北简称“楚”。在古时候,荆字同楚字。”荆”来源之哪里?好多人不知道。它来自于襄阳保康荆山。八百年楚国,楚国前300年就在襄阳。襄阳的保康是楚国的发源地,襄阳的宜城留有楚国的皇宫遗址。如果你不相信,请你看看中央电视台的历史片《楚国八百年》,看看史书,会给你一个明白的答复。有的人不看书,在这里胡说八道,显的太浅薄了!



有的朋友认为现在的“荆州”是楚国的发源地,也是错误的。荆州在三国时还是一个地域概念,不是城市概念。荆州包括现在的湖北,湖南,河南南部,广东广西北部。湖南的常德曾经是荆州的治所,即首府。刘表是荆州刺史。汉献帝3年,首府搬到襄阳,即荆州治所。在19年以后才移到现在的荆州(当时叫江陵)。但荆州治所在襄阳城有遗址,在襄阳荆州街小北门。但荆州的源头还是襄阳保康,这就是历史。


至于现在的武汉,虽然是现在湖北省会,但你仔细听武汉人说话的发音,就是一个打鱼划船的号子声音。不是真正的楚国人的发音。真正的楚国话就是襄阳话!


有一些人数典忘祖,口头上叫:“湖北是荆楚大地,我是楚国人”,但是,不知道自己的老祖宗就是襄阳人,不知道自己的老祖宗说的话就是襄阳话。还有的歧视自己的老祖宗,说:“襄阳人一口河南话,难听死了!”看来,此辈的他应该看看《中央电视台》的《楚国八百年》历史片,再看看历代书籍,补课后,再在这里发言。


岘山石头


你这个问题问得有点意思,但同时也有点敏感!湖北作为楚国的发源地,所以湖北的主流文化是以楚文化为主体的,因此最湖北的应该说是江汉平原和鄂中一带。而最不像湖北的湖北城市6个,分布在三个不同的区域。



第一个最不像湖北的湖北城市分布区在鄂西北,主要城市是十堰和襄阳。十堰和襄阳,位于鄂豫陕三省交界处,这两个城市的语言和湖北的语言差异较大,反而和河南话很接近,带着严重的河南腔。而且,十堰和襄阳与湖北其他地方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这边喜欢吃面食,不太喜欢吃米饭,大家应该知道襄阳最出名的美食就是:襄阳牛杂面。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是因为历史上襄阳曾经长期和南阳同属一个行政区划管辖所致。



第二个最不像湖北的湖北城市分布区在鄂西南,主要城市是恩施和宜昌。恩施和宜昌,位于湘鄂渝黔四省相邻处,说话的口音同样和湖北差异较大,反而和云贵川的方言接近。而且这一区域,是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集中分布区,因此土家文化很浓,和其他的汉文化差异较大。还有就是恩施、宜昌的饮食文化也和湖北其他地方不同,喜欢麻辣味,而湖北其他地方基本是不吃麻的,和云贵川的麻辣饮食相通。



第三个最不像湖北的湖北城市分布区在鄂东南,主要城市是黄石和咸宁。黄石和咸宁,在饮食文化方面,和湖北其他地方的差异不大,而区别主要在方言上。湖北其他地方虽然彼此之间的语言在发音上有一些差异,但是大家基本都能听懂,而咸宁、黄石的属于赣语系,和湖北其他地方很大,听起来叽里呱啦的,根本不知所云。

上面这六个城市,因为历史渊源以及所处区位的不同,经过长期的演变,在语言、饮食习惯和文化上,和以楚文化为主体的其他地方有着较大的差异!


麻城漫谈


我觉得是利川市,坐火车遇到一个利川妹纸,四川话说的溜溜的,后面聊天的时候她自称是湖北人惊呆了我,我问你湖北人咋会四川话呢,她笑笑说学的呗,其实她未婚不存在嫁到那边学的,打开地图一看好像明白了,县级市存在感不高离重庆又太近

从语言上来讲湖北的方言很多,没有很鲜明特征也没有一种方言能代表湖北,顶多说的时候让人不知道东西南北,但能让人误会的利川肯定要算一个,襄阳话也像河南但襄阳有二汽上镜率高,地理感觉上还是分的清


小河豚豚


我一个湖北大老爷们,别人问我哪儿人,我都是说我重庆的…

你是不是想说:“瞧不起湖北,喜欢重庆?湖北不差你这一个?”


看到地图最左边的那个市了吗?恩施!

首先,我们恩施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土家族苗族占了很大一部分人,作者土家族的。

为啥说不像湖北?

我们跟重庆交界,这么说吧,语言,饮食,风俗文化,等等等等,全是随重庆。说话是重庆话,饮食当然川菜系。

还有湖北大部分地区都是平原,丘陵,而我们那边,全是山。

最开始出门在外,别人问我哪儿人的时候,我会说湖北,但是矛盾来了,湖北东边的方言他们是听不懂的,但是我讲方言,压根就是重庆话,四川话。压根没人信我湖北的。

然后因为特别能吃辣,一度让别人怀疑我是重庆或者四川的。

后来嫌麻烦,一般都说自己重庆的。



我的故乡,在湖北最西边的一个市,然后我们县又是湖北最西边的一个县,而我们镇,又是湖北最西边的一个镇…

摸出手机…欢迎来到重庆……过一会儿……欢迎来到湖北……

当年电话漫游的时候,电话打着低着…你漫游了…

是真的跟湖北格格不入啊…


你的故事匣子


其实你的问题问的不明确,但是咱们娱乐为主,随便聊聊呗。湖北省方言,大多讲江淮官话很好理解啊,江淮流域上的人口么,此外还有西南官话、赣语等。咱们从北往南吐槽吧,先看下湖北省的全省地图。

先从北方的十堰、襄阳,随州开始,此三地口音基本相同,互相可以听懂,完全没任何代沟呀,畅通无比,融入河南部分口音,说话直白,简单,明了,简洁,到全国各个地方,如果不说不是湖北,大多数人 会当作是河南的。另外此三地的方言和 普通话十分接近。另外这三个城市听山东方言,河南大部分方言,安徽大部分方言,基本手到擒来,简直是全国通了,哈哈。

上面吐槽完,下面就是恩施、宜昌俩市了,恩施土家族自治区,说话口音有点偏川渝。如果出门大多会被认为,川渝地区的人。包括恩施的很多生活习惯和川渝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融入到西南片区这俩个城市,完全木有问题 ,互通扛扛滴。

再到中西各市,什么荆门,荆州,天门,潜江,仙桃,也是江淮方言,互相基本 可以听懂。其他的黄陂,武汉,鄂州,咸宁,基本又是更融入一些,到最西变的黄石黄冈,基本有点江西南昌的口音了。所以,整个湖北方言还是比较多元化的,但是基本生活到一起,没多久基本都可以互相听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