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創立三年的拼多多,何以登陸納斯達克?

北京時間7月17日,拼多多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更新了此前提交的招股書,計劃在納斯達克全球精選板塊申請掛牌。

才創立三年的拼多多,何以登陸納斯達克?

有關人士介紹,拼多多將以每股16—19美元的價格,發行85,6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S),最高擬融資。騰訊和紅杉資本擬在此輪IPO中分別增持2.5億美元。

創立三年,拼多多的“是非成敗”

據拼多多官網資料顯示,該公司隸屬於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一家商家入駐模式的第三方移動電商平臺,也是以人為先的新電商開創者,2015年9月正式上線。憑藉獨創的新穎模式,成為上海規模最大、成長最快的電商平臺之一,其成長速度遠超過同時期的淘寶、京東。據悉,拼多多創始團隊早在2007年,就開始涉足電商領域。

該公司認為,在以人為先的理念下,拼多多將娛樂與分享的理念融入電商運營中:用戶發起邀請,在與朋友、家人、鄰居等拼單成功後,能以更低的價格買到優質商品;同時拼多多也通過拼單瞭解消費者,通過機器算法進行精準推薦和匹配。

拼多多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創新的模式和優質低價的商品:拼單意味著用戶和訂單大量且迅速地湧入,而豐厚的訂單使拼多多可以直接與供貨廠商(或國外廠商的國內總代理)合作對話,省掉諸多中間環節,實現C2B模式,價格優勢由此體現。

才創立三年的拼多多,何以登陸納斯達克?

2016年,拼多多獲1.1億美金B輪融資,創下近幾年電商平臺B輪融資新高。拼多多投資方包括騰訊、高榕、IDG、光速創投、新天域等頂級VC和PE。

今年3月,拼多多曾以125億美元左右的估值完成上市前的最後一輪融資。拼多多方面認為,目前其估值已過百億人民幣,正成為新一代的獨角獸企業。

然而,拼多多的現狀與前景似乎也並非一片光明。資金流、供應鏈、產品質量、用戶口碑……這些都如可預見性“蟻穴”般侵蝕、考驗著這家年輕的移動電商平臺。

有業界人士表示,拼多多的快速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益於長尾互聯網用戶的爆發,而拼多多看準的也正是三四線城市及以下的人群,這部分人群是微信9.8億月活和手機淘寶5.3億月活這個差額的主要組成部分。並且,即使拼多多要吃掉整個4.5億差額,其增長速度和增長空間也註定是有限的。

拼多多的主打模式是“拼團砍價”,這種模式通過微信很容易迅速傳開,這也是拼多多這麼快就有了近3億活躍用戶的主要原因。可是通過拼團砍價聚集起來的用戶又有多大的粘性呢?這能叫社交嗎?拼多多董事長兼CEO黃崢自己都曾公開表示,“電商就是電商,社交就是社交,沒有人會邊買東西邊交朋友”。而拼多多的信息流都掌握在微信手裡,依託於本就是社交平臺的微信來做社交,即便形成了規模巨大的連接,恐怕也只能算是“社交假象”。

而在電商方面,拼多多也是問題多多,尤其是在產品質量和供應鏈方面,顯然跟淘寶、京東是沒法相比的。何況,目前拼多多的物流還掌握在菜鳥手裡。“社交電商”似乎已經成了拼多多的包袱了。3億活躍用戶已經逼近4.5億了,如何留住這部分用戶並且把巨大的流量轉化成實實在在的銷售業績,對體量已經很大的拼多多而言,或許比火急火燎地搶奪那1.5億潛在用戶更為緊急。

財務業績方面,在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公司來自於在線營銷服務的營收增長至11.081億元人民幣(約合1.767億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沒有此項收入;來自於代理費的營收從上年同期的3360萬元人民幣增長至2.765億元人民幣(約合4410萬美元);來自於商品銷售業務的營收為零,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為340萬元人民幣,這是由於公司業務模式的改變使得拼多多在2017年第一季度過後已無此項業務收入。

在2016年和2017年中,公司淨虧損分別為2.92億元人民幣和5.251億元人民幣(約合8370萬美元)。在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公司淨虧損為2.01億元人民幣(約合3200萬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的淨虧損為2.077億元人民幣。

飽受質疑的“優質低價”

拼多多向來以低價爆款為經營特色,比如,平臺上一雙球鞋幾十元,市場價往往要數百元。有業內人士介紹,這其實與其消費群定位有關。拼多多1億多用戶,一半以上分佈在四五線城市及農村,不少人沒有接觸過電商,消費能力也有一定限制。

拼單低價固然好,但是是否質優?拼多多不僅一直備受用戶詬病,也是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上被投訴的熱點。

據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接到的用戶投訴數據瞭解,以拼多多為代表的社交拼團網站是用戶投訴的熱點,主要問題集中在水果腐爛、貨不對板、退貨退款難、虛假髮貨、發貨遲緩等。

彭先生在拼多多購買購買一箱芒果和2斤車釐子,訂單號為160523-05216395363。結果收到貨物以後,發現芒果一箱芒果共6個,基本全部壞掉根本不能吃,櫻桃也是至少壞了半斤。與拼多多賣家聯繫,對方愛理不裡,平臺客服也是一樣的態度,沒有一個積極的處理問題的態度。申請退款以後。商家還駁回了退款申請,聯繫平臺客服也只是讓其等待。

新一代社交電商勢頭強勁,看老牌電商如何回應

拼多多是京東的對手?

劉強東:用三次京東,就會有答案。

7月16日,美國財富頭腦風暴科技論壇上,京東集團CEO劉強東被問及競爭對手拼多多時表示,他並不在意其他商業模式,只關注客戶體驗。

“有一個年輕的公司叫拼多多,他們針對的是中國相對較小的城市,你覺得他們是你的對手嗎?”主持人問道。

劉強東表示,不論零售商工業現在和未來怎樣改變,有三件事從來沒有變過。對於顧客來說,他們只在乎質量、價格和服務。所以,我不是很在意不同的商業模式,我只在意顧客的體驗。“如果你在中國購物過幾次,也許只要三次,你就會有自己的答案。”劉強東強調。

拼多多會對淘寶構成威脅嗎?

阿里CEO張勇:拼多多本質不是社交電商。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一次媒體深度專訪中談到了拼多多。

當記者問及“以拼多多為代表,藉助於微信崛起的新一代社交電商,會對淘寶構成威脅嗎?”

張勇回應,任何行業總是會有新的進入者,拼多多走到現在這個階段,至少說明它過去切入的路徑是有效的,但是它本質上其實不是社交電商,社交還是裡面的一個淺層次的東西。對阿里來講,還是要看用戶價值,要用發展的眼光看用戶價值。我一直跟團隊說,我們不可能再走回到三塊九賣一雙日拋型的鞋,還包郵(這條路)。還是那句話:你是因為看見而相信,還是因為相信而看見?你要相信整個消費在往上走。

網友觀點:

無聊到死也不玩微博:拼多多隻是個廣告流量大的三流購物平臺。

小魚兒:我覺得拼多多抓住了之前電商沒有完全覆蓋到的一個市場。微信有10億用戶,阿里系5億多用戶,中間還有幾億用戶,過去並沒有哪個電商真正去關心他們。從購物角度講,拼多多抓住了這樣一批用戶。

盛哞哞:背後的商家群體都是一群人,開淘寶的不一定會開拼多多,開拼多多的一定有淘寶店。

我是蘇克不是貝塔:三億人都在用的拼多多?反正我沒用。

李氏小西:拼多多就是把以前針對農村鄉鎮的假貨、偽劣商品搬到了網上,類似康帥傅那種把戲,這種企業都能上市也是很服氣了。

不吃蔥花教項教主:這種app都能上市,不知道市場監管部門在幹什麼,明目張膽賣假貨。

時光空空空心:身邊天天拼多多砍價的,結果砍到最後什麼也沒用,要求什麼賣家商品必須比淘寶低,那勢必逼著賣家賣殘次品,然後商家又以各種理由罰賣家,看看網上多少因為拼多多傾家蕩產的事情。

此次更新後的招股書還表明,上市後拼多多計劃將40%的募資款用於增強和擴大公司現有業務,40%用於技術研發,其餘資金用於日常公司運營和潛在投資項目。

新華經濟分析師認為,無論拼多多通過上市募得的資金具體用途如何,不解決它正面臨的種種“硬傷”問題,正在“拼”的三億人恐怕也都會斷然離它而去。畢竟,“以人為先”的拼多多一旦不把“人”當回事兒,用戶卸載APP的手速一定比其掛牌上市的速度還要快。

本文綜合自交匯點新聞、拼多多官網、盤和林經濟觀察、新浪科技、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等。

支付寶一直以來對用戶可謂是服務的完美,如果對支付寶抱有遺憾的人就是沒開通借唄和花唄的了,或者額度低的,現在點擊下方“瞭解更多”去授信扶持額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