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天,我們也會面臨「電梯大便」的窘境

忙於工作、生活的我們,經常會設想美好的未來:等我退了休,有錢又有時間,一定要到全國各地好好玩一圈。

但真到我們老去的那一天,很可能和現在身邊許多老人一樣,不要說去全國各地,就連走出自家小區,都提心吊膽。

他們害怕一件事——找不到廁所

近日,網傳大連一男子在電梯裡大便,還配有電梯監控視頻截圖,畫面裡可以看到一男子蹲在電梯間裡,旁邊還有用過的手紙。

消息甫一傳開,立刻在網上引起熱議,許多網友直呼:辣眼睛、太噁心。但幾天後通過記者調查,人們才知道真相:該男子年齡已經不小,在電梯上行時突然大便失禁,將汙穢排到了褲子裡。視頻截圖正是老人回家拿紙來清理流到電梯裡汙穢物的舉動。

可見,這位老人非但不是有意汙損公共財物,而且非常有公德心,在患病不適的情況下,還自己去清潔電梯。新聞後面的網友評論也紛紛表示了理解。

總有一天,我們也會面臨“電梯大便”的窘境

事實上,許多慢性病都可能影響到人體對大小便的控制

比如腦卒中、糖尿病等,可影響腸道植物神經,使腸道蠕動、水分吸收等功能紊亂。患者可能先前還一連幾天為便秘所苦,而後突然出現嚴重腹瀉。

更何況,即使沒有疾病影響,老年人對自己器官的控制能力也明顯低於年輕人群。正如京劇裡一名老年丑角所說:人老三不才,撒尿溼了鞋,迎風就流淚,放屁屎出來。

有資料報道,大便失禁約佔人口比例的2.2%。隨著年齡的增加,大便失禁發生率也在增加,65歲以上的發生率為青年人的5倍。女性高於男性,尤其多見於產婦,男女之比為1:3~8。國外報道有超過一半的老齡患者存在大便失禁。另有報道,大便失禁在老年人、危重患者及癱瘓臥床患者中發生率達46.0%~54.4%。

再加上老年人普遍腿腳不靈便,因為急於找到“五穀輪迴之所”而摔跤導致骨折的病例,臨床上更是不在少數。

這就意味著,

隨著年齡增長,有可能終有一日,我們自己也會面臨“電梯大便”的窘境,甚至健康也為此嚴重受損。

總有一天,我們也會面臨“電梯大便”的窘境

我們天天都在說老齡化社會,老齡化社會究竟意味著什麼?許多過去不起眼、可以被忽視的小問題,都會因為數量劇增而變成大問題。只有準備好細緻的解決方案,到位的應對措施,才能讓老人們生活的更便利、更有尊嚴。

單從這個“電梯大便”的事兒來說,是不是有必要設立更密集、更便利、適合老年人使用的公共廁所呢?這樣起碼能讓老人們不會在出門時存在顧慮,為自己不能及時趕到而提心吊膽。

當然,修建公廁並非一朝一夕能成的事兒。就目前而言,老人自己或兒女也可以做一些準備工作,比如在出門時記得隨身攜帶手紙、垃圾袋,以備應急之需。這裡向大家介紹國外設計的一款便攜廁所套裝——minimLET,這個套裝包括一個C形座圈、四根輕質鋁杆、垃圾袋、一大塊輕質帆布、凝結劑以及一個容納以上物品的背袋。

總有一天,我們也會面臨“電梯大便”的窘境

這個便攜廁所的組裝和使用都很簡單,只需將垃圾袋固定在C形圈上,再用鋁杆支撐起來即可。使用時將帆布像雨衣一樣穿在身上,非常方便。

總有一天,我們也會面臨“電梯大便”的窘境

而且,通過精妙的設計,即使是使用灌滿沙子的礦泉水瓶、易拉罐瓶,也能支撐C形圈,實現便攜廁所的功能。

總有一天,我們也會面臨“電梯大便”的窘境

遺憾的是,這種便攜廁所目前還沒有量產,沒有辦法買到,期盼我們國內的廠家能夠儘快研發出又好用、又廉價的同類產品,為眾多老年人(也包括未來的我們自己)造福。


【評點傳統醫藥,介紹時尚療法,弘揚科學理念,養護健康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