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墨登场的府院之争

1916年6月6日,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一命呜呼,副总统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段祺瑞担任总理。黎元洪宣布恢复此前被袁世凯废除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黎元洪恢复约法主要是安抚革命党人,缓解国家南北分裂的态势。

依照《临时约法》,政府的决议、规章、法令,虽然不需要黎元洪参与讨论,但是要他签名发布。当时的国务院秘书长是徐树铮,他是国务总理段祺瑞的心腹,他向来飞扬跋扈,更仗着段祺瑞撑腰,所以对总统黎元洪目中无视,让黎大总统签字的时候,黎大总统要是多问几句,他就会不耐烦,让他只管签字。

粉墨登场的府院之争

黎元洪对此很反感,他要求段祺瑞必须撤掉徐树铮。当然,作为大总统,他是有这个权限的,根据《临时约法》第三十四条:“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但是,国务总理段祺瑞不同意,这个很容易理解,谁也不愿意撤掉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心腹。总统和总理两人就闹出了不愉快,元老徐世昌出面来调解了,在徐世昌的劝说下,段祺瑞撤掉了徐树铮,但是,段祺瑞声明:“这次我是迁就大总统,下不为例,日后不能再干涉我用人”。府院之间的矛盾产生。

在要不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对德宣战这个问题上,双方斗争更趋激烈。作为主战派的段祺瑞,他将手下的十几个督军叫到北京,对黎元洪施加压力。后来段祺瑞又叫人写了对德宣战书要总统盖印,黎元洪勉强在文件上盖了章。这个时候,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的事被披露出来了,黎元洪瞅准机会下令撤销了段祺瑞的总理职务,段祺瑞愤然离京,并指根据临时约法,总统无权撤销总理职务。因一方为总统府,一方为国务院,所以这场争斗被称为“府院之争”。

黎元洪请督军团团长张勋入京调解,张勋带三千辫子兵入京。7月1日凌晨,张勋穿纱袍马褂,戴红顶花翎,率康有为、王士珍等50余人进入宫中。溥仪将当年改为宣统九年,连发九道上谕封官授爵,要求全国“遵用正朔,悬挂龙旗”。当天,北京街上出现大门挂龙旗的现象。其中,黎元洪被封为为一等公,但他拒不受命,避居日本公使馆,电令各省出师讨伐;电请冯国璋代行大总统,重新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7月3日,段祺瑞组织讨逆军,自任总司令,讨伐张勋。6日,冯国璋在南京就任代理大总统,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12日,讨逆军进入北京,张勋兵败,逃到东交民巷荷兰公使馆内。溥仪只得下诏退位。

北洋军阀在袁世凯在世时团结一致,但是在袁世凯去世后,分裂为直、皖、奉三方势力。黎元洪辞去大总统职务后,由直系首领冯国璋继任总统,总理仍是皖系首领段祺瑞。但他们在西南军阀及广东护法军政府的政策上,产生矛盾。段祺瑞主张“武力统一”,以此扩充皖系势力,而冯国璋则主张“和平统一”,借此讨好西南军阀,保护直系利益。矛盾仍然继续。在那个战乱的社会,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溥仪虽然复位,但是时间短暂,只是一场闹剧;黎元洪也被迫下野了,段祺瑞在不久的南北战争中也辞职了;冯国璋也因为皖奉势力的“兵谏”而下野。粉墨登场,又黯然退场,这也许就是历史规律,或是民国的历史魅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