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寶藏》中的湖北瑰寶

《國家寶藏》現在可以說是最紅的綜藝了,它也改變了很多人對央視嚴肅、古板的認識。不過,也有許多人指出,這不是央視第一次一改風格,讓大家眼前一亮,也絕不會是最後一次。

《國家寶藏》中的湖北瑰寶

將底蘊深厚的國家珍寶與現代的綜藝有機結合,讓美輪美奐的舞臺藝術與歷史風雲完美邂逅,《國家寶藏》不僅有深度,也有溫度。第二期是湖北博物館推薦的三件珍寶,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作為湖北人,自然是期待萬分。

《國家寶藏》中的湖北瑰寶

第一件寶藏是越王勾踐劍。越王勾踐劍是在楚國貴族墓中發現的,為什麼會在楚國呢?節目中指出了兩種原因,一種是繳獲,一種是和親陪嫁。段奕宏的演繹採取了後一種說法。用節目組的話說,越王勾踐劍的魅力,不僅是侷限於文物本身。如果只從劍的本身來看,那麼就是研究一把劍為何過了兩千多年還鋒利無比了,這大概是化學家該研究的問題吧。而作為普通人,我們所看到的是這把劍背後的故事。“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縱橫捭闔的歷史往事,堅忍不拔的復仇經歷,這一切都讓這個人,這把劍充滿了無限魅力。

《國家寶藏》中的湖北瑰寶

第二件珍寶是雲夢睡虎地秦簡。對於睡虎地秦簡,作為孝感人,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就通過《可愛的孝感》知道了,但是知道得並不深刻,只是知道有這麼回事。撒貝寧化身秦國基層法官喜給我們演繹了幾則法制小故事,讓我們對律法的初創和對法律的堅守有了更多的認識。這些秦簡是喜的陪葬品,他的墓內沒有別的奇珍異寶,只有這些法律條文,由此可見,他對工作的敬業和熱愛。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正是無數在基層默默無名的小人物的堅守,才有之後一統天下的秦王朝。今天又何嘗不是呢?

《國家寶藏》中的湖北瑰寶

第三件是曾侯乙編鐘。曾侯乙編鐘是曾侯死後楚王送的陪葬品,在全國考古過程中,已經挖掘了很多編鐘,但是曾侯乙編鐘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套,仍然可以發出天籟之音。現場還為我們演繹了一段編鐘奏樂,閉上眼睛,我們彷彿穿越了上千年,來到了戰火紛飛的戰國,面對著金戈鐵馬,聽著這清脆的音樂,自然是別有一番風味。古人的巧奪天工,以及對美的認識,給今天的我們留下了珍貴的精神和物質財富。我們更應該發揚楚人篳路藍縷的精神和今天的中原突圍精神,將小事做好做精。

《國家寶藏》中的湖北瑰寶

節目的開場白中有這麼一句話:“我們有多年輕?也就是上下五千年。”許多網友也評論說,這種節目恐怕也只有中國做得出來。歷史脈絡清晰,文字明確記載,地球雖大,但捨我其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