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通橋區紀委:「半年總結不用寫了」

全文字數:1700

閱讀時間:3分鐘

五通桥区纪委:“半年总结不用写了”

“不用寫半年總結,壓力小多了,也可以抽出更多時間下村。”6月底,樂山市五通橋區金山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楊曉利向記者掰著指頭數,往年年中這個時候,他們除了要寫一個總的半年總結外,各項工作也要寫一個半年總結,“信訪、廉政風險防控……少說也有五六個。”

得益於五通橋區紀委監委去除繁文縟節中的一項創新舉措:“減負”行動,不止金山鎮,五通橋區鄉鎮紀委、部門紀檢組往年需要報送給區紀委監委機關各單位的半年、全年等22項工作總結,以及部分階段性總結,全合併為報送一份年度工作總結即可。

這僅僅是五通橋區紀檢系統“減負”行動的一方面。

一次調研引發的自查

事情還得從區紀委的一次監督檢查說起。

年初,五通橋區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鮑天平根據工作安排,對各鄉鎮紀委一季度工作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多個鄉鎮紀委為了迎接檢查,連夜加班加點寫總結、抄記錄、填報表。

這些資料表格包括:鄉鎮紀委列席鄉鎮黨委會的同步記錄本,8本考核記錄手冊,12本臺賬……

“就拿同步記錄本來說,本來是為了體現紀委對黨委監督,但是鄉鎮紀委書記本來就是鄉鎮黨委副書記,黨委會已經由本人全程記錄,為了完成區紀委的要求,又要重新抄一遍。”一名鄉鎮紀委書記稱,有一次黨委會她抄了14頁。

“沒想到,紀檢監察機關自身也有這麼多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鮑天平將情況反饋給五通橋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主任羅雪兵。

“這已經不是痕跡管理,是‘痕跡主義’了。”羅雪兵對此深有感觸,“我們既要查處各級黨政機關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也要對紀檢監察機關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說不。”

五通桥区纪委:“半年总结不用写了”

羅雪兵(左一)走訪貧困戶詳細詢問困難群眾生產生活、身體狀況等情況。

很快,一場針對五通橋區紀檢監察機關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自查活動全面開展。

“各類報表和總結80多項,寫總結佔用了大多數時間”;

“區紀委機關上午發文件,下午就要反饋情況”;

“市縣鄉三級的文件、會議一般粗”;

“為留痕而留痕”;

“只提宏觀要求,沒有具體指導”……

基層反饋的一大堆問題讓區紀委幹部不禁臉紅,在五通橋區紀委副書記、區監委副主任張泳看來,“這是典型的‘燈下暗’啊。”

“減負”之後聚焦執紀監督

自查中,楊曉利提的意見是關於鄉鎮紀委信訪接待日的,她有切身感受。

按照規定,五通橋區鄉鎮紀委每月都要在街上擺攤接訪。去年楊曉利接訪時,剛將一名群眾反映的情況記錄下來,對方就一把搶過本子,把記錄撕下來。

“我理解他們的為什麼要撕。”楊曉利稱,“擺攤接訪對於縣及以上紀檢機關也許有效,但鄉鎮本來就處於一線,熟人社會里,群眾有反映多是直接找到辦公室,很少有在大街上說是非的。”

而且鄉鎮其他工作也會在街上擺攤宣傳,於是她建議將“鄉鎮紀委接待日與其他部門活動結合進行”,得到了採納。

五通橋區紀委監委今年開展“鑄利劍”主題年活動,對鄉鎮紀委不再宏觀要求,而是安排適合鄉鎮紀委實際的具體任務;全面實行快進快出的“飛行檢查”,不再提前通知;黨風廉政建設宣傳工作督查、信訪工作督查、審理工作督查、“掛圖監督”督查、三公經費及財經紀律督查等33項督查也改為每季度一次的綜合督查……

會議和文件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比較突出的領域。五通橋區紀委監委系統的會議有信訪工作推進會、紀檢監察信息工作推介會、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培訓會等13類會議。“減負”之後,只有每季度一次的紀檢監察工作推進會。

五通橋區紀委監委對區紀委各類滯後、重複的各類報告、報表、總結進行整理合併,將80餘項減為30餘項。

“去年上半年我們鄉鎮紀委向區紀委報送了35份材料,今年上半年,我們只報送了9份,讓我們有精力去做其他事情。”金山鎮紀委委員周歡稱。

“減負”之後,區紀委監委如何加強對鄉鎮紀委、部門紀檢組工作的管理和指導呢?

“糾正‘四風’要舉一反三,既要杜絕直接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更要以新的措施解決實際問題,讓紀檢監察機關有更多的精力放在監督執紀問責這個主體責任上。”羅雪兵介紹稱,五通橋區紀委監委在“減負”後,把所有的工作內容、工作制度、工作模板合併為一本“傻瓜式”工作操作手冊,提高了管理水平以及具體工作的可操作性。

I 排版:袁嘉嚀

五通桥区纪委:“半年总结不用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