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在我的童年,刻骨銘心,現在還有多少人能體會?

關注江西老表,後期更新更多江西農村故事!

糧食於我的童年,刻骨銘心。

小時候,我家是半邊戶。父親在外工作,是城鎮戶口;母親是民辦教師,為農村戶口。一家5口的基本口糧依母親教書摺合工分從生產隊分得,這點糧食是怎麼也無法填飽肚子的。超支借糧下鍋是我童年揪心的痛。過年,盼回千里之外的父親能帶點好吃的以解一年之讒。父親給我們三個孩子的見面禮,是從縣城買的幾個大饅頭。饅頭,在當時可是難得一吃的點心。

糧食在我的童年,刻骨銘心,現在還有多少人能體會?

自我懂事起,就知道母親與奶奶一直為5口人吃的發愁,並想方設法的弄些在我看來不是糧食的糧食來填充我們的肚子。奶奶在屋前屋後種了紅薯、洋芋、苞谷。五穀雜糧將我碗裡的飯拌成五顏六色:金色的苞谷飯剮油如刮腸,心裡鬧的慌;黃色的洋芋飯乾枯難嚥,吃得眼突臉紅脖子粗;赭色的乾紅薯米飯,最怕吃到苦比黃連的腐敗顆粒,奶奶說她就喜歡吃苦的東西。如此不經餓的五彩飯,也只能將就個半飽,由不得你敞開肚皮放肆吃。

糧食在我的童年,刻骨銘心,現在還有多少人能體會?

白米飯,那是過年遇節或來尊貴的客人了,才能吃得一碗的。奶奶為了積攢點糧食,讓我們幾個孩子吃碗白米飯,一到打糧季節就要冒著風險帶我們姐弟三人去收割後的田地裡撿遺落的糧食,回家用手捋落稻穗上的穀子,再用文火在鍋裡烘乾。當時,這種“損公肥私”的“挖社會主義牆腳”的行為是絕對不允許的,集體田地裡的一切都是廣大社員的,即便是拾得的稻穗,也應交公。

糧食在我的童年,刻骨銘心,現在還有多少人能體會?

回顧中國的歷史,真正能吃飽肚子,家有餘糧的日子並不多。在“深挖洞、廣積糧,以糧為綱”的人民公社時代,糧食就是生命,就是最大的財富。為了解決吃飯的問題,中國有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在種地:農民起早貪黑不用分說、軍人卸甲歸田墾荒種地、知識分子棄文務農勞動改造、青年學生上山下鄉接受鍛鍊。“全黨全民總動員,戰天鬥地學大寨,大幹、苦幹加巧幹”,可是產出的糧食還不能讓種地的人吃飽。

糧食在我的童年,刻骨銘心,現在還有多少人能體會?

自1955至1960的6年裡,毛主席在廣泛調查、深入研究、集思廣益的基礎上,親自起草、多次修改,主持制定了《全國農業發展綱要》,提出關於農業的八字方針——土、肥、水、種、密、保、管、工,讓如今從事農業的專家們都覺得仍可延用。

可是再多的人種田,再好的科學總結,還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人們的糧食就是不夠吃。國家不得不發行糧票來限制城鎮人口的糧食供應,規定你每天只能吃多少。我家的家庭糧票就是幾隻寫有不同標語的飯碗:姐姐的是“自力更生”,我的是“節約鬧革命”,弟弟的是“社會主義好”。

糧食在我的童年,刻骨銘心,現在還有多少人能體會?

盛飯的工作由公正的母親擔當,一人一碗,定量分配。節約了糧食,肚子常常“咕~~咕~~”的鬧革命。那時,家中有糧吃,是孩子最大的榮耀。我的父老鄉親中常有好事者,愛摸小孩的肚子:我摸摸看,你吃飽了沒有,懶人家的孩子是吃不飽的。我一面使勁的憋氣,將肚子鼓得圓圓的,一面聲辯:我家是沒有勞動力,不是懶。隨即跳起猛的一拳砸向摸我肚子的人的肚皮:你的肚子癟,你才是大懶蟲。砸完,拔腿就跑。

糧食在我的童年,刻骨銘心,現在還有多少人能體會?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農村實現了包產到戶,農民有了自由支配與耕種田地的權力,會種田的人成為了土地的主人,天下人吃糧的問題天下人管。很快,糧食多了,夠吃了。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1980年我國糧食總產量為31822萬噸,2000年為46251萬噸,2007年則達到50150萬噸。近年,中國的糧食生產總量一直維持在5億噸左右,糧食生產基本能夠滿足13億民眾的生活需求,人均達到了400千克左右的糧食佔有量。同時,中國是世界上儲存糧食最多的國家之一。

糧食在我的童年,刻骨銘心,現在還有多少人能體會?

如今的糧食已市場化,糧食把中國人從巨大的飢餓恐慌中解放了出來。今天,滿大街的孩子都穿著露臍裝,他們解放的肚皮自豪的展示著:我們天天吃得飽飽的。

關注江西老表,後期將更新更多江西農村故事!

歡迎轉發! 給老表最好的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