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指导|90%的人都答错了,你能答对吗?

备考指导|90%的人都答错了,你能答对吗?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组成语“不以为然”和“不以为意”,据统计在中国人误用成语中,这组成语占据榜首,小伙伴们如果在公考的试卷上遇到这样一组词汇是否会出现“丈二和尚摸不到头的”的感觉呢。

而且这组词汇的辨析在公考中即出现在判断推理中也在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出现过,是不是又刷新了小伙伴们的认知。

【2016-4-23联考】判断中出现

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

A. 师心自用:固执己见

B. 目无全牛:鼠目寸光

C. 不以为然:不以为意

D..不负众望:众望所归

【2009-上海-市考】言语中出现

王大妈听到小李说他父亲的不是,嘴上虽然没说什么,心里却______。

A. 不可名状

B. 不以为意

C. 比以为然

D. 不置可否

这回小伙伴终于知道这组词汇的重要性了吧,那还等什么,赶紧和老师来分辨下它们的区别。

【不以为然】意思是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多含轻视意)。

【不以为意】意思是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

备考指导|90%的人都答错了,你能答对吗?

学以致用

【2017-广州】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教化之邦,如果有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喧哗不止,则不禁让人________。

A. 侧目而视

B. 恨之入骨

C. 置若罔闻

D. 不以为然

【答案】A

【解析】根据“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教化之邦”可知,在大庭广众之下喧哗是一种非常不文明的令人生厌的行为。A项“侧目而视”指不正视而斜着眼睛看,愤恨不满的神情或鄙视的样子,B项“恨之入骨”指痛恨到了极点,二者均能体现对不文明行为的厌恶之情,但“恨之入骨”语义程度过重,排除B项。C项“置若罔闻”指不重视,不关心,D项“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二者均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和D项。因此,选择A选项。

小伙伴们学会了吧,只要肯积累,我们就会发现,公考并没那么难,加油,等你们上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