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区域一体化发展有了蓝图 龙潭新城有好消息

南京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报告中指出:深入推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区域协调发展。要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实打实地促进区域一体化。

1

江北新区“两城一中心”建设提速

本月初,江北新区根据省委全会加速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市委全会提出区域协调发展并重点强调加快江北新区建设的部署要求,提出了“打造长江经济带创新支点,加速集聚全球顶级创新资源,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提升产业能级,做强产业竞争力”的目标。

2

高标准打造核心区

江北新区下半年将持续高标准打造核心区,重点推进产业综合体及智慧城市、地下空间、综合管廊等建设,高品质塑造新区特色风貌。

进一步优化新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推动直管区与共建区、协调区联动发展。

3

推进项目实施进度

下半年,新区将继续拓展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引导向江北集聚,形成创新高地。另一方面,在现有创新合作成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实施、实质运营,做好创新成果转化。

围绕“两城一中心”主导产业发展定位,新区年初确定了集成电路业产值突破100亿、生命健康业销售500亿等发展目标。

下半年,新区将推进项目实施进度,加速培育、发展和壮大相关产业集群,促进“两城一中心”成为全省全市产业地标。

4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

聚焦功能提升和品质完善,江北新区正在高起点、高标准推动核心区建设,同步拉大城市框架、加快完善基础设施。

5

宁镇扬一体化有一拨利好

南京在省内的辐射范围重点是镇江、扬州、泰州等地,位处宁镇扬区域中心位置的栖霞,不断打通连接周边城市的交通路网、在科教卫和商贸等领域谋求共建共享、在高新技术产业上寻求合作。

6

龙潭新城核心区启动建设

与镇江接壤的栖霞龙潭,龙潭产业新城10平方公里核心区已启动建设。紧邻镇江宝华,仙林万达茂已经开业,与之隔街相望的省中医院仙林分院正式开工建设。

栖霞区建立了枢纽城、产业城、宜居城“三城融合”的体系,充分利用“长江、沿岸、腹地”的宝贵资源,不断提升新型城市化质量和水平。

7

加快形成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栖霞区在区委全委会上提出“发挥近郊区位优势,做好城乡融合文章”的目标,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形成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下半年,栖霞将进一步主动融入扬子江城市群、宁镇扬一体化发展,启动燕子矶新城、栖霞广厅PPP项目,以龙潭新城核心区、地铁小镇、华侨城文旅综合项目建设为引领,全面提升空间承载力。

8

实施综合交通治理三年行动计划

保障地铁1号线北延、6号线、7号线等3条轨道交通,和燕路、仙新路、浦仪公路西段等3条过江通道,红山路—和燕路快速化改造、绕城公路徐庄互通等省市重点工程建设。该区启动实施综合交通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绿道建设计划,加快建设红山南路东延二期工程,力争开工建设312国道快速化改造项目。

9

建设全国首个多功能邮轮码头

与此同时,栖霞正大力推进栖霞山西北侧项目,建设全国首个集内陆江海联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邮轮码头,以水上旅游促进港、产、城协调发展。

10

完成乡村振兴目标任务

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半年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三项关键指标上,下半年将拉长长板、补齐短板,奋力走在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前列。

围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好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新技术和新农民创业创新博览会筹备工作,办好第十四届中国·南京农业嘉年华活动,推进南京国家农创园建设。

11

加快推进

城乡融合发展

全力开展精准脱贫攻坚、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做实做强辅助决策工作、协调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市委农工委下半年将从上述5个方面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2

完成90%的经济

薄弱村脱贫任务

按照年度精准脱贫计划中明确的20项重点工作,全市将力保90%的低收入人口、90%的经济薄弱村脱贫任务落到实处。

13

确保68个试点村完成国家级改革试验区拓展试验任务

今年确保68个试点村完成国家级改革试验区拓展试验任务,完成高淳区省级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全市年度交易额力争突破10亿元。

出台并落实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年度村庄环境整治提升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