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過山車」山東豬肉價連漲6周 與去年比仍在低谷

編者按:常逛市場的市民近日會發現,“火箭蛋”出現的同時,“豬堅強”也來了!根據最新數據統計,目前山東豬肉價格已經連漲6周。這種過山車式的漲跌背後原因是什麼?對市民生活影響多大?接下來走勢如何?圍繞肉價、紙價等一系列最近漲價的商品,本報今起推出“市場價格觀察”專題報道。

最近,市場上各類蔬菜加上肉蛋類食品,都開啟了“漲價模式”。根據最新數據統計,目前山東豬價已經連漲6周。這一階段裡,豬肉價格從創年內最低價的19.39元/公斤,上漲到22.63元/公斤。不過,儘管豬肉價格呈現上漲趨勢,但是目前的價格與去年相比,仍舊在低谷。

一星期內一斤漲1塊錢

這波“豬週期”超常規

家住解放路附近的李先生下班之後,在解放路某市場上選了一塊五花肉,原本是老主顧的李先生想要便宜一塊錢,沒想到老闆一分也沒讓。豬肉攤點的老闆王先生告訴記者,現在五花肉已經是16塊錢一斤,純瘦肉15塊錢一斤,價格早在半個月之前就開始漲了。

這周以來,生豬的價格繼續向上,已經連漲了6周,再次探高,全省生豬的平均價格為13.58元/公斤,上週的價格是12.97元/公斤,同比下跌3.07%,環比回升4.7%;豬肉價格為22.63元/公斤,上週價格則是22.16元/公斤,同比降低9.44%,環比回升2.12%。

豬肉的價格連續“上漲”,在相關人士看來,這波“豬週期”有些超常規。

張廣珠是濟南綠安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從事屠宰行業十多年,在他看來,根據“豬週期”,差不多三五年一個週期,之前低谷期總是要持續一年多,今年下滑了3個月左右就回漲,還是頭一回。從2015年到2017年間,豬肉的行情一直很好,幾乎所有的養殖場都處在盈利狀態,補欄量很大,導致目前市場上的供給較大。而且今年七八月份有的養殖場又賺錢了,可能還存在補欄的情況。

“目前,我們買生豬的價格是7塊錢一斤,經過加工之後帶皮的是19.2元一公斤,去皮的是19.6元一公斤。”張廣珠說。豬養殖行業一直存在著價格起伏波動的情況,生豬養殖企業根據各自情況制訂養殖計劃,很容易出現供需不平衡,價格起伏不定就一直會存在。

飼料等成本上漲

養豬場連虧七八個月

儘管消費終端豬肉的價格上漲,但實際上養豬場已經連續虧損了七八個月。

山東鼎泰牧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剛介紹,現在養殖場存欄差不多有2萬頭豬,工人50來個,從春節過後到現在各種飼料和成本的價格都在上漲。儘管現在的價格在上漲,但是與去年同期相比,依然沒法達到同等價位。

孫剛介紹,今年春天以後,已經連續虧損了七八個月,是近幾年來虧損時間最長的。從去年到今年春,價格最低的時候賣到每斤4塊多錢,一頭豬200到220斤,就能虧上兩三百塊錢。今年春天虧得太厲害,市場上的養豬企業基本都沒擴欄,而且能淘汰的也都淘汰掉了。

現在到了消費旺季,豬肉的價格也在回升,孫剛介紹,現在的出廠價格大約是7塊錢一斤,豬飼料、人工成本都在上漲,7塊錢一斤也才剛剛保本。給孫剛感受最深的是今年以來,飼料和人工成本都在上漲。拿維生素來說,最便宜的時候每公斤一兩百塊錢,隨著國家環保政策的嚴格,很多生產維生素的廠家環保不達標被淘汰,維生素價格上漲,最貴的時候漲到了1300元每公斤,現在慢慢降價,也達到400元每公斤。

另外,豆粕近兩個月以來已經漲到了3300元/噸,一直沒有掉下過3000元/噸。“現在還不算是最高的,我比較擔心10月份之後價格會大漲。”據介紹,現在的大豆主要是南美和巴西進口而來,等到九、十月份,就是我國東北和美國生產的大豆,而現在不知道政策怎麼樣,到時豆粕的價格可能會大幅上漲。除了維生素、豆粕,玉米和魚粉等飼料的價格也都上漲了。

“要說成本,除了飼料之外就是人工。”孫剛說。過年之後工資又漲了幾百塊錢,到了5000元左右,但是依然不好招人,招到的人大多都是年齡較大的,只能加工資招人。

部分地區生豬價格

已開始小幅回落

根據山東省畜牧局的分析,8月份可供生豬多對應2月份出生的崽豬,那時正值春節,天氣寒冷崽豬死亡率高,季節性生豬供應量較小,加上近期高溫極端天氣頻繁出現,生豬飼養難度加大,屠宰場豬源偏緊,整體供需格局逐步改善,規模場價格主導權越來越大。多家上市公司宣佈共同提高生豬銷售價格,大規模養殖場已經開始盈利。同時,崽豬價格持續反彈,截至第31週末為22.86元/公斤,同比降低19.73%,環比回升0.66%。

儘管進入8月份以來,豬價整體呈上漲趨勢,但上漲幅度不及預期。

在業內人士看來,豬肉的價格馬上就要回落。卓創資訊分析師郭丹丹告訴記者,1-13日全國外三元出欄均價由13.84元/公斤上漲至14.12元/公斤,漲幅2.02%。從14日的行情來看,已經有部分地區生豬的價格開始出現小幅回落了。河北、湖南、湖北地區均有下降的情況,山東正大、正邦的生豬價格也小幅下降了1毛錢每公斤。

“預計8月20號之後到11月份,還會呈現下滑趨勢。”郭丹丹介紹。今年3到4月份,從數據上看,小豬補得比較多,按照生長週期來看,到9月份正好是出欄的時候,到時候生豬供應量比較大,但是從需求上來看並沒有那麼大的增長。屠宰廠產品消化緩慢,尤其是白條及號肉,屠宰廠採購積極性不高,個別開始有減量操作。預計短期內生豬行情或穩定為主,高價繼續走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