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樓市一直上漲,股市卻一直下跌?

這問題的核心在於:股票的流動性大,不利於收割。房地產流動性低,易於長期維持高價位。

搞不清楚這一點,就不可能對這兩個市場有全面的認識。

股票和房地產,對於上頭來說有什麼不同嗎?沒有的。

有一個說法,叫百年樓市,萬年股市。

從長遠看, 股市遠比房地產更重要。

道瓊斯指數從1884年創立以來,到現在一百多年了,一直是反應美國經濟的興衰的晴雨表。

從歷史上看,房地產泡沫只是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產物。

實際上,在發達國家大家對房地產的關注度遠沒有中國這麼高。

那麼,為什麼近十年來,國內樓市不斷上漲,股市卻一直不如人意呢?

其本質就在於流動性。

大家回到2014年來看,國家也曾經動了發動股市來支持實體經濟的心思。後來出了無數利好,又是政策寬鬆,又是放水,股市好不容易走出了一波牛市。

但是到了2015年,一系列風險事件出來以後,股災立馬就來了,然後就是一蹶不振,變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為什麼會這樣?

就是因為股市流動性太好,一有風吹草動大家就集體出逃,股市暴跌。

這樣如何能夠服務好實體經濟呢?

反觀樓市,只需要一紙公文,就蹭蹭蹭往上上漲,大家套現也不容易,輕易不會形成踩踏效應。

所以,在股災以後,只能再次放開樓市來拉動經濟。

2017年去槓桿以來,一有什麼風險事件,股市就暴跌,也是這個原因。

去槓桿,企業缺錢怎麼辦?

賣樓時間太長,當然只能選擇在股市套現去救急了。

還有一點,房子是有實實在在,看得見的東西,可以說是剛需,有丈母孃幫忙,加上各種觀念上的強化,大家接受度很高。

股票是虛擬的東西,現在還在炒股票的人,甚至會受到嘲笑。

其實,在一個成熟的國家裡面,大家對財富的概念,更多的是看你擁有多少股票資產,而不是去看你擁有多少房產。

樓市和股市倒掛,這只是一個扭曲的歷史時期才有的異常表現而已。

把時間拉長一些,就會覺得這其實很荒謬。

——————————————————————

用思考理解經濟,用經濟理解世界。

請關注《茶話股經》

這是一個前私募操盤手,現在的獨立投資人撰寫的,客觀,理性,深刻的經濟類文章。

感謝你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