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父親用一輛單車,把女兒送進了清華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發生在我高中母校,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姓楊的女同學和她的父親,故事的時間是高中那三年。

這個父親用一輛單車,把女兒送進了清華

剛剛考上我們縣那個“一枝獨秀”的重點高中的時候,在這個群雄爭霸一般的高中,第一次聽見老師們口中誇獎的就是那個楊同學,一個瘦瘦小小的女同學,因為她的成績每次都穩定在學校前十名,是老師們重點培養的清華北大生。而她的父親,是一位私立高中的普通數學教師,這個同學平時很低調,每天走過他們班,都只是看見她安安靜靜地低頭做題,那幾年我對他們父女倆印象有以下幾點:

這個父親用一輛單車,把女兒送進了清華

一、堅持。高中三年,每天我都能看見他騎車送女兒到學校,每天按時送三餐,而且每次吃飯時間他們倆都是拿著試卷一邊給女兒講題,一邊看著她吃飯;每次下雨天我都能看見他們倆在同一個雨衣下,女兒撐傘,父親騎車,兩個人有說有笑。

這個父親用一輛單車,把女兒送進了清華

那輛電動車,在我高中三年裡成為一道無法代替的風景。而那位楊同學,也確實沒有辜負大家尤其是她父親的期望,考上了清華大學,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

學習很難,貴在堅持,那位父親用了三年時間用實際行動教會了女兒:堅持到底才會勝利。

這個父親用一輛單車,把女兒送進了清華

二、以身作則。聽高三班主任說,他們家和那個楊同學家離得很近,附近有一家棋牌室,楊老師平常沒有什麼別的嗜好,閒的時候喜歡和朋友一塊打打麻將,每次楊同學的媽媽到了吃飯時間都會叫楊同學來找爸爸。那個女生每次都是安安靜靜的站在門口,也不喊也不叫,但是楊老師每次都是直接對身邊的人說:這把牌不錯,讓給你了。

這個父親用一輛單車,把女兒送進了清華

從來不會說,等我打完這一局就走。聽班主任說,高考結束後,楊老師在棋牌室坐了整整一天,打牌打著打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又笑了。三年,一個人有多少個三年呢,他用了整整三年,以身作則,培養了一個優秀的女兒,為此放棄了很多東西,但老天爺是公平的,還給了他一個如此優秀的孩子。

這個父親用一輛單車,把女兒送進了清華

三、低調。楊老師因為每天三餐時間都送飯而且女兒成績優秀,與學校門口的保安還有好多領導都認識,每次他都是很有禮貌的和遇上的老師打招呼,在等待開門的時間和門衛聊天,從來不會像某些家長一樣目中無人,或者說炫耀孩子的好成績。他的女兒也和他一樣,平易近人。

這個父親用一輛單車,把女兒送進了清華

高中三年,我見過許許多多的送一日三餐的家長,見過很多風雨無阻送孩子的家長,也有十幾個最後考上了清華北大,但是像楊老師這樣讓我記憶深刻的,就這麼一個。

堅持,樸素,平易近人,以身作則。這就是我心中最最完美的教育方式,驚豔了我的整個高中,可能也會影響我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