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識太窄的人,才總是慶祝平庸

见识太窄的人,才总是庆祝平庸

见识太窄的人,才总是庆祝平庸

我們絕大部分人,會被一種表象迷失自己真正的方向。覺得30歲,必須要有房子、車子、票子。

當然這些東西很重要,但我們這一代人,追求的東西不應該還是上個世紀老一輩們,所灌輸給我們的思想,忽略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把自己的人生節奏打亂。

看到別人買房了,你也要買;

看到別人買車了,你也要買;

看到別人創業了,你也要辭職創業;

如果總是用別人的影子,來擺自己的位置,聚焦短期的利益得失,會讓你忽略真正長遠有價值的東西。

1

思維沒打開,損失何止500萬

前幾天蔡叔約我吃飯,剛坐下來就說:我辭職了,準備自己創業,這個月底就要離開上海了。

蔡叔在一家世界五百強的外企工作,在部門主管的的位置上奮鬥了11年。突然這個決定,我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不過我還是挺支持他的。由於我們私交甚好,蔡叔經常找我談心,在工作上也抱怨過很多次了:部門主管在外企稅前才一萬五千塊,稅後交完房租,以及一家人的基本生活開銷(老婆不工作,獨自在帶2個孩子),就所剩無幾,太TM窮了。

而且在這樣的知名外企工作,流動率很低,一個蘿蔔一個坑,職業到了瓶頸期,再待下去也就這樣了。

我知道蔡叔是真窮,那次他們公司組織旅遊,說帶家屬只要另出1000塊,後來還是向我借的,說一年就一次機會,一家人難得可以住一次五星級酒店,順便想讓老婆孩子一起出去見識見識。

現在蔡叔和別人合租了一套三室二廳的公寓,其中一間房租每月要3000塊,老婆也經常抱怨他,說你看別人10年前,來上海買了房,當時就8千一平,如今8萬一平,多怪你當時見識太短,每天上班只知道把活幹好,其他什麼都不知道,如果當時買個小一點的,兩家人湊一湊買房的首付錢,還是夠的呀,你看這10年哪年房價降了,越限購越漲,現在是越來越不敢想買房的事了。

聽完老婆的抱怨,蔡叔經常不說話,也不想夫妻吵架影響孩子,獨自走到陽臺,點上一支菸,有時一個多小時才進屋。

见识太窄的人,才总是庆祝平庸

像蔡叔這樣40歲男人,其實最為脆弱,但40歲男人詞典裡,卻沒有脆弱二字。40歲男人肩膀扛的是兩家人的未來,他不可以說累,不可以說放棄,更不可以流淚。

我蠻喜愛的張愛玲女士說過一句話:人到中年,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有一次喝完酒,我問蔡叔,你累不累啊?也許在哥們兒面前,他實在忍不住了,直抹眼淚:我覺得自己挺努力的,工作這麼多年,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但我清楚,如果離開公司平臺,說真的,我真的沒什麼職場優勢。生活上,老婆孩子跟著我也沒過什麼好日子,如今父母也年事已高,待在老家也照顧不到,突然覺得自己,人到中年挺沒出息的。

我給蔡叔分析了,你並不是工作能力不強,更不是自己不努力,只不過在很多選擇上走了很多彎路,要怪就怪自己當初的見識太窄,思維沒打開。

2

見識太窄的人,總是慶祝平庸

記得在《見識》這本書裡,是這樣說的:很多人之所以成不了大氣候,不是因為能力不行,機會不夠,而是因為見識太窄,導致目光短淺,對自己一點平庸的成績自得自滿,過早的選擇了安逸的生活,停止了奔跑。

蔡叔10年前,進入這家世界五百強企業,論待遇和行業都是很不錯的,加上自己的努力,很快在所在的部門脫穎而出,做了小組長,然後再做幾年升到了主管,當時蔡叔可以說得意滿滿。

但這10年,公司漲薪幅度不可能一直大幅度增長,到了一定的Level,薪資也就那樣了。蔡叔5000塊的月薪拿了3年,升小組長後7000拿了3年,直到做到主管月薪才破萬的。其實,每升一級的漲薪是微乎其微的,所以前幾年根本沒存什麼錢,後面又是老婆生二胎,各種生活開銷算下來,現在和剛畢業不久拿月薪5000的單身職場白領沒什麼差別。

正常來講,在知名外企工作看起來挺體面的,只是蔡叔在工作的時候,沒有多一層考慮,就是自己的未來定位,或者自己真正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他前面幾年走的路是完全正確的,只是後面幾年的職場思維不應該還停留在過去——升職加薪。

其實,自己也許清楚需要改變,只是一直在拖,最後把自己的職場拖垮了。

见识太窄的人,才总是庆祝平庸

蔡叔也一度覺得自己很牛逼,在部門工作做的最好,領導經常在會議上誇蔡叔:這個季度做的不錯,繼續加油,這次給你發個禮物,大家給蔡叔鼓掌,多像蔡叔學習啊。

這些誇獎對剛畢業的人來說是很不錯的,可是作為職場老司機,應該放在一個更長的時間尺度上看,這些是不值得一提的。當你幾年之後,被同齡人的賺錢速度打臉之後,你才會明白這個道理。

拿我自己來說,幾年前我覺得自己在外企的收入還算不錯,但被公司外派國外工作後,和國外的同事交流後,我覺得自己的能力和收入,可以匹配的更完美。後來回國後,不停的在創業&工作,打工&創業,每一次選擇,都讓自己認知和見識上升幾個維度。

有一點,我覺得自己做的非常好,無論放假還是下班後的時間,我不喜歡宅在家裡,重要的事不喜歡從網上找答案,更多時候會到實地現場看,去諮詢專業的人。儘可能的去找最專業的人,做最專業的事,這個過程不僅僅可以建立人脈圈子,還可以獲得最真實的信息,甚至可以聽到自己意想不到的投資渠道。

比如,我為什麼10年前要從深圳到蘇州,如今再從蘇州到上海工作,那是我發現一線城市的房價在未來會有很大的投資空間,當時買房必須要交滿社保和稅單2年,後來我去上海的第二年,國家政策從2年變成5年。如今房價也翻倍了,可見我當時的判斷是正確的。

我常常回憶,如果沒有在國外的經歷,以及在國內大城市的薰陶,我也許可能一直覺得自己還蠻不錯的,永遠不會知道外面的投資機會有那麼多,膽子也不會那麼大。

講真,不到外面闖一闖,會總覺得自己已經很不錯了,可是跟真正的不錯比起來,差的太遠了。

那些見識太窄的人,總是慶祝平庸。

而你,可以不一樣。

-THE END-

● 作者:沈小星。多個平臺的職場作家、課程講師;企業研發部經理、具有海外工作經驗;投資咖啡廳、地暖、企業管理公司;從月入三千到資產超千萬的斜槓青年。個人公眾號:沈小星(ID:Stevenandbook)。MBA智庫(mbalib)經授權發佈本文,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絕不該錯過的精彩文章:

被“偽興趣”毀掉的年輕人

聽話,是一個員工最沒用的品質!

“我年薪100萬,20萬憑能力,80萬靠口碑!”

寒門女孩707分考上北大:貧窮不需要感謝,需要的是改變

(點擊藍字直接閱讀)

必須要贊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