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做一個事情的人和一年做10個事情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10年做一個事情的人和一年做10個事情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不少同學問:

“田老師,普通人成為頂尖高手、成為專家,有什麼簡單粗暴的方法,有沒有秘訣?

對於有追求的的人,你最想提的建議是什麼?”

說實話,成為任何一個領域的頂尖高手,都不容易:如果很容易,為什麼高手永遠那麼少呢?

但另一個角度,成為頂尖高手其實也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難:

很多人都會發現,在自己的同學中:有許多在讀書時不是學霸、也不是尖子的學生,悄無聲息的,卻在20年以後,已經成了某個領域國內外知名的高手。

那些跟你一同進單位的,條件、天賦不比你好甚至不如你的,最後也成了貨真價實的專家。

本文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點擊【閱讀原文】可在京東購買

成為任何一個領域的頂尖高手,都是一個長跑,對於那些號稱半年就成為高手、專家的,要麼是騙子,要麼是他們在積蓄能量的時候我們不知道(沒有一個真正的高手,是突然NB起來的!)

真正的卓越,涉及很多因素,橫向上包括學習、實踐和思考,縱向上有認知、理念、方法、技巧、工具等。

但這些東西都可以學會,如果讓我說成就專家最核心的,其實就是2點:

第一點是方向和目標;第二點是持續的努力,就是你真的去做,去研究思考實踐學習,多年如一日。

01

幾年前,一個技術背景出來創業的朋友跟我講他的疑惑。

由於公司擴張很快,所以他總是在招聘。這個過程中發現,許多工作八年、十年以上的人,描述自己曾經做過的項目和任務具體是怎麼做,大都能說的頭頭是道。但當問到為什麼要那樣做、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時,大部分人就語焉不詳很難說明白,也能看出是這些人根本沒有思考過。

說不明白的背後,是這些人只按照要求去幹活完成任務,幹活的同時真正去思考問題的少,能夠做完後還深入研究的就更少。

結果就是,大部分人只是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讓這樣的人去做些明確要求的具體工作沒問題,但要讓他們去自己謀劃、設計和規劃一攤子工作就很難。

這種狀況其實是一個普遍現象,雖然大部分人都是每天上班下班忙忙碌碌,但僅有少數人才真的下功夫去研究自己做的工作,併為了將這些工作做到極致去學習、思考。任何領域和行業在開始的時候都是密密麻麻的人,這個時候因為有任務的要求、領導的期望、績效考核等外在因素,人們或主動或被動的提升到可以完成任務的程度。

但等過了這個階段後,大部分人就停止下來沒有再進一步的長進。這也就是我們說的大部分人工作一輩子只是到了勝任期,而無法更進一步成為高手和專家的原因:因為他欠缺了持續進步的動力。

10年做一個事情的人和一年做10個事情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本文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已全面上市

這當然很殘酷,因為僅僅勝任的能力會很快被超越甚至替代,個人在職場其實並沒有多少的獨特價值,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中年危急”的原因。

如果你總是想搞清楚你所負責的事情,你會發現其實自己根本停不下來:知其然難,知其所以然更需要時間和精力的投入,需要研究交流思考再實踐。

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你在研究自己工作的過程中其實已經超越了很多人。如果沒有這樣的習慣,你很容易就滿足自己的狀態,也就無法更深入的進步了。

在我十幾年做知識管理的過程中,其實也早就發現了這樣的問題:

大部分做知識管理的人,是老闆要求去做,為了應付老闆的要求會去買幾本書看看、找一個培訓班聽聽,然後或主動或被動的買一些知識管理的軟件、諮詢服務,然後就告訴自己或者老闆這就是知識管理。

這樣的人最希望有人告訴他一個方法或者買一個什麼東西就能實現知識管理,如果你告訴他這個東西需要自己去思考、分析並結合自己的狀況,他不願意聽更不願意去做。

甚至許多所謂的知識管理“專家”,更喜歡的是包裝自己忽悠大眾,或者用這個新詞更容易去申請項目,他們對知識管理本身根本不感興趣,更喜歡說那些用戶不懂自己也不清楚的名詞概念,動輒顯性隱性知識、知行合一、工匠精神、知識管理與大數據等時髦詞彙,而對於真正的本質則沒有探索的興趣和動力。

其實各個領域都有這樣半吊子的專家,一抓一大把,但這樣的許多卻感覺良好!

真正有追求的人不要怕競爭的人多,你放心:不用你打敗他們,大部分人都會自己放棄的!

事實上不是競爭的人太多,而是同行者太少。

10年做一個事情的人和一年做10個事情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剛開始的時候任何領域,都是烏泱烏泱的人,但你要往前走一點就會超過一大批人,如果你能夠持續不斷的去走,就發現你身邊已經沒有人了。

那些最後成為高手的人,整天腦袋裡想著事情,這些事情推動他們持續的去學習、思考和實踐。

大部分時候,他們沒有想成為專家,也沒有想去跟別人競爭,但因為他們一直研究問題、考慮任務和項目,不知不覺中已經超過了大部分人。

02

有個笑話叫:

女人一輩子聽不夠的話是“我愛你”,男人一輩子想不明白的問題是“我到底愛誰啊?”。

許多人之所以沒有成就的另一個原因,跟大部分這輩子不知道該愛誰的男人一樣:覺得女神很好、大家閨秀也不錯、小家碧玉別有風味、另一個女生也有自己的特點,沒有明確可行的方向和目標,或者貪婪到希望都娶到,或者認為更好的還是下一個,最後誰也沒娶到。

我們的教育造成大部分人可能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但卻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能夠做到Follow your heart選到自己最喜歡、感興趣的工作當然好,但如果找不到怎麼辦?

10年做一個事情的人和一年做10個事情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高清版《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思維導圖下載、免費講座地址

更可怕的是,許多人其實根本不知道自己對什麼感興趣,因為他們是沒有一個明確的興趣點和方向的,那怎麼辦?

面對這種情況,因為找不到自己的興趣(可能是根本沒有明確的興趣),很多人就像等待戈多一樣期望某一天突然發現了自己的愛好,然後勢如破竹做出一番成就。在這種想法的指引下,對於他們的工作當然就隨波逐流,領導讓我幹啥我就幹啥,但這不是我追求的,所以應付過去拉倒。

但另一類人則採用了相反的做法,即便不是他們最喜歡的但他們追求的是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極致、做到最好,當自己不明確自己的興趣時,則以手上的工作為興趣,目標是將簡單的工作做到極致,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愈發的被領導和社會信任,從而贏得更多事業上的機會,有所成就。(推薦:我觀察了14年發現,那些很努力卻沒有成就的人都有一個特點)

你得知道:世界上沒有一個完全適合你的終極方向,你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也會有不同的追求。在現今環境、技術都鉅變的時候,特別長久的方向可能根本不靠譜。

但在一定時間內,你一定要有個方向和目標。十年幹一個事跟一年幹十個事的人,未來的命運會截然不同!只有在一個方向上的積累才會顯出他的價值。

確定正確的方向,當然這是最難的事情之一,便捷的方法是不考慮人生方向這樣宏大的問題,也不要想去確定什麼終極目標。

從將自己手頭工作做到極致這樣的需求出發,看看自己缺什麼,然後去學習和實踐,在學習實踐過程中去矯正自己的方向。

10年做一個事情的人和一年做10個事情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另一個很重要的是,你方向的正確性和可行性。

微博上一個姑娘的哭訴:最愛她的媽媽迷上傳銷後已經六親不認,誰說也聽不進去,春節的時候還打了她。這個媽媽春節還沒過完就離家出走,去為她的偉大事業(傳銷)努力去了。

對於勸她的人,這個媽媽認為都不理解她和他的事業:我這麼勤奮,還不是為了這個家。而且做好了不僅對咱們家好,對社會和國家都這麼有用,你們不幫我,還不讓我去奮鬥!

拋去那些歪的方向,如果你不明確自己的目標時,就以將自己手頭工作做到極致這樣的需求出發,看看自己缺什麼,然後去學習和實踐,在學習實踐過程中去矯正自己的方向。

方向和目標明確的人,自帶動力: 

當有了一個方向和目標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沒有時間去為知識焦慮。也就有了自己對於信息和知識的“過濾器”:不屬於你方向和目標的東西,再好也跟我沒關係。

當你有了一個方向和目標的時候,你會目光堅定充滿力量。即便人們說再多的階層固化和社會分級,你知道固化是因為沒有較高價值,只要自己的價值提升了,就可以實現階層躍升,這都不是事兒!

03

如果你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並且能夠沉下心來進行持續的努力,假以時日,你不可能不NB。

所以要成為任何領域的頂尖高手和專家,主要是兩個因素:

1、目標。

在你的成就動機下,是否確定了可行的目標。這個目標不是結果(很有錢、很有才),而是實現結果的手段和方法;

2、努力程度。

夢裡走了許多路,醒來還是在床上,有許多人只不過是想想而已,也有許多人真的去幹了,這就是區別。

當然,這裡面還涉及到方法問題。如果你努力了,但方法不得當,一定是事倍功半。但最核心的不是方法,如果真的去做,方法到容易學會(《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的書裡面很多講這個方法)。

這樣就形成了四類人:

10年做一個事情的人和一年做10個事情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第一象限:有目標,真去幹。

在目標明確的情況下,下大功夫去學習、實踐、反思。在正向上積累,即便最後目標沒有實現,也會有大的收穫。

第二象限:沒目標,也去幹。

在現在的環境下,專業分工越來越細,信息和知識爆炸的情況下,如果沒有目標而胡亂努力,希望亂拳打死老師傅,這樣的概率極低。那些一年讀了500本不同領域的書,訂閱了從得到到豆瓣知乎混沌研習社,整天參與拆書21天改變習慣樊登讀書會的,類似於這個象限。

因為沒有目標,所以沒有辦法積累,將來會成為大百科全書式的萬事通,但他的知識和經驗都是在百度上可以查到的,很難形成核心優勢!

這一象限的人感覺最好,而且很難勸:因為他覺得自己夠努力啊,每天都忙得要死的去長進自己,他還不認為自己沒有目標,因為目標是“成為更好的自己”呀!確定目標需要思考,但真正的思考是很費勁的,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來逃避了!

第三象限:沒目標,不去幹。

依然認命,不做掙扎,這樣的人很幸福。

第四象限:有目標,不去幹。

該象限的人都類似於幻想家,混亂了現實與想象的關係,認為只要目標定下了就等於實現了。

因為真正的努力很艱苦,他們也會逃避這些艱苦而習慣用替代的方法來麻痺自己:糾結於細枝末節而不顧核心、讀那些很容易讀的書、乾重復的工作,看起來也很忙很累,但實際上沒有長進。楊絳先生說的“讀書太少而想的太多”是屬於第四象限,而要讓你的才華配上你的野心也是第四象限。

對於那些真正想上進的人而言:

年輕人儘快是明確自己的方向和目標,老鳥們則是能夠堅持持續的努力和將事情做到極致,在沒有人給你提要求的時候,自己跟自己較勁。(本文內容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該書已經上市,京東、噹噹和淘寶都有銷售)。

(本文作者為知名知識管理專家、KMCenter主任、《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你的知識需要管理》作者田志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