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口幫扶河源這些年,深圳一直當「分內事」和「家裡事」

一直以來,深圳將對口幫扶河源作為“分內事”和“家裡事”擺上重要位置。

尤其是新一輪深圳對口幫扶河源工作中,深河指揮部按照中央、省以及深河兩市的部署要求,圍繞精準扶貧、民生幫扶、產業共建、軟件幫扶以及幹部隊伍建設五大方面,全力開展幫扶工作,重點突出,成效顯著。

截至目前,深圳派出316名幹部在河源開展幫扶工作,深圳財政投入幫扶河源資金已到位48.12億元,引入企業投資和社會援助類資金計劃514.8億元,引入項目762個。

在2017年全省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中,深圳在承擔對口幫扶任務的珠三角6市中排在綜合評價“好”的第一位!

同時,深河產業共建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新落地億元以上工業項目數分別為39個和20個,完成率分別為195%和100%,名列全省第一!

目前,深圳對口幫扶河源的316名幹部佔深圳援外幹部總數40%,是深圳援外幹部最多的市,他們以深圳質量、深圳標準、深圳速度,在精準扶貧、產業、就業、就醫、就學等方面全面幫扶,全力助推河源在產業共建方面排名全省第一,幫助河源逾七成貧困人口達到預脫貧標準。

对口帮扶河源这些年,深圳一直当“分内事”和“家里事”

江東新區古竹鎮雙坑村

江東新區古竹鎮雙坑村是省定貧困村,由深圳廣電集團對口幫扶。新一輪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開展以來,幫扶單位在產業、教育、醫療以及基礎設施等方面全面幫扶。

去年,全村21戶67人貧困戶已有18戶50人達到脫貧標準,貧困戶人均收入也由2016年的6800元增加到12000元!

看到變化的不只是雙坑村。目前,深圳對口幫扶河源五縣兩區共83個鎮214個省定貧困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2121戶、貧困人口38500多人。

“雙精準”工作以來,各幫扶單位通過黨建、產業、教育、就業、金融、互聯網等舉措,已完成預脫貧人數29300人,佔貧困總人口的75.98%,有勞動能力預脫貧戶人均可支配收入9508元,比幫扶前增加5508元,逐步由脫貧向致富方向轉變。

除精準扶貧以外,這幾年,深圳對口幫扶河源工作更是在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全面鋪開、多點開花。總投資1.35億元的深圳中學河源實驗學校將於今年秋季正式開學,辦學規模為60個班、在校生3000人,目前學校招生工作完成,深圳中學委派的校長已到位,學校新任老師已與深圳中學跟崗培訓學習。

(深圳對口幫扶河源指揮部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