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難民船「踢皮球」

歐洲的難民船“踢皮球”

過去大半個月裡,歐洲各國被幾條地中海難民救援船折騰得不輕,幾條滿載“地中海難民”的民間救援船被相關國家踢來踢去,有人戲言“歐洲此刻有兩場足球賽,一場在俄羅斯(世界盃),另一場在地中海”。

所謂“地中海難民”,是從地中海南岸搭乘各種簡陋船隻,試圖穿越茫茫大海進入歐盟的偷渡者。不知從何時開始,大量來自非洲各地的災民、貧困者,或憧憬改變生活和命運的人,扶老攜幼、成群結隊,不遠萬里,跨過茫茫撒哈拉沙漠,投身風波叵測的地中海,偷渡到他們所向往的歐洲國家,希望先“黑”下來,等待不知何時才會有的“特赦”,最終成為“新歐洲居民”。

原本“地中海難民”主要是非洲人,而來自中東、南亞等地的偷渡客則更喜歡走“東線”,即通過土耳其進入歐盟的路線。“阿拉伯之春”爆發後,“東線”成為眾矢之的,2016年3月,歐盟和土耳其達成協議,以援助換取土耳其控制難民輸出量,及接回自願返回、尚未通過難民資格審核程序的已進入歐盟偷渡者,“東線”流量大減,於是大量原本走“東線”的偷渡客也轉投“西線”,令“地中海難民”問題雪上加霜,也讓“前線國家”更為頭疼。

難民走“西線”主要靠船,這些船多為偷渡集團所準備,少數為難民自備或自僱。不論哪種情況,難民船普遍狀況極差,有的甚至根本不具備航海能力,且嚴重超載,風險極大,加上蛇頭、掮客貪婪兇險,難民船上生存狀況惡劣,一旦碰上各國海軍查檢等意外,船東、蛇頭會拋棄船民逃避懲罰,倘若遭遇暴風雨困在海上,難民們會互相爭奪食物和水,有些弱者甚至會被扔進大海。聯合國難民署(HCR)發言人表示,自今年年初起至6月初,僅意大利海岸警衛隊和意大利海軍等就在地中海海域發現並救起62150名“地中海難民”,並發現1778人死亡。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民間組織便自發募集船隻,前往“地中海難民”經常遇險海域巡弋,一旦發現因各種原因遭遇危險、可能被波濤吞沒的偷渡者就加以援救,並把他們就近送到岸上的“難民申請者居住營地”妥善安置。

但對於這些救援船,“前線國家”並不那麼歡迎。

所謂“前線國家”,指意大利、塞浦路斯、希臘、馬耳他等離地中海南岸最近、乘船偷渡最方便抵達的歐盟國家,隨著非洲、中東和南亞難民的增多,尤其“阿拉伯之春”爆發和非洲薩赫勒地區連年饑荒、戰禍的蔓延,越來越多的“地中海船民”乘船湧入歐盟,“前線國家”首當其衝,僅意大利一國過去5年間就有至少60萬“地中海難民”登陸、滯留,給這些國家造成極大財政壓力,社會矛盾也因此滋生,因此對“救援船”當然也難以產生好感。

於是“踢皮球”開始了。

6月9日,大批“地中海難民”被發現在利比亞和馬耳他之間海域遇險,多國救援船紛紛趕去搭救,其中屬於法國兩個民間組織“無國界醫生”(MSF)和“地中海救援”(SOS MEDITERRANEE)的“水瓶座”號救起630人,其中有婦女80人(包括7名孕婦),兒童約100人(來自23個非洲國家及南亞的阿富汗、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自9日起,該船先後被馬耳他、意大利、法國等拒絕靠岸,只得遠赴唯一同意接納的港口——西班牙巴倫西亞,直到6月17日才抵達,在海上漂泊了8天之久。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6月16日,來自德國德累斯頓的民間難民救援船“生命線”號(載有239名遇險偷渡客,包括14名婦女、4名新生兒)被意大利拒絕靠岸(同一天被拒絕的還有另一艘“狐鮫”號),6月24日被馬耳他拒絕靠岸,這次西班牙也拒絕再接納。好在6月24日歐盟中16個國家應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呼籲,在布魯塞爾召開非正式難民問題緊急峰會,出於“政治正確”的需要,馬耳他在會後(26日)轉而宣佈允許難民船進港,而德、法、挪威等國則同意接納船上難民,27日“生命線”號進入馬耳他瓦萊塔港,在海上漂流多達11天。

6月30日,西班牙民間難民救援船“開放武裝”號載著60名獲救偷渡客試圖在馬耳他靠岸,結果相繼被馬耳他、意大利拒絕,只能效仿“地平線”號遠赴西班牙巴塞羅那港。“開放武裝”號的遭遇表明,歐盟各國在“生命線”號問題上的“慷慨”和妥協不過是暫時的、姿態性和“一次性”的。

人們普遍認為,出現難民危機的癥結,在於是因為1990年簽署、2013年7月最新版(第三規則)生效的歐盟有關難民庇護的《都柏林公約》存在致命硬傷。

《都柏林公約》規定,任何尋求在歐盟範圍內獲得難民庇護者,必須在他們首個踏入的歐盟國家提交申請。這樣一來,“前線國家”就收容了大量等候“發落”的難民,揹負了沉重的包袱,讓他們感到不公平。為解決這個問題,2015年9月在默克爾推動下,歐盟理事會通過了一項強制歐盟各成員國按配額接納難民的計劃,即讓內地各成員國分攤在希臘和意大利等地中海沿岸國家登陸的“地中海難民”,以緩解希臘、意大利兩國的壓力。

然而這項強制攤派的“難民配額”又讓更多歐盟國家感到不快:一方面,德國等認為自己承擔義務過多,其它國家陽奉陰違,希望加大攤派力度;另一方面,法國、波蘭、匈牙利、英國等表示,自己當初就不同意分攤,因此不能接受強制性配額,“誰願意接收誰自己負責”。2015/2016年跨年慶祝期間,德國多座城市發生難民或疑似難民群體性性侵事件,引發德國社會對難民態度大逆轉,默克爾更急於強推“配額”,讓更多歐盟國家分攤難民壓力,結果導致更嚴重後果。

首先,英國“脫歐”。儘管“脫歐”原因遠不止一條,但歐盟委員會和德國等國在難民配額問題上的強勢,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英國公眾的離心情緒。儘管由於被列在“豁免”行列,英國暫無需接受強制性配額,但諸多歐陸國家對英國這一“特殊性”嘖有煩言,讓英國朝野產生極大逆反心理。隨著英國脫歐的成功,歐盟和許多歐盟國家擔心,難民及強制配額問題會導致脫歐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意大利或許會因為“配額”推行不力而威脅脫歐,而其它一些國家則可能和英國一樣,以相反的理由謀求脫歐。

其次,東歐各國的抵制。

東歐各國、尤其波蘭、匈牙利和捷克三國經濟較不發達,對強制性配額尤其抵制。2017年9月,波、匈、捷三國要求歐盟理事會重新考慮這一“不公正的”難民配額指標,因為兩年多來的事實證明,這種對“地中海難民”的大包大攬,已在歐盟內部造成很多問題,且決策歡迎難民的是布魯塞爾、柏林和巴黎,如今卻要強迫從一開始就不歡迎難民的華沙、布達佩斯和布拉迪斯拉發“埋單”,不僅不公平,也是對三國主權的踐踏。歐洲法院(ECJ)駁回三國要求,促使三國索性“對著幹”:原本根據“配額”,三國共應接納8000名難民,但實際上僅捷克接納了12人,其餘兩國都是0,為此歐盟委員會於去年底將三國告上ECJ,官司一直扯皮到現在也不得要領。東歐四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結成“維謝格拉德集團”,在難民問題上共進退。

如此大的分歧令歐盟很難在難民問題上達成一致。

24日召開的非正式峰會,“維謝格拉德”拒絕出席,剛剛組成的意大利民粹主義政府副總理兼內政部長薩爾維尼會前就表示“意大利不是歐洲大號難民營”,總理孔特則在會上提出,應該對拒絕接受強制性配額的國家進行金融制裁,這一建議自然遭到東歐國家激烈反對;法國總統馬克龍一面痛斥“意大利冷血、不負責任”,一面繼續拒絕難民救援船靠港,相反,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一起提出了早已不新鮮的、在非洲設立歐盟出錢資助的“難民收容營”計劃,而這一計劃早已被證明既不“人道”(很多難民在沙漠裡渴死曬死)也無濟於事(難民想去的是歐洲,不是撒哈拉沙漠)。

6月28-29日,歐盟理事會第28次峰會在布魯塞爾召開,難民問題在4天內第二次成為布魯塞爾的“核心議題”。表面上,會議拿出了一些成果,包括30日宣佈的、14國原則同意參與“共同的快速遣返政策”、在非洲和歐盟境內設立更多歐盟資助難民收容中心,等等,但這些“成果”大多經不起推敲:14中的捷克第一時間宣佈“我們不參加、他們弄錯了”;由歐洲議會主席塔加尼在24日會議上提出,歐盟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奧地利總理庫爾茲、丹麥總理洛克等支持的,把歐洲境內難民收容中心放在阿爾巴尼亞和馬其頓共和國的倡議,已遭到阿爾巴尼亞的反對。評論家認為,除了加強歐盟邊境警察巡邏一條外,所謂“共識”不過是一些“空洞和不切實際的概念”。

7月1日,德國基社盟主席、內政部長澤霍費爾因不滿默克爾的難民政策提出辭職,這不僅令基礎脆弱、好不容易拼湊起來的默克爾內閣再度面臨崩盤危機,也再次表明了歐盟所謂“難民共識”,究竟脆弱到怎樣的地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