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氢燃料电池目前研发的进展程度如何?


氢能:抢占终极能源的国内制高点

  与国内首座商业化运营的加氢站相隔不到四公里,广东广顺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顺新能源)坐落在南海丹灶的国家生态示范工业园内。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作为省内唯一的燃料电池和氢能技术核心部件产业基地也坐落在丹灶。作为目前国内唯一具备生产氢燃料电池空压机等核心零部件能力的企业,广顺新能源制造的空压机因其体积小、噪音低、发热量小,占据了95%的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系统。

  在被认为是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终极方案的氢燃料电池中,除去电堆系统,空压机的造价占到了辅助系统成本的41%,而辅助系统的造价则占到了氢燃料电池的51%。过去九年间,广顺新能源仅生产了700台空压机。但今年月产便已达到360台的产量。该公司副总经理吴勇辉预测说,明年市场对广顺新能源空压机的需求预计会达到1000台。“对广顺新能源来说,今年便是‘氢能元年’。”

  早自2009年开始,吴勇辉团队就在考虑如何在华南找到氢燃料电池产业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九年来,氢燃料电池产业的生产端如星星之火,正在向佛山加速布局。

科力远CHS广东佛山基地一期工程正式投产。

  继广顺新能源、广东泰罗斯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下称泰罗斯)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落地之后,长江汽车全球唯一的氢动力汽车研发中心及其年产16万辆的整车项目也在去年落户南海,佛山南海的氢燃料汽车产业不断从核心零部件、发动机到整车形成规模。其中,泰罗斯扮演了长江汽车落地的重要推手角色。其掌舵人是曾参与全球第一辆燃料电池巴士、SUV和乘用车开发的华裔科学家张锐明。

国内第一座商业加氢

  “在国外,氢能早在十几年前就被学术界定义为终极能源,美、日、德等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从太空到地面,从军用到民用,对氢能领域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国内氢燃料电池的产业链不完善、不合理,所以其产品的规格、指标、可靠性以及专业的程度都有一系列的问题。现阶段,国内能把氢燃料电池做出来,是非常困难的事。而丰田能把氢燃料电池量产产品做出来,绝大部分产业化问题都在三井财团内部解决掉。所以需要花时间把国内比较好的供应商组织起来,一起来研发。”张锐明说,泰罗斯努力将其国产化,希望核心技术部分不再依赖于国外。将“核心技术国产化”,实现“南海制造”是他回国创业的“小目标”。

  张锐明带领团队正在为提高车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可靠性、持久性而攻坚,目标是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短等难题。“国外生产主流的氢电池使用寿命约10000小时,而我国自组研发生产的只有2000~3000小时。经过一年多反复试验,我们将国产氢燃料电池寿命提高到7000~8000小时,但成本仍要比国外高30%~40%。”张锐明分析,延缓电池的性能衰退是国际性难题,通常的解决方法是催化剂。然而,氢燃料电池使用铂金作为催化剂成本非常高,所以泰罗斯研发出一种在线自活化系统,让氢燃料电池能够持续活化和恢复,以增加电池的寿命。三至五年之后,泰罗斯要让国产氢燃料电池的寿命赶上国际主流的平均水平,向2万小时冲击。

  今年5月,泰罗斯迎来一项喜讯,其自主研发的TLSPU300A型车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获得了《国家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颁发的产品强制性检验认证。这也意味着,该型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符合了进入燃料电池整车生产的要求。预计今年底,首批使用该动力系统的30辆氢能公交客车,将正式进入南海的公交系统,而另外30辆的订单也正在筹备中。“试运行阶段已经顺利结束,我们的氢能动力系统测试数据非常理想。”张锐明表示,一般纯电动客车的续航里程为200~250公里,而泰罗斯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电堆模块,能让它的续航里程增加到400~600公里,加氢时间则缩短至10~20分钟。

文/广报全媒体记者段郴群、蒋偲、高敏华、王浩宇、杨博

图/广报全媒体记者何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