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就是算帳,一起來算算

通常是這樣的,如果是自家的事情,天底下沒有難算的賬。我們算不清,是因為我們不認為這個賬是自己的賬。

作為管理者,我們每天都要做決策,而決策的依據很多時候就是算賬。

我們每個人都會計算,但不是每個人都會算賬。例如,大部分人不算大賬,只算小賬。

舉一個例子,很多企業做客戶服務的人員,都會盡量不給客戶公司明確規定可以給客戶的優惠。為什麼呢?這些非常為公司著想的員工想為公司省錢,覺得這樣對公司好,能讓公司少花錢就少花錢。但實際上他可能因此而得罪一個客戶,讓一個客戶流失掉。公司的損失可能是他省下來錢的幾十倍,甚至是幾百倍。

我建議每個企業,每個管理者都算算你的企業典型客戶值多少錢,也要讓每個員工都算這個賬,算這個大賬。我們會發現,一個客戶會值非常非常多的錢。例如,我認為我們易中公司的每一個客戶,包括正在看我這本書的你,平均算來要值十萬塊錢。

管理就是算賬,一起來算算

怎麼算出來的呢?

一個客戶平均在我們這裡花費5000塊,他跟我們十年,他的價值就有5萬塊錢。他再給我們成功推薦三個客戶,他自己加上他的朋友,這個客戶就值20萬了,即使我再打一個對摺,這個客戶也值10萬塊錢。如果一個人明白這個大賬,知道一個客戶值這麼多錢,就不會太在意一、兩百塊錢的事情了。

我們一定要教會員工算大賬,自己也要算大賬,不算小賬。

算賬的時候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我們應該明白,這就是所謂的沉沒成本。一般會計算賬時總是把歷史上所有投入,所有成本都算進去。這麼做,從財務的角度是對的,但是對我們的決策大部分情況下是有害無益的。

例如,我們在給產品定價的時候,如果把歷史上的投入都算進去的話,這個產品成本會顯得非常高,我們以此定的價格也會非常高。可能的後果是,這個產品因為價格高而根本賣不出去。你的收入可能是零。其實,你過去投進去的錢都已經收不回來,都已經沉沒了。不管你現在做任何事情,那個錢都已經花了,所以在做定價決策的時候不必再考慮那個成本。你要算的是,在什麼價格下,我們能夠得到最大量的客戶、最大的收入,這是非常重要的。

管理就是算賬,一起來算算

經常會有員工問我們,經理你看這個賬該怎麼算。其實他掌握的信息比你多,他去算這個賬比你算更合適,但他可能沒有自信或不願承擔責任。我建議你這麼回答:“你就把這件事情當作你自己家裡的事情來算,你就能算明白了”。

通常是這樣的,如果是自家的事情,天底下沒有難算的賬。我們算不清,是因為我們不認為這個賬是自己的賬。這實際上涉及到我後面講到的一條,管理就是做主人翁。如果一個人用主人翁的態度來算賬的話,他算的通常不會差的。但是,他如果用打工心態來算的話,他算的賬通常會有問題。

宋博士管理微博

◎人的四個境界或者四個階段: 不會算賬的階段;算小帳的階段;算大帳的階段;不算賬的階段。很多人一輩子也過不了第二個階段。

◎我們更願意想一件事的好處,不願想一件事的壞處。想清楚最壞的情況,往往能幫我們做正確的決策。忽略這一點,會讓我們付出我們不願付出的代價。

博瑞森app重磅更新,更多免費內容可以請登錄應用市場下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