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眼中,我们都是不合格的爸妈

在孩子的眼中,我们都是不合格的爸妈

在孩子的眼中,我们都是不合格的爸妈

一周前,写了一篇《婆婆给孙女喂狗奶,老公无动于衷》的推送。有朋友看到,给我留言:每天下班后,就喜欢看你的推送,把我心里想吐槽又不敢发朋友圈的都说了出来,感觉心情就好了很多。现实中,很多婆婆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受过穷挨过饿,含辛茹苦养大了儿子还要带孙子,觉得自己就是英雄,对儿媳妇怎么都看不顺眼。她就不想想,自己当年带孩子有多差劲!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爸

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吐槽上一代,不管是自己的父母,还是另一半的父母。最近看到一位网友吐槽爸爸,就引起了网友共鸣。

超级肥胖,身高还没腰围大;


吃饭重口味,多油多盐多糖多调料;


从来不喝水,每天一大瓶可乐,半夜上厕所都要喝罐天地壹号;


抽烟超级严重,一天至少两三包烟;


才五十多岁,没有任何保险和积蓄,只知道打麻将看电视玩手机;


做事超级敷衍心不在焉;


在家几乎是透明人,从来不会和我们交流;


从来不做任何家务,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爱吹牛,明明都被嫌弃了,还自以为天下第一。

很多人在吐槽中,看到了自己的爸。中国大概有两种爸爸:一种是只管挣钱养家,对家里的事几乎不操心的爸;一种是连挣钱养家都做不到,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明明自己很差劲,却觉得老子天下第一的爸。如果你的爸爸优于这两种,那么你的命挺好的。

我都不知道自己童年是怎么过来的

朋友彼岸花说,自己小时候家里特别穷。

家里三姊妹,自己是姐姐,家里还有一个小三岁的妹妹和一个小五岁的弟弟。

爸爸不务正业,在外面跟着别人混,没个正经工作。三天两头没活干,挣的钱就只够自己吃喝。

妈妈一个人在家种地,自己根本没人照看。有时候扔在地里,有时候关在家里。那会爷爷奶奶也忙。

自己还没上小学,就开始跟着干农活,喂牛、割草、放羊、煮饭……

此外,还要带弟弟妹妹。有一次光顾着自己玩,没注意弟弟掉进池塘里,被妈妈骂个半死。“你生的儿子自己不带,凭什么骂我呀!”

后来上中学,每周5元钱生活费,只够吃饭,什么都不敢买。有时开学没钱交书本费,都不知道怎么跟妈妈开口。

至于爸爸,小时候根本没有太多印象,只有逢年过节才能见到。

我们越来越像自己曾经“讨厌的”那个爸妈

很多人来深圳,其实是想逃离自己曾经生活的那个环境。有的是为了逃离贫穷,有的是为了逃离爸妈。当然,我们自己或许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只是想着到最发达的城市去,过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

佐佐说,来深圳的前几年,自己过得很自在。虽然挣钱不多,但生活是自己的。

每天吃什么,下班去哪儿玩,周末睡多久,根本没人管。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太舒服了。

但是结婚生子后,婆婆过来帮带孩子,感觉一切又被打回原形。

每天都很焦虑,愁的月经都不正常了。这是佐佐的原话。

愁什么?愁孩子呀!都说孩子“三岁前母慈子孝,三岁后鸡飞狗跳”,这是真的!

孩子太皮了!老公太忙没时间管,婆婆宠溺管不了,自己棍棒打骂、玩具美食诱惑、温言细语讲道理都试过了,没啥用不说,还里外不是人。

对孩子少管一点,婆婆说我没管好;对孩子严厉一点,婆婆又护着。孩子调皮,有一次钻到小汽车底下去捡溜溜球,婆婆当着邻居的面,把我数落了一顿。

孩子调皮,还不是随他爹,骂我有什么用?

婆婆经常在孩子面前说,你妈这也不对,那也不对。感觉在这样下去,我就成孩子心中的坏妈妈了。

朋友Sunday是一个直肠子,在家里也是跟婆婆不合。

Sunday说,她最近在玩“吃鸡”游戏,偶尔还拉着老公一起玩,这又成了自己“不是个好妈妈”的罪状。

有一天晚上,自己和老公在沙发上玩“吃鸡”,儿子也抱着个ipad在看动画片。

玩着玩着,婆婆发现孙子尿裤子了,就叫孩子去上厕所换裤子。

结果小孩脱光光了,屁颠屁颠跑去上厕所。因为忘了穿鞋,一下子摔倒在厕所,鼻子碰出血了。

婆婆当场就发飙了,说哪有你们这样当父母的。两口子光顾着玩游戏,孩子也不带。改天我回老家去,你们一家三口就天天玩游戏吧!

孩子摔跤是个意外好不好!我们一天也就晚上才玩一会儿游戏,又不是整天都在玩!

Sunday也气炸了,当场回应,你以前又是怎么带儿子的。你儿子小时候被狗咬了小鸡鸡,你还不是在旁边打毛线聊八卦。

幸好,Sunday老公及时把她拖回了房间。老公安慰Sunday,你也别生咱妈的气,她跟你一样,都是火炮脾气,睡一觉就没事了。

Sunday说,我也不是真生婆婆的气,只是恰好被抓住痛处。自己也不想成为孩子心中“天天玩游戏”的坏妈妈。

我们都不想成为坏妈妈、坏爸爸,就像我们的爸妈一样。但是,在孩子眼中,我们又经常是不合格的爸妈,就像我们看我们的父母一样。这一点,不会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变而改变。

不信,你看看小学生吐槽妈妈的作文:

妈妈的肚子像个小皮球,爸爸给妈妈起了个外号——“小肥猪”;


妈妈是一个懒惰的人,除了上班和去厕所,一天都是在床上躺着度过;


妈妈很少做饭,都是奶奶做饭给我们吃;


妈妈饿了,就让我给她拿零食;


妈妈翻脸就跟翻书一样快,这边正吼着我,那边接个电话马上就变身温柔小姐姐了;


明明热的流汗,她还要给我加衣服,每次被她弄感冒,她都不承认。

时代变了,但人性没有变。我们或许比我们的父母更有文化,在物质生活上给了孩子更好的生活。但是,在关心孩子,照顾孩子,理解孩子,教育孩子这些事情上,我们并没有比我们的父母好太多。甚至一些粗暴、冷漠对待孩子的方式,都是我们父母教给我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