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校人工智慧專業盤點來啦!有你喜歡的學校嗎?

2018年高考已結束,人工智能作為當前最火熱的專業之一,相信會有一大波學子要投入他的懷抱。我們不妨來看一看,國內開辦人工智能學院的高校有哪些?也給即將進入高三征程的同學和家長們一些參考。

4 月 2 日,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這是教育領域落實國務院《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具體舉措。《計劃》提出,到 2020 年,建立 50 家人工智能學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並引導高校通過增量支持和存量調整,加大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養力度。

吉林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2018 年 5 月 26 日成立。吉林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院長常毅表示,學院接下來的發展將「三管齊下」:一是夯實人工智能的基礎理論研究;二是以「人工智能 + 企業」模式,加大與國內高科技企業的合作;三是突出學科交叉,將人工智能與其它學科緊密結合。

全國高校人工智能專業盤點來啦!有你喜歡的學校嗎?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騰訊雲人工智能學院

2018 年 5 月 17 日成立。這是遼寧省第一所人工智能學院,負責遼寧工大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新專業,校企共建人工智能實驗室,面向全校學生招收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互聯網 + 等方向的騰訊卓越班,培養「專業 + 人工智能」新工科人才,聯合培訓新工科教師。

天津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2018 年 5 月 16 日成立。天津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側重腦認知計算、先進機器學習、智能語音處理、自然語言處理等方向。到 2020 年,天津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初具規模。

南開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2018 年 5 月 16 日成立。南開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側重特種機器人、智慧醫學工程、智慧城市、智慧金融等方向。

哈爾濱工業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8 年 5 月 5 日成立。該院將按照理論、技術、平臺、應用 4 個層次,人工智能基礎與機器學習、智能控制理論、腦科學與類腦智能、機器感知與模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與知識工程、混合增強智能、自主智能、人工智能應用(包括智能製造、智能土木、智能金融與商務、智能養老、智能遙感等) 8 個方向組建。

南京圖靈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8 年 4 月 20 日成立。由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與南京市共同建立的新型研發機構。

長春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8 年 4 月 16 日成立。以培養人工智能領域亟需的創新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構建政產學研合作協同育人體系,不斷完善人工智能與光電技術、精密製造、計算機、信息通信、量子、納米技術等相關學科交叉融合的學科體系建設。人工智能研究院將重點開展認知與推理、機器學習、自然語言理解、計算機視覺、機器人學、博弈與倫理等方向的科學研究,積極推進人工智能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搭建人工智能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本科招生)

2018 年 3 月 6 日成立。由周志華教授主持工作,初定本科生招生規模為 60-100 人。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是南京市政府合作項目,與計科院、軟件學院平級。

全國高校人工智能專業盤點來啦!有你喜歡的學校嗎?

重慶郵電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2018 年 2 月 7 日成立。計劃 2018 年開始招生,預計到 2020 年基本達到在校生 2100 人,其中研究生 900 人的總規模。學院將構建「雙導師制」和聯合課題攻關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強科研平臺建設,積極推進「大數據智能計算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和「重郵 - 科大訊飛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平臺建設,打造國家級科研創新平臺,為提高人工智能人才培養質量夯實基礎,努力培養一流的面向人工智能前沿科技創新和產業應用的專門人才。

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8 年 1 月 18 日成立。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毛軍發表示,研究院將立足於數據、算法、芯片這三大要素,在人工智能基礎理論與技術方面,研發新一代機器學習理論與開源軟件,結合已有的研究優勢及未來媒體網絡協同創新中心、上海市可擴展計算與系統重點實驗室等基地,引領智能時代事實上的「操作系統」,形成網絡環境下超人感知認知能力。

湖南工業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2018 年 1 月 1 月 13 日成立。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劉成林教授被特邀擔任湖南工業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院長。這標誌著湖南工業大學在重大項目開發、高層次人才培育、科技合作交流等方面搭建了新的平臺,將進一步提升學校學科建設水平和科研創新能力及促進株洲本土企業的整體研發水平。

蘇州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本科招生)

2017 年 11 月 19 日成立。研究院將圍繞學科方向,開展博士、碩士及本科生的培養,逐步形成「人工智能 + X」複合專業培養新模式,拓展人工智能與數學、計算機科學、物理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等本科專業教育的交叉融合,在人工智能醫療大健康、機器人、AR/VR,智慧城市等多個科研方向,以開展原創性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和取得重大標誌性成果為目標,開創國家(地區)重大戰略需求領域科學研究,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提高國際影響力。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本科招生)

2017 年 11 月 2 日成立。在人才培養方面,人工智能學院將以智能科學與技術等本科專業為主體進行培養,未來還將成立「圖靈實驗班」,探索人工智能領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路徑。科學研究方面,依託學校「智能感知與計算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智能感知與計算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等研究平臺,以及在感知認知、機器學習、自然計算與計算智能等領域的研究基礎,西電人工智能學院將面向複雜影像感知與人工智能、類腦智能與深度學習、視頻感知與光電智能系統、數據科學與大數據關鍵技術、智能控制與機器人系統和高性能智能計算等開展科學研究。

中國科學院大學人工智能技術學院

2017 年 9 月 10 日成立。由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承辦,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軟件研究所、聲學研究所、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參與共建,是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首個開展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新型科教融合學院。人工智能技術學院由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所長徐波擔任院長。

中山大學智能工程學院(本科招生)

2017 年 5 月成立。現有兩個二級學科: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兩個本科專業:自動化、智能科學與技術;將重點發展以下三個領域: 1. 智能信息處理領域:智能影像、虛擬現實、數據挖掘與分析、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等。2. 智能控制技術領域:運動控制、智能芯片、智能傳感器、智能器械等方向。3. 智能系統工程領域:智能汽車、自動駕駛系統、車聯網、無人機系統、無人船系統、先進製造等方向。

北大青鳥上海博浦校區是上海市相關部門批准下斥巨資創建的IT專業人才重點培訓基地。如有興趣瞭解IT專業的同學,歡迎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