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為什麼叫江,黃河為什麼叫河?江和河有什麼區別?

朱小塵


“江”、“河”在古代漢語裡最早是專稱。“江”特指的就是我們後來所說的長江。比如《孟子*滕文公下》裡說“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漢”這裡指的就是:長江、淮水、黃河、漢江。



同樣, “河”最早特指的就是黃河。如《左傳》“東至於海,西至於河”。這是齊桓公稱霸時,率諸侯伐楚,楚成王派使者問齊桓公:貴國在北方,我在南方,為什麼無故討伐我?然後管仲對楚成王的使者說:西周初年,召康公代表周天子給了我們齊國先君太公這樣的權力,天下諸侯不論誰,只要不服周室,齊國都可以討伐,從東到大海,從西到黃河。 後來“江”與“河”變成了通稱。很多地方的水流河道都可以用這個稱呼,比如:黑龍江、瀾滄江、瀍河、運河等等。



從現在的定義來看“江”是指地區疆域之內的水流,屬於地理概念。“河”則是地質概念,指沿著地表或地下長條狀槽形窪地流動的水流。實際上“江”與“河”沒有本質區別,只是視不同使用場合而選擇用詞。


沅汰


“江”與“河”從字面上來說,它們的意思是一樣的,都指的是水!從其他方面來說呢,我們來分析分析:為什麼長江叫“江”,黃河叫“河”,這裡簡短的歸納了兩個方面。



第一:地域

一般我們查看我國的地區河流名稱會發現這樣一個特點:南方的河流多稱為江。如:長江、珠江、漢江等等……西南和東北地區的河流大多數也稱之為江……


而在北方就稱“河”的較多了。如:黃河、淮河、海河等等……西北流域大多也稱之為河……


第二:注入流向

還有一個方面的劃分,人們是以河流的注入流向來命名的。通常人們把注入“內海”或“湖泊”的河流叫做“河”。把注入“外海”或“大洋”的稱之為“江”。比如:黃河注入渤海,長江注入東海、珠江等地……


不論是“長江”還是“黃河”,它們一直是我們生命的源泉。滋潤著“祖國大地”,孕育著“華夏子孫”!

【歡迎關注我的問答,每天都會有不同更新哦!】


Sunshine娟子


江與河是沒有區別的,在英語裡都是“river”,我國的瀾滄江,到東南亞就叫湄公河。長江比黃河長、流量大,但尼羅河比長江長、亞馬遜河也比長江流量大。可見,“江”和“河”本身是沒有區別的,和長短大小均沒有關係。

那麼,為什麼我國有的水叫“江”,比如長江、珠江、雅魯藏布江、松花江、鴨綠江;有的水又叫“河”,比如黃河、淮河、海河、渭河、汾河呢?實際上,“江”和“河”最開始是專有名詞,“江水”指的就是長江、“河水”指的就是黃河。《史記·封禪書》:“四瀆者,江、淮、河、濟也。”“江河”與“淮濟”並稱,可見最早就是專有名詞。“江”從水、工聲,“河”從水、可聲,都是形聲字。

之後,“河”就慢慢成了北方河流的通稱,而“江”成了南方河流的通稱。《詩集傳》說:“河,北方流水之通名。”已經不是黃河獨享了。那麼,為什麼東北河流也叫“江”呢?據胡鴻《能夏則大與漸慕華風》考證,古代朝鮮半島在南北朝時代大規模接受漢文化,其中百濟、新羅和南朝較為密切,所以把“江”的稱呼帶入朝鮮半島。然後又慢慢傳遍整個東北。所以今天東北除了遼河,基本也都叫江了。


林屋公子


中國"江"和"河"的區別,主要在於地表徑流的穩定性。穩定性好的叫"江",穩定性差的叫"河"。所謂穩定性,是指一年四季水流變化不大,平穩安靜。長江一年四季水流穩定,故稱"江"。而黃河,洶湧澎湃,來勢洶洶,尤其是夏季水流湍急,流量大,容易造成洪災,但是冬季和早春就出現了"斷流",故稱為"河"。

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亞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重慶、雲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省市,全長6300公里,流域面積1807199平方公里,佔全國面積的五分之一。僅次於亞馬遜河和尼羅河。由於其源遠流長,一年四季水流穩定,因此得名"長江"。

黃河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陝西、山西、河南、山東九省,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2443平方公里,最後流入渤海,是世界第五大河。黃河流經黃土高原,因水土流失,河水夾帶著大量泥沙,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因此水呈黃色,從漢代起就得名"黃河"。

長江、黃河是中國兩大河流,最長的叫長江。黃河是中國第二大河,也是"母親河",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這兩大河流,都是中國文化、經濟發展的中心。





李彬文


以下幾種解釋分享給大家:

第一種解釋:上海的黃浦江兩岸,既不叫江東江西,也不叫河東河西,而是取其中間的一個字‘’浦‘’,叫浦東浦西,這又怎麼解釋呢?另,為何叫黃河、叫長江?正確的答案應是:有枯水期的叫河,沒枯水期的叫江。

第二種解釋:黃河是根據水的顏色取名。長江是根據江水的長度取名。長江不論、氣勢,水流量,水深,都超過黃河。所不能把黃河叫黃江。

第三種解釋:我們那裡把流量少,水面窄的都叫河,重慶江津區,就有唐河,筍溪河,綦江河,其它百十里長度的叫河溝,所以江與河有區別的。江大河小,猶如海大湖小,鄉村間一條長溪,可稱為小河,但不能叫小江江;

第四種解釋:從工,舟船行時需人工拉縴,故曰江;河從可,泛舟可過無需人力,曰河!此可以釋江河之分,非曰南曰北,更解龍黑、鴨綠音譯之牽強也;

第五種解釋:地表徑流比較穩定,一年四季變化不大的叫江.如長江,基本可以全年通航. 地表徑流因為季節的變化而發生巨大變化的叫河.如黃河,夏季水量很大,冬季卻經常斷流.這是江與河的本質區別.。


遊戲大咖王


在1984年的春晚上,香港歌手張明敏的一曲《我的中國心》紅遍大江南北,其中一句“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金”,唱出了我們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那麼長江為什麼叫江,黃河為什麼叫河?江和河有什麼區別呢?



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江和河的稱謂由來自然也是有其演變過程,而且也有著不同的解釋,下面有書君就帶領大家把這些說法捋一捋。


1. 我國古代最早管江和河統稱為水


由迄今最早的歷史文獻記載可知,江和河一開始都統稱為水。如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夏都二里頭遺址,環繞它的有洛水和伊水;地處黃土高原的西周文明濫觴附近有渭水。


2. 河流之後演變出川的叫法


甲骨文中的川字看上去就像大河在流動,左右代表岸,中間指的是流水,釋義即河流,。《說文· 川部》中川的解釋是:川,貫穿通流水也。


現在我們常用的與川字相關的詞彙有:海納百川、川流不息、名山大川等。


3. 河的叫法早於江


在水和川之後有了河的叫法,一開始專指黃河,之後中原勢力向四周擴展,受中土文化影響,南方許多江那時也叫河。


如長江源頭部分叫沱沱河,沱沱河下一段叫通天河,也就是《西遊記》唐僧師徒被老龜扔下水的地方。


湖南的湘江古時也稱為河,這裡還有一個趣聞,現在長沙當地的出租車司機會問乘客是去河東還是河西,如果外地人強調這是湘江,應該叫江東和江西,司機師傅會說從古至今本地人都是這麼說的。


語言比文字更早更確切的傳承歷史,可見河的說法確實早於江。



4. 黃河和長江上古時期稱為河水和江水


在《夏朝地圖》上可以看到,那時候人們稱黃河為河水,長江為江水。


還有一個“四瀆”的概念,指的是長江、黃河、淮河和濟水。《爾雅·釋水》中有記載:“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


可見黃河和長江在上古就存在,只是叫法不同於今日。


5. 黃河名稱的由來


《詩經》裡有“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的詩句,這裡的河指的是黃河,可以看出這時的黃河已遭到人為破壞。到公元前400年,由於連年征戰以及樹木過度砍伐,黃河水流渾濁,下游被稱為濁河。


公元100年前後黃河有“河水重濁,號為一石而六鬥泥”的記載。《漢書·溝洫志》記載:“中國川源以百數,莫著於四瀆,而黃河為宗”。


至此,黃河的稱呼正式形成,但是卻是母親河由清而濁的一部血淚史。


6. 長江名稱的由來


上古時長江名為江水,又稱大江,六朝後統稱長江。近代歷史裡許多國家把長江叫做揚子江,長江每一段的叫法和別名總共有30種之多。


7. 今人逐漸依據地理因素來區分江和河的名稱


依據地理區域進行區分。北方的河流多稱河,如黃河、渭河、洛河和柴達木河等;南方則多叫江,如長江、珠江、麗江和金沙江等。


以長江為南北界限區分。長江以北的河流稱為河,以南則稱為江。


按現代地理知識區分。流入內海或湖泊的河流稱為河,如流入渤海的黃河和遼河; 流入外海或大洋則稱為江,如流入東海的長江,還有流入南海的珠江。


以盈水期和枯水期是否明顯區分。盈水期和枯水期不明顯稱江,如長江和珠江,一年到頭奔騰不息,可保證全年通航;盈水期和枯水期顯著的叫河,如黃河在夏季為盈水期,巨浪滔天,冬季為枯水期,有的河段接近斷流。


8. 東北各條大江名稱的由來


說到這裡有細心的親問有書君,東北地處北方,那嘎嗒不也有黑龍江和松花江,咋沒叫黑龍河和松花河捏?這是歷史締造的。


以黑龍江為例,古文獻稱其羽水、弱水或黑水,《金史》稱石罕河,《元史》叫撒閤兒兀魯,清初稱薩哈連烏拉。總之是隨著統治者改朝換代一直在更名改姓。


滿語中“薩哈連”是黑的意思,“烏拉”是江,延續至今叫江而不叫河。可見這是由於我國東北這嘎嗒民族語言文化造成的。


9. 外國人眼裡江和河都是河


有讀者表示這麼多說法看的人云山霧罩的,那咱就換個思路。


在世界五大長河裡,我國的長江排名老三,黃河排名老五,江和河在英文裡都是“river”,可見老外沒有江一說。



對文字有獨特見解的徐文兵老師說:“當漢字無法解釋清楚漢字時,可以翻譯成英文試試,大道相通,或許答案就在那裡。”


這樣就容易理解了,無論長江還是黃河,都是養育華夏兒女的母親河。歷史賦予她們不同的稱謂,但本質是一樣的,都是中華民族的生命之河。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我們先來看看世界上長度前十的河流:1.尼羅河(6670千米),2.亞馬遜河(6400千米),3.長江(6380千米),4.密西西河(6020千米),5.黃河(5464千米),6.額爾齊斯河(5410千米),7.瀾滄江-湄公河(4880千米),8.剛果河(4700千米),9.勒拿河(4400千米),10.黑龍江(4350千米)。

看了這個世界上前十的河流,我們可以看到,外國的河流都被命名為河,而沒有做江,比如瀾滄江中國境內叫江,而在中南半島就被叫做河了,這個當然很有可能是翻譯的問題,外國的河流一概翻譯成河。

那我們再來看看中國的十大河流,分別是長江(6380千米),黃河(5464千米),黑龍江(4350千米),珠江(2320千米),松花江(1900千米),雅魯藏布江(2057千米),瀾滄江(中國境內2161千米),怒江(2013千米),漢江(1532千米),遼河(1430千米)。

從中國的十大河流來看,叫江的比較多,共有八個,叫河的比較少,只有兩個,如果從南北分佈來看,叫河的黃河與遼河均在北方,而江的北方兩個,南方的六個。

另外我們再來看看中國更多的河流,我們可以發現,南方的河流主要叫江,而北方的河流主要叫做河,所以有南江北河的說法,當然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嫩江,這幾條會比較特殊,因為他們都注入大洋裡去。

我們知道,古代稱江的一般指長江,而稱河的一般指黃河,那這兩條都特別有代表性,江的流域面積和水量都要大於河,所以有大江小河的說法,而江一般是注入大洋的,而河主要是注入江,或者注入湖或者內海,所以有入海為江,入湖為河的說法。

江一般經過的是山地峽谷,而河一般經過的是平原,另外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會斷流的為河,而不會斷流的為江,這個當然是受水量的影響了。不知道您比較支持哪種說法呢,歡迎評論討論。


歷史簡單說


好吧,其實我是剛看了這個。從哪本書上看的呢,哈哈哈,是在小學生應知的傳統文化知識,發來共同學習。


小二郎諾言


先秦時期叫“河”的只有黃河,叫“江”的只有長江。“江河”在漢朝以前是兩個固定的稱謂,其他的河流都叫“水”。

比如流經陝西的渭河在先秦時叫“渭水”,流經山西的丹河在先秦時期叫做“丹水”,流經河北的易水河在先秦時期叫“易水”(“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當年荊軻辭別太子丹的地方就是易水)。甚至長江在最初的時候也叫“江水”,到了南北朝之後才被稱之為“長江”。

因此在最初的時候只有黃河是獨樹一幟的,而其他河流都叫水。

(黃河和長江)

到了秦漢以後,“江河”不再專屬於長江黃河,其他的河流也可以使用。總的來說,中國人習慣上管對於水量較大的河流叫做江,水量較小的叫做河。

由於氣候等原因,南方的河流一般水量都非常大,因此叫江的河流主要在南方,比如珠江、漢江、湘江、岷江、怒江、瀾滄江、雅魯藏布江。

(珠江雖然長度不及黃河,但水量要比黃河大很多)

而北方地區的河流水量相對較小,因此主要叫河,比如淮河、海河、渭河等等。

但是東北地區的河流因為水量較大,也都被稱之為江,比如黑龍江、松花江、嫩江、鴨綠江。

所以“河”跟“江”的區別主要在於水量大小,而不是根據地理位置來區分的。長江的幾個源頭河流,因為水量較小,因此也都叫河,比如長江的正源沱沱河、通天河以及當曲。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也有一些水量不大的河流也叫江,比如說韓國的漢江,朝鮮的大同江。這兩條河水量都很一般,但名字也是叫江。

除此以外,中國人對外國河流的翻譯一般都是用“河”這個字。比如多瑙河、密西西比河、葉尼塞河、恆河、尼羅河。即便是世界水量最大的亞馬遜河,我們依舊稱之為河而不是江。

並且其中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很多在國內叫“江”的河流,在流出國門後我們都卻把它翻譯成河。

瀾滄江在流到東南亞後被翻譯成湄公河

黑龍江在俄羅斯境內時被我們翻譯成阿穆爾河。

雅魯藏布江在流到印度後就被翻譯成布拉馬普特拉河(雅魯藏布江流經中國、印度、孟加拉三國)


千佛山車神


古代,江特指長江,河特指黃河

古稱四瀆,是中原最有名的四大水系。

江、河、淮、濟。

今天,長江、黃河、淮河都還在,濟水哪裡去了呢?

大家有所不知,濟水河,在清朝咸豐年間,因黃河的決堤改道,被黃河借道入海,從此濟水便從地球上消失了。

從這幅地圖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古黃河的入海口在現在天津河北一帶的渤海灣,而如今入海是在原先濟水的山東境內。

河與江的差別

這兩個字的區別,在於“工”與“可”。

其實,在古代造字的過程中,工的字形原有巨的意思,所以有大的意味。

大水為江,大木為槓,大貝為貢,大蟲為虹。

所以,古人造字“江”者,是寓意長江的浩瀚無垠。

而可是歌者,是讚歎。所以黃河的雄奇,令人讚歎,嘆水為河,嘆土為坷,嘆,而嘆山為阿。

所以,古人造字“河”者,是寓意黃河的雄險,令人驚歎的恢弘!

至於後人所說的江入外海,河入內海,都是今人的附會罷了。

中國的文字,韻味奇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