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持續調整,6月來521家公司獲高管增持 績優低估值股有「錢景」

6月以來,隨著A股市場加速震盪調整,上市公司高管頻繁出手增持自家股票,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20日,自6月以來已有521家上市公司獲得自家高管增持,淨增持金額超85.53億元。

對此,專業人士表示,上市公司高管的增持行為能更好地反映其對公司未來前景的預期,對投資者而言具有較好的參考價值,投資者可關注其中的在估值較低、中報業績大幅增長個股。

A股持续调整,6月来521家公司获高管增持 绩优低估值股有“钱景”

海航基礎獲9位高管增持

海航基礎8月19日晚間公告,公司董事長黃秋、副董事長張祥瑞、董事會秘書夏建豐等共計9位董事及高管計劃未來3個月內,通過自有或自籌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合計不低於2850萬元,不超過3300萬元。

同時,海航基礎表示,公司董事及高管增持,主要是基於對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堅定信心和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

不過,海航基礎公司高層集體拿出真金白銀的增持似乎並未得到市場認可。8月20日,海航基礎大幅低開低走,盤中幾度觸及跌停,最終收盤報6.04元/股,跌8.48%。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由於重組失敗,海航基礎自8月14日復牌之後,連續走出5個跌停。也就是說,在6個交易日裡,海航基礎股價跌去了39.8%,市值蒸發近159億元。

521家公司6月來獲公司高管增持

事實上,像海航基礎的高管們願意拿出真金白銀增持股票以提振市場信心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數,尤其是6月以來,隨著A股市場加速震盪調整,上市公司高管更是頻繁出手增持自家股票。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20日,自6月以來已有521家上市公司獲得自家高管增持,淨增持金額超85.53億元。

記者根據wind統計數據分析發現,隨著市場的持續調整,醫藥生物、機械設備、汽車、輕工製造、計算機的行業的高管紛紛出手增持。其中,機械設備行業數量最多,59只個股獲得公司高管增持;化工、醫藥生物行業緊隨其後,獲得公司高管增持的個股數量均為52只;另外,輕工製造、汽車、計算機、電子等行業獲得上市公司高管增持個股的數量均超過20只。

從個股來看,鴻特科技目前獲得高管增持金額最高。自6月以來,鴻特科技已獲高管張林、葉衍偉兩者累計增持共511.43萬股,累計增持金額3.53億元;信邦製藥、吉艾科技緊隨其後,分別獲得公司高管增持3.51億元和3.23億元。

此外,華策影視、三愛富、恆為科技、塞力斯、華邦健康、康尼機電、泛海控股、華體科技、拉芳家化、順絡電子、得潤電子、美晨生態、捷成股份等個股或公司高管增持金額均超過1億元;泰豪科技、華夏幸福、*ST椰島、三一重工、勝宏科技、長鷹信質、海南瑞澤、曠達科技、亞廈股份等個股6月以來均獲得高管增持金額超過5000萬元。

超7成個股上半年業績實現正增長

同時,wind統計數據顯示,6月份以來高管淨增持的這些公司中,截至8月20日,有196家發佈了2018年中報,披露率達37.62%。整體來看,這些企業業績表現良好,152個股上半年業績實現了正增長,佔比77.55%。其中,魯億通、美年健康、*ST安泰、飛凱材料、新潮能源、合肥城建、當代明誠等38只個股今年上半年淨利潤增幅均超過100%;三維股份、華仁藥業、嶺南股份、南鋼股份、匯中股份、凌鋼股份23只個股今年上半年淨利潤增幅均在20%以上。

其中,魯乙通是上述公司中業績增長速度最快的,今年上半淨利潤增長近20倍。8月14日,魯億通公佈半年報,2018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淨利潤為20682.9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82.43%。對於業績大增,魯乙通表示主要是因成功收購與原有主業有協同效應的昇輝電子,雙方業務相互帶動。而在業績大增的同時,魯億通獲公司高管高春毅增持了5000股股份,增持金額為10.39萬元。

此外,美年健康、*ST安泰、飛凱材料緊隨其後,今年上半年增利潤分別為998%、767.38%和542.43%。

績優低估值個股可關注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高管在增持公司股份以彰顯其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但是,截至8月20日收盤,上述196只個股中,有184只個股自6月以來股價出現不同程度下跌,也就是說,多數高管在增持自家公司股票之後均面臨著不同程度的賬面浮虧。

三棵樹的董事長洪傑目前的賬面浮虧最多。wind統計數據顯示,6月份以來,洪傑累計增持了三棵樹2068.01萬股股份,但受股價持續下跌影響,其截至8月20日收盤,其面臨的賬面浮虧合計2.25億元。其次是康尼機電的高管廖良茂,其6月份以來增持1739.51萬股股份,目前浮虧金額為9317.95萬元。

此外,中通國脈的周才華、塞力斯的溫偉、恆為科技的張詩超、吉艾科技的徐博、華策影視的傅斌星等目前面臨的賬面浮虧均超1000萬元。

“上市公司高管增持一般而言主要是為了穩定公司股價、提振市場信心,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股價,不過,由於整個A股市場行情的低迷、部分高管增持金額較少以及公司業績表現不佳等原因,多數上市公司在高管增持之後股價反而沒有激起多大的水花。”大同證券國際理財師田暉,在接受重慶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同時,田暉表示,上市公司高管對自家公司的經營管理、盈利能力掌握得更為全面,同時高管增持所耗費的資金多數來源於其自身,因此,高管們的增持實際上能更好地反映其對公司未來前景的預期,對投資者而言具有較好的參考價值。但是,投資者還是要注重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可關注在此輪持續下跌中估值較低、中報業績大幅增長的獲高管增持的個股。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方朝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