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微故事」第67本调解日记~

「人物微故事」第67本调解日记~

这已经是查宝海第67本调解日记了

翻开日记

密密麻麻的记满了他调解的每一起案件

这些日记

写满了民生、写满了平安

……

「人物微故事」第67本调解日记~

这些日记的主人

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人物微故事」第67本调解日记~

人物名片

「人物微故事」第67本调解日记~

查宝海

1969年出生

1988年参加工作

现任宣城市广德县司法局

誓节司法所所长

// 所获荣誉

2010年,荣获宣城市“司法行政工作先进个人”。

逝者已逝 不能再让生者流眼泪

2015年底,程某钓鱼时,因抛甩鱼竿触碰到空中的10千伏高压电线,致当场死亡。

事发后,供电公司认为程某的死亡是其个人过失行为,与供电公司无关。程某家属情绪激动,认为当地供电部门未履行警示义务,要求其赔偿,矛盾一触即发!

接到消息,查宝海立即赶到现场,同时向上级报告,启动非正常死亡处理预案机制,成立专门调解小组,全力化解矛盾纠纷。

「人物微故事」第67本调解日记~

查宝海一方面安抚程某亲属,防止矛盾激化,另一方面耐心做双方的思想工作。从法理、情理和事理三个层面讲解、分析,分别与双方进行沟通,阐明各自的问题和责任。

调解工作一直进行到深夜,经过多次协商、沟通,双方终达成协议。供电公司作为涉案高压电输电线路的经营者,且未在明显位置设置警示牌,对程某的死亡承担一定的过错责任,赔偿了程某家属各项损失共计23万余元。

查宝海中日记里写道:

最不想调解死亡案件,不管怎么调解,人死都不能复生。我只能尽我最大的努力,保护他们最大的利益,安慰生者,告慰死者。逝者已逝,不能让生者再流泪。

「人物微故事」第67本调解日记~

谢谢您 要回了我家一年的生活费

“请问,是查所长吗?”一名操着四川口音的男子找到了查宝海。由于男子方言难懂,查宝海与男子的沟通并不顺利。男子显得有点紧张,查宝海给他倒了杯水,笑着拍拍他的肩膀:“别着急,慢慢说。”

原来,男子姓刘,年前经人介绍从四川来到誓节镇一个工地打工,可是工地完工很久了,老板余某却一直拖欠工资不发。“听说司法所可以帮我们要回工资,所以我想来找你帮帮我。”

事情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可是再一细问,刘某只能提供老板余某的电话,既没有工作证也没有工资条更别提劳动合同,根本无法证明自己在余某的工地上工作过。

「人物微故事」第67本调解日记~

看着刘某晒得粗糙黝黑的脸和眼中的期望,查宝海说:“放心,只要情况属实,我们一定帮你要回工资。”

查宝海没有先联系包工头余某,因为按照他以往的调解经验,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欠薪人都不会承认欠薪的,他先去刘某工作的工地附近走访周围的住户,看看是否有人认识刘某。

功夫不负有心人,附近一个便利店老板认出了刘某,同时通过走访查宝海还得知附近也有村民当时也在这个工地上务工,并且能证明刘某也在工地上打过工。案情到这里已经基本上清晰了,查宝海打通了余某的电话。果不其然,电话里余某根本不承认欠薪的事实。

早有准备的查宝海将证据一一列明,证据凿凿,堵得余某一句话也说不出。最终余某承认了欠薪的事实,并承诺尽快支付。春节前,刘某拿到了1万多元的工资,他再次来到司法所找到查宝海:“查所长,真的太感谢您了!这笔钱对我们一家来说是一年的生活费,全家都指望这个过年呢!”

查宝海在日记中写道:

现在大多数农民工在工地务工的时候,缺乏法律意识了,不知道留有证据保护自己,这样每次讨薪之路都特别难。我以后要加大对农民工的法律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大家的维权意识。农民工,挣点钱不容易!

「人物微故事」第67本调解日记~

查宝海总结了多年调解工作经验,创出“六心”调解法。查宝海说,想要做好人民调解工作,要有一颗“热心”,排查矛盾要“细心”,受理纠纷要“诚心”,教育当事人要有“耐心”,帮人排忧解难要有“真心”,提供意见要有“公心”。

「人物微故事」第67本调解日记~

30年的调解路

他从青春走到了华发

他调解了近2000件矛盾纠纷

调解成功率达98%

留下了60余本、近20万字的调解笔记

即将退休的查宝海说

“一条‘永远不老’的‘人民调解路’

只要还有力气 我将一直走下去”

……

供 稿:宣城市广德县司法局

作 者:汪 涵 暮 色

编 辑:张甜甜 吴一然

「人物微故事」第67本调解日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