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興衰,原來和天氣有關

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

夏商,西周,秦漢,唐宋,元明清。多少個朝代更迭。那麼問題就來了,你知道中國朝代更迭存在什麼規律嗎?

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奠基人竺可楨,在 1972 年發表的「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中,將過去 5000 年的氣候變化大致劃分為4 個溫暖期和 4 個寒冷期。

令人感到驚奇的事,中國幾個關鍵的歷史時期都與冷暖期的更替有很大的關係。

一首蘇軾詠杏的詩句

中國興衰,原來和天氣有關

第三句關中無梅便可看出宋朝氣溫下降。

而之前的朝代北魏孝文帝拓跋弘遷都洛陽就是因為洛陽常年溼潤,氣候適宜。

之後的唐朝更是不僅都城長安冬天沒冰沒雪,唐開元 19 年,揚州甚至出現雙季稻的記載,

中國興衰,原來和天氣有關

竺可楨

竺可楨曾研究了中國近5000年來的氣候變化,發現有多次變化,溫度較高為溫暖期,溫度較低為寒冷期。推測總結出了了如下的推測表

中國興衰,原來和天氣有關

從以上寒冷期與溫暖期的週期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溫暖期一般建立了強大的中央政權,此時國土面積廣大。寒冷期則漢人政權實力大打折扣,邊疆少數民族“興盛”,來自外族的壓力很大。

歷史上中國寒冷期都有強大的北方政權南下侵略,例如匈奴、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滿等。

北方大草原上主要靠遊牧為生當寒冷期事他們的收入減少便南下侵略,元朝,清朝便是兩次寒冷期的重要時期。

中國興衰,原來和天氣有關

距今5000年是溼潤和乾旱交替,但逐漸呈現乾旱的趨勢,這裡麵人為的因素是很大的,但是隨著生產力的發生展人口的增多,不可避免帶來跟多的環境破壞。

中國興衰,原來和天氣有關

印度人口

中國人口在古代佔世界的比例從漢代的7%到清末佔世界33%,直至計劃生育前也是穩定在30%左右

而現在中國的人口已經跌至佔世界19.7%。

在不久的將來人口將超過中國

在座的觀眾,你覺得中國的以前的計劃生育政策對中國的未來發展有利還是有害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