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识丨关于“兔狲”的10个呆萌真相

下面将登场的是冷知识第一萌物——兔狲(Otocolobus manul)。

兔狲是一种小型野猫,以其与众不同又讨人喜欢的外表闻名,斗大的圆盘脸、矮胖的身子和蓬松的毛皮让它看起来像个小绒球。

不过,你以为第一萌物就只有漫无边际的大脸这一个卖点吗(藏狐表示不服)?一起来看看它们还有哪些你不知道的萌点吧!

1. 它们也被称为“蒙古山猫(manul)”

中文别名还有羊猞猁。兔狲的英文名pallas’s cat得名于德国博物学家彼得·西蒙·帕拉斯(Peter Simon Pallas)(译注:帕拉斯的猫?这位博物学家你好霸气!)。

帕拉斯1776年时将兔狲归入了猫属,并命名为Felis manul,其中“manul”一词源于蒙古语的“小山猫”。它现在的学名“Otocolobus”则源于希腊语,意为“长着丑陋耳朵的”。

由于兔狲浓厚的毛皮、矮胖的身材和扁平的脸,帕拉斯甚至错误地认为它是波斯猫的祖先。

冷知识丨关于“兔狲”的10个呆萌真相

“你们两脚兽才长着丑陋的耳朵!!!”

2. 蓬松的毛皮让它们看起来大了几号。

由于体型矮胖,又长着长而密的毛,兔狲看起来比较大。而实际上,它们与家猫的体型差不多,体长最大达26英寸(约66厘米),其中尾长8-12英寸(约20-30厘米),体重也仅有10磅(约4.5千克)左右。

冷知识丨关于“兔狲”的10个呆萌真相

“再说一遍,我不是胖!是毛长!”

3. 它们有着与众不同的瞳孔。

与其它猫不同,兔狲眼睛的瞳孔收缩时呈圆形而不是竖条状。

冷知识丨关于“兔狲”的10个呆萌真相

“瞪谁谁怀孕!”

4. 它们对居住环境特别挑剔。

兔狲生活在中亚地区,范围从伊朗西部到中国西部。它们喜欢居住在寒冷干燥、布满岩石的草原上,栖息地的海拔高度可达到15000英尺(约4.6千米)。

冷知识丨关于“兔狲”的10个呆萌真相

在尼泊尔野外拍摄到的兔狲

5. 它们有着猫科中最厚的毛皮。

兔狲肚子和尾巴上的毛大约是背上和体侧毛的两倍长,这大概是为了它们在雪地里捕食的时候保暖。毛的长度和密度会随季节变化,它们的毛大衣在冬天会更长更密。

兔狲的毛色会根据季节改变。

在冬天,它们的毛色更苍白,花纹也较少;而在夏天,它们就会换上布满条纹的赭色花毛衣。它们的尾巴上有黑色的毛圈,额头上有圆形的黑点点,两条黑色的条纹从眼角延伸到脸颊。

因为有着白色的毛尖,它们的皮毛看上去像盖了一层霜似的银光闪闪。

冷知识丨关于“兔狲”的10个呆萌真相

“我肚皮上的厚毛可不是为了卖萌的哼!”

6. 它们都是孤独帝。

兔狲喜好独居并有很强的领地意识,雌性和雄性都会用气味来标记领地。在蒙古,雌性的领地范围为7.4-125 km2(平均为23 km2),雄性为21-207 km2(平均为98 km2)。

它们白天会躲在洞穴、岩缝或是其它动物挖好的地洞中,到黄昏时才出来捕食。

冷知识丨关于“兔狲”的10个呆萌真相

“都给我滚远一点啊!”

7. 它们的发情期非常短。

雌性兔狲的发情期只有26-42小时,比大部分猫科动物都要短。它们在2月到3月时进行交配,雌性兔狲的妊娠期为66-75天,一窝可以生2-6只幼崽。

小猫长到四个月大时,就开始和母亲一起外出捕猎了,六个月大时就可以长到成年兔狲的大小,而10-11个月就达到性成熟,可以进行繁殖了。

冷知识丨关于“兔狲”的10个呆萌真相

小时候就很霸气的兔狲幼崽。

8. 它们是伏击的捕猎者。

兔狲会利用矮草丛和岩石地形作为掩护跟踪猎物,或是等候在地洞口,在里面的动物出来时突然袭击。

它们主要猎食鼠兔以及其它的一些小型啮齿动物和鸟类,偶尔也会吃吃虫子。

冷知识丨关于“兔狲”的10个呆萌真相

“我是草原捕鼠能手哦!”

9. 它们是不善奔跑的小短腿。

兔狲圆滚滚的身体让它们跑不起来,所以当它们被追赶时,只能跑到大石头下面或者石缝里躲起来。

冷知识丨关于“兔狲”的10个呆萌真相

“你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10. 它们能发出多种声音。

除了和其它猫一样能发出咕噜声,兔狲兴奋时会像小狗一样吠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