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逐鹿,2018 醫療雲爭奪戰拉開序幕

巨頭逐鹿,2018 醫療雲爭奪戰拉開序幕

隨著「互聯網+」以及傳統行業信息化轉型的不斷推進,我國雲服務產業迎來了黃金髮展期。對於醫療行業而言,分級診療、多點執業等政策的推進以及其內部的成本控制需求,由傳統數據中心向虛擬化和雲端化也成為了傳統醫院所尋求的轉型方向。

巨頭逐鹿,2018 醫療雲爭奪戰拉開序幕

早在 2015 年,雲服務商與傳統醫療信息化軟件公司也嗅到商機,意欲發展醫療雲業務。然而醫療雲對兩者而言都存在受限之處:傳統醫療信息化公司缺少雲基礎設施支撐;雲服務商也無法獨自攻克與醫院系統對接這一搭建醫療雲最大的難點。兩者抱團取暖形成優勢互補,也有利於雙方減少試錯成本,快速進行醫療雲佈局,佔領市場。所以雲服務商與醫療信息化公司的結合也是目前我國醫療雲市場的主要發展形式。

2018 年,醫療雲市場經歷了三年的發酵,這些雲服務廠商在該領域再次蠢蠢欲動。

金山雲最早佈局醫療雲,發佈 CloudHIS 接入 AI 技術

國內第一家佈局醫療雲的雲服務商是金山雲。

2015 年,金山雲和北大醫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出的醫療混合雲解決方案——智醫雲,並在北大人民醫院落地實施,跨出了醫療雲佈局的第一步。

2018 年 7 月,金山雲發佈 CloudHIS,面向基層醫務工作者、居民和管理者三類用戶提供一體化雲服務。在聯通上級醫院資源的同時,金山雲 CloudHIS 支持藉助人工智能技術,通過遠程醫療手段,引進醫生集團、專家協會等優質醫療資源作為有效補充,提供遠程醫療解決方案。

巨頭逐鹿,2018 醫療雲爭奪戰拉開序幕

金山雲 CloudHIS 服務網絡

騰訊

與東華軟件深入合作,聯合發佈「一鏈三雲」戰略

騰訊與東華軟件於 2017 年年末開始在醫療、金融、智慧城市、公安等領域的多個層面展開戰略合作。在與東華軟件展開合作的半年之後,今年 5 月,騰訊 12.66 億人民幣入股東華軟件,東華軟件提供應用軟件開發、計算機系統集成以及信息技術服務能力和資源,結合騰訊雲及其關聯方在基礎雲計算服務能力,雙方在產品和解決方案打造、商務渠道拓展、項目交付實施、項目運維服務等方面開展全面深入合作。

其中在醫療信息化方面,東華軟件整體實力處於行業前列,東華軟件也是騰訊雲醫療信息化解決方案的戰略支點。今年 7 月,騰訊與東華軟件全資子公司東華醫為聯合發佈面向醫療大健康行業的「一鏈三雲」戰略:健康鏈、衛生雲、醫療雲、健康雲和六大聯合解決方案。

巨頭逐鹿,2018 醫療雲爭奪戰拉開序幕

「一鏈三雲」戰略架構

阿里巴巴

入股衛寧健康,打通大健康業務體系

而繼騰訊投資東華軟件之後,阿里也展開動作,6 月 4 日晚間,衛寧健康發佈公告稱,阿里旗下螞蟻金服子公司上海雲鑫擬收購衛寧健康 5% 的股份。

其實阿里這步棋也始於 2015 年。

當時雙方已經認識到在開拓市場和創新服務方面相互存在較大的互補性,共同認為建立長期性、戰略性的合作關係,有利於雙方在健康服務業和醫藥衛生信息服務領域的拓展,有助於提升各自的運營空間和營運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有助於實現未來市場的擴張。

巨頭逐鹿,2018 醫療雲爭奪戰拉開序幕

阿里雲大健康業務全景

阿里經過與衛寧健康多年的合作也形成了醫療管理、移動醫療、醫療大數據、醫藥流通等醫療雲服務鏈條。

除了上述的金山雲、騰訊和阿里之外,2018 年,華為、金蝶等雲服務供應商也紛紛在醫療雲業務上展開行動。

巨頭逐鹿,2018 醫療雲爭奪戰拉開序幕

為什麼醫療雲在 2018 年受到了更多重視?

儘管雲服務商在 2015 年便開始佈局醫療雲服務,但是醫療雲早期的推廣卻不盡人意。原因在於幾年前雲計算的市場教育並不像如今這樣相對上更加完善,同時患者數據的高隱私性以及長時間積累的行政數據洩露風險都造成醫院對於醫療上雲持消極態度。

而 2015-2018 的三年間,「互聯網+」與大數據的發展倒逼傳統行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從醫院本身上來看,其原有 IT 基礎架構也逐漸出現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醫院所產生的海量數據極速增加,影響了數據讀取效率,在數據中心運維成本上也造成了極大的消耗。

同時在大數據時代,醫療海量大數據具有極高的潛在價值,醫療大數據分析可以為臨床科研、精準醫療、藥物研發乃至醫院的精細化運營帶來極大的推進,這都需要雲計算參與至其中。

從雲服務商角度來看,同醫療信息化服務商三年的探索與磨合,醫療雲相關服務體系更加完善,災備能力及安全性得到進一步提升,在雲上也開發了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一系列行業應用。雲服務商在完善服務增加新的變現點的同時也激發了傳統醫療擁抱新興技術的興趣。

關鍵性的推進作用還是在於政府。醫療資源的分配不均與浪費促使我國在醫療領域的改革更加頻繁,分級診療也成為了我國近兩年醫改的關鍵突破點。

2017 年 4 月,國務院發佈《關於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全面推動分級診療落地。今年 4 月,國務院發佈《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正式承認「互聯網+醫療」的合規性之後,再次提到鼓勵醫聯體利用互聯網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推動分級診療發展。

分級診療的推進的關鍵一環在於信息互通,這對醫院信息化由單中心架構到中心向多院區輻射的轉型帶來了極大的挑戰,醫療上雲也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案。

巨頭逐鹿,2018 醫療雲爭奪戰拉開序幕

對於政府而言,基於以雲計算技術架構構建的區域醫療信息系統除了能夠開展分級診療、遠程問診、健康管理等工作之外,區域醫療信息共享還可以加大醫保控費力度,為醫保治理減輕壓力。

近幾年雲服務競爭加劇,雲服務商紛紛採用降價的策略維持市場佔有率,各行各業的信息化轉型也成為了各大服務商的突破口。

經歷了三年的市場教育,2018 年醫院和政府的醫療雲建設需求釋放也為雲服務商帶來了搶佔醫療雲市場的最佳時機,一場圍繞著醫療雲展開的爭奪戰正式拉開序幕。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