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迎丨經濟學中的利益和理念

本文選自張維迎教授著作《理念的力量》第一節內容,若想觀看更多內容,請觀看紙質版圖書。

張維迎丨經濟學中的利益和理念

人們是通過觀念來理解自己的利益的,而人的認識有限,觀念可能發生錯誤,這樣的話,他們就會做出對自己不利的決策。經濟學家的任務就是通過自己的研究改變人們的觀念,使人們能更好地認識到自己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人類觀念的進步一定是從少數人開始的,如果不能對少數人的思想給予真正的寬容,我們的社會不可能有真正的進步。

經濟學一般被認為是研究利益的,經濟學家認為人的行為是由利益支配的,理性人知道自己利益之所在,每個人追求自己的利益,所有的行為都可以用“利益”給出合理的解釋,這是我長期以來在經濟學中學到的東西。但我一直有一個困惑:如此一來,我們為什麼需要經濟學家?就是說,既然有沒有經濟學家,這個世界上每個人行為都是一樣的,既不更好也不更壞,那我們要經濟學家幹什麼?如果經濟學家不能夠使這個社會變得更好,那麼我們使用社會資源所做的這些事情可能就是沒有意義的。

這樣一個經濟學的假設,事實上也沒辦法解釋人類為什麼犯那麼多的錯誤,包括為什麼在那麼長的時間內,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選擇了一種經濟制度,這個經濟制度被稱為“計劃經濟”,它給生活在這個制度下的人帶來了多重的災難。我們甚至沒辦法解釋經濟學內部的一些基本問題,例如按照理性預期學派的觀點,任何預期到的經濟政策是不會起作用的,但假如這樣想的話,每一個政府官員也應該有理性的預期,如果他們預期到政策不會起作用,他們為什麼還要制定政策呢?這也是我長期以來的一個困惑。

過去幾年,我越來越認識到,支配人的行為的不僅有利益,而且有思想,理念和意識形態。也就是說,人們選擇做什麼,不僅受到利益的影響,也受到他們相信什麼,不相信什麼的影響。或者更準確地講,人們是通過觀念來理解自己的利益的,而人的認識有限,觀念可能發生錯誤,這樣的話,他們就會做出對自己不利的決策。

張維迎丨經濟學中的利益和理念

這當然並不是我自己的新觀點。事實上,兩百多年前,英國啟蒙思想家、經濟學家大衛·休謨就講過,儘管人是由利益支配的,但利益本身以及人類的所有事務,是由觀念支配的。凱恩斯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話,他說。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的思想,不論它們正確與否,都比一般所想象的更有力量。

的確,世界就是由它們統治的。實用主義者自認為他們不受任何學理的影響,其實他們經常是某個已故經濟學家的俘虜。自以為是的當權者,他們的狂亂想法不過是從若干年前某個拙劣的作家的作品中提煉出來的。我確信,和思想的逐步侵蝕相比,既得利益的力量被過分誇大了······或遲或早,不論好壞,危險的東西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

我們也知道,和凱恩斯站在完全不同立場上的另一位著名經濟學家米塞斯講過這樣的話。人所做的一切,是支配其頭腦的理論、學術、信條和心態之結果。在人類歷史上,除開心智之外,沒有一物是真實的或實質性的。“一般認為,社會學術的衝突是由於利益集團的衝突。如果這種理論成立,人類合作就沒有希望了。米塞斯還說。沒有思想的行動和沒有理論的實踐,都是不可想象的。”

人的行動受各種意識形態的指導,因而社會和社會事物之任何具體秩序皆某種意識形態的結果,任何現存的社會事物都是現存的某種意識形態的產物。在某一社會里會出現新的意識形態並可能取代舊的意識形態,因而改變社會制度,但是社會總歸是秩序和邏輯上事先存在之意識形態之產物,行動總是受觀念的引領,它將預先考慮好的事務付諸實施。。

我引證這幾位偉大的學者的話只是說明一個問題,人類的行為不僅僅是受利益的支配,也受觀念的支配。也正因為這樣,好多出於利益的行為經常打著觀念的旗號。

如果我們承認這一點,經濟學家就大有用武之地。簡單來說,人類的進步都來自新的思想、新的理念。經濟學家的任務就是通過自己的研究改變人們的觀念,使人們能更好地認識到自己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比如說,我前面提到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在那麼長的時間內選擇了那麼一個糟糕的計劃經濟制度,並不是由於人們不在乎他們的利益,而是因為他們不明白他們的真正利益之所在。他們以為計劃經濟可以給他們帶來最大的利益,而我們現在知道,實際上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理念。正是這樣一個錯誤的理念,導致了我們人類歷史上巨大的災難。

張維迎丨經濟學中的利益和理念

經濟學家從很早開始,其實就在從事這樣的工作,亦即改變人的觀念。兩百多年前,亞當·斯密讓我們認識到市場是人類最有效的合作制度,如果我們有真正的私有財產制度和充分的競爭的話,人的自利行為對社會本身並不是一件壞事。中國經濟學家過去三十多年對社會或者說民眾做出的主要貢獻,就是讓中國人開始接受兩百多年前亞當·斯密已經提出來的市場經濟的理念。中國經濟學家使我們破除了對人民公社的迷信,破除了對計劃經濟的迷信,使我們不再相信鐵飯碗、大鍋飯的平均主義制度是一個好制度。

中國經濟學家也使民眾相信,自由競爭、自由價格、私有產權、企業家精神,這些對任何經濟的進步都是不可或缺的,由此才推動了我們的改革,使得中國經濟取得了飛速發展。

經濟學家要完成這樣一個任務,就必須有真正的獨立的精神,因為正如米塞斯所講的,儘管人類可以合作行動,但是人類只能個人思考,社會不會思考,人類的新思想總是從少數人開始的。或者可以這樣講,我們之所以說一種觀念、一種思想是新的,就是因為它是絕大多數人所不認同的,大多數人是根據已有的傳統的思想在思考。

米塞斯曾經談到,信仰普通人並不比信仰上帝、僧侶和貴族的超然天賦更有根據,民主保證的是一個依靠大多數人之願望和計劃的政治制度,但它並不能防止多數人成為錯誤觀念的犧牲品,從而選擇不當的政策,最終不僅無法達到目的,還會招致災難。大多數人也可能犯錯誤並毀滅我們的文明,好事不會僅靠它的合理性和有利就能成功,只有當世人最終採納並支持那些合理而又可以實現目的的政策時,我們的文明才會增進,社會和國家才能使人更加滿意。

所以,經濟學家只有在他保持獨立的精神,保持一顆真正自由的心的時候,他提出的觀點才是值得重視的,他才有可能對人類的進步做出貢獻。在經濟學裡,有一個很重要的思想是關於壟斷的,在法律上有一部很重要的。我曾發表了一篇文章,認為反壟斷所反的東西很多是真正的競爭,之所以會這樣,其實與經濟學家對競爭和壟斷的錯誤定義有關。我也說過,我們真正需要反的壟斷只有一種,這就是政府強加的壟斷,因為自由競爭不會產生持久的,真正的壟斷。

但我這裡要特別講到一個壟斷,我們必須反,這就是思想的壟斷,也就是有一種思想要主導一切,要統治一切,使我們沒有辦法去跟它競爭,沒有辦法提出跟它不一樣的思想。我認為這種思想的壟斷對人類的損害是災難性的,因為它阻礙了新思想的出現,也就是阻礙了人類文明

發展和進步的星火。任何時代只要思想是自由的,人類就會取得更大的進步,如果思想是不自由的,人類前進的腳步就會停滯。今天,我們確實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好在即使生活在不自由世界的人,仍然可以享受自由世界所創造的技術、觀念。這是經濟的全球化和互聯網給我們帶來的好處。

但我們始終不應該忘記,人類觀念的進步一定是從少數人開始的,如果不能對少數人的思想給予真正的寬容,我們的社會不可能有真正的進步。中國歷史上有很好的例子說明這一點。兩千多年前,在孔子生活的那個時代,孔子的思想並不被各國的君主所認同,甚至也不被普通老百姓所認同,所以他周遊列國如喪家之犬,當他掉在陷阱裡的時候,一位老農民說他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還談得上什麼夫子。但幸運的是,當時各國的君主並沒有封殺他的言論,所以他的思想仍然能夠傳播開來,最終成為中華文化的基石。後來到了秦始皇的時代,出現了"焚書坑儒。由此導致了巨大的災難。我們理應記住這段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