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中央執行部門功能介紹:原來「郎中」不僅是看病的醫生!

上篇文章已將唐代中央宰相制度做了介紹,有朋友看了後,希望把其他部門再寫寫,本文就把六部和九寺、五監向大家略作說明,唐代的監察體系比較複雜,此文暫不贅言,留待後續。

名稱與次序的變化

魏晉南北朝時期,尚書省所轄部曹數額尚不固定,時或五或六,不相統一。隋朝統一南北後,定尚書部曹為六部,六部名稱為吏部、禮部、兵部、都官、度支和工部。其後,又改都官為刑部,改度支為民部。唐朝建立,沿襲隋制,定六部名稱與次序為吏、禮、兵、民、刑、工。唐太宗時,改六部次序為吏、禮、民、兵、刑、工,把民部提前了。唐高宗時,避李世民諱,改民部為戶部。武則天執政,定六部次序為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名稱在唐代隨著三省名稱的變化也多次變化。
唐代中央執行部門功能介紹:原來“郎中”不僅是看病的醫生!

尚書省所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每部各轄四個職能司,其中都有一個與本部同名的司,這個司被稱為本司,也稱頭司或子司。六部共轄二十四司,分掌國家行政。各部設尚書為部長,侍郎為副部長;各司設郎中為司長,員外郎為副司長。

六部職能如圖所示
唐代中央執行部門功能介紹:原來“郎中”不僅是看病的醫生!

九寺五監

​九寺五監亦屬唐代中央政府的行政職能機關。九寺系由秦漢的九卿經魏晉南北朝的動盪演化而來,五監繫由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諸監演化而來。
唐代中央執行部門功能介紹:原來“郎中”不僅是看病的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