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天高效”保送”下的富士康 是在画圈还是画饼?

在争议和质疑声中,富士康刷了多个纪录,36天闪电过会。这家被誉为“独角兽”的代工巨头,是能够真正支撑起“工业互联网”的蓝图还是虎头蛇尾?

36天高效”保送”下的富士康 是在画圈还是画饼?

富士康是一家靠做代工起家的企业,然而由于利润率过薄等原因,富士康不想在做代工企业了。他想要做别的,就是人们常说的企业转型。毫无疑问,富士康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一方面,做代工遇上了天花板,发展不上去了;另一方面,富士康想摆脱上游企业对其控制和摆布。这也正是富士康的尴尬和无奈。

富士康像众多遇到困难的企业一样,在没有很好出路的情况下,乐于谈未来。富士康提出的转型目标是构建工业互联网企业。不过工业互联网目前大多还处于勾画蓝图和构建阶段,并没有真正落地。

在争议和质疑声中,富士康刷了多个纪录,36天闪电过会。这家被誉为“独角兽”的代工巨头,是能够真正支撑起“工业互联网”的蓝图还是虎头蛇尾?

智造还是制造?

富士康股份在招股书中说,其拟募集273亿元打造的智能制造八大平台,其中智能制造领域涉及的募投资金就达到了173亿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63%。

那么,我们来看看富士康的智能制造产业是否已经搭建起来,或者有成熟的平台,能否支撑其大工业互联网的野心。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公司也就是这次上市的主体富士康股份,真正成立时间仅有不到3年。不过通过与鸿海系的一系列资本运作,目前富士康股份旗下境内外子公司已达60家,且结构复杂、关联交易多,这为日后富士康上市后的关联交易埋下隐患。

与此同时,从公开信息来看,富士康目前尚未在智能制造等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有什么建树。

虽然富士康股份的招股书从头到尾几乎未提到“代工”。但从其招股说明书上来看,苹果、亚马逊仍是富士康股份主要客户之一,存在不稳定性。目前苹果等厂商在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和前景并不乐观。一旦这些大客户出现萎缩,富士康股份势必将受到影响。

36天高效”保送”下的富士康 是在画圈还是画饼?

这次富士康股份募集资金重点投资的八个领域包括: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智能制造新技术研发应用、智能制造产能扩建等。

实际上,富士康股份这次投资的重心还是在手机制造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富士康在招股书中提到一句话:其余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等项目的实施不仅会提高公司技术水平、研发实力和生产效率,也有助于缓解富士康股份所面临的用工难以及人力成本上升等问题。

我们再来看看富士康背后的“代工帝国”鸿海精密,从谋求转型开始,其就在寻找新的市场风口。收购诺基亚、夏普部分资产,做电商,进入汽车产业、网约车,投身云计算,投资创新工场,涉及区块链,似乎哪里火爆哪里就有鸿海系的身影。

但是从其财报上看,鸿海精密智能产业的比重并不大,且大笔投入的新业务几乎没有在业绩上见效。鸿海精密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鸿海精密营收为1.08万亿元新台币,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然而鸿海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39%,出现9年以来的最大降幅。当前富士康的净利率也不足5%,2017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长属偏低水平。鸿海系整体转型的成效并不明显。

“血汗工厂”标签如何摘?

人们对富士康似乎有一种误解。目前,富士康为高科技企业代工,外界就有一种印象:富士康是一家高科技企业。不过,从目前富士康的员工组成比例来看,富士康还是不折不扣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其在中国的雇工就已超100万。这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太吓人了。

36天高效”保送”下的富士康 是在画圈还是画饼?

而这次鸿海系启用的富士康股份,将其由原名改为富士康,也有提升老富士康高科技企业形象的意味,不过太容易让外界混淆。

过往中,富士康被打上了“血汗工厂”的标签。而富士康要发力智能制造,在引入大量机器人的同时,其必然要面临减员的问题。目前富士康与员工之间的矛盾已经激化。对于这样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能否真正处理好员工的安置问题也是个挑战。一旦处理不好,或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矛盾。

那么,富士康能否真正摆脱代工身份?这恐由不得富士康来决定,目前在整个鸿海系中,代工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对于富士康而言,为其带来巨大营收的代工依旧不能轻易抛弃,要撬动庞大的工业互联网产业也非易事。

36天高效”保送”下的富士康 是在画圈还是画饼?

同时,富士康的代工是整个产业链条中一个利润率极薄的环节。在代工上,富士康几乎无核心竞争力可言。如果富士康不想做代工,那么,以苹果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很快就会找到替身,实际情况也是如此。

若富士康转型成为工业互联网企业进展不顺利,而又失去了代工项目,富士康的麻烦就大了。企业利润下滑,郭台铭该如何向投资者交代?

至于,工业互联网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或许郭台铭也未必能够说清楚。

A股投资风格转换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这次富士康的上市,对A股意义非凡。

富士康只用了36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从申报到获批的全部流程。而其他公司则需要两年的时间才能走完全部审批流程。无疑,富士康创造了A股市场IPO的审批记录。这从侧面反映了独角兽企业上市绿色通道的高效率。也提现了相关部门对加大对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

由此可以断定,海外发行的独角兽企业将以IPO的方式回归A股的序幕正式拉开,此举必将对A股未来的走势,以及投资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

专为科技股回归的即报即审原则取得了成效。随着科技的进步,创新驱动成为了未来经济发展的基础。以实力独角兽为代表的海外上市科技股陆续回归A股市场,必将成为股市炒作的热点和重心。

36天高效”保送”下的富士康 是在画圈还是画饼?

其实,多少年来,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一直比较关注百度、阿里、腾讯、京东等为代表的科技股,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优质股票只能在海外上市,让众多投资者望洋兴叹。投资者只能将眼光放在酿酒行业、房地产行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眼看代表新经济成长公司的高速发展,错过众多良机。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富士康的快速上市,有利于扭转A股过分注重传统产业的风格。中国证券市场将迎来与科技新时代同步发展的机遇,富士康成功登陆A股,也意味着新经济的动力和新蓝筹科技股队伍的不断壮大,拓展了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理念,投资机会增加、投资风格的转换。

新经济成为投资热点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新旧动力转换期。富士康的上市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投资机遇。尤其是,未来将有一大批真正的科技公司的上市,未来的投资热点将围绕以新蓝筹股为代表的新型经济。

富士康的上市将打破证券市场的现有格局,建立新格局。业绩稳定增长的科技公司,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富士康的快速上市体现了国家对有实力科技企业的大力支持,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资本敏锐地察觉到了富士康上市中传递出的非同寻常的信号。顺应发展趋势,资本迅速把握机遇,独角兽科技企业回归A股上市或成潮。

36天高效”保送”下的富士康 是在画圈还是画饼?

毫无疑问,富士康的上市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拉开了新的序幕,投资科技成长股的机遇正在到来。

对于证券市场来说,富士康的上市有非凡意义。但是,目前看来,富士康的未来发展并不容我们乐观。当投资者的热情消退以后,业绩才是资本市场的试金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