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明明很喜欢一个人,为什么遇到了却想躲得远远的?

周小鹏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切一首梁静茹的歌《勇气》!

听完这首歌,相信你就能听到你想要的答案。《勇气》是一首积极向上的情歌,在告诉人们要勇敢的追求自己的爱情!

歌曲表达的意思有三个层面:


一方面歌唱出的是终于做了这个决定;这个决定为什么这么难做?

大家都有自己喜欢的人,都从哪个青涩的时代走过,面对自己喜欢的人,暗恋的人,难免会紧张,在乎,羞涩,所以就害怕面对。因为怕对方知道了,你会不好意思,脸红,惶恐不安等,所以你选择掩饰自己的心意。这是第一层意思,你没有勇气做决定,也没有心里一直说服自己,所以选择躲避。


另一方面,歌中提到面对流言蜚语。

喜欢一个人,或许是喜欢上了一个不该喜欢的人,你没有勇气面对流言蜚语。这种情况很多种,姑且分析一下,不是勿怪,纯属解答。有可能你喜欢的有夫之妇,心中小鹿乱撞却不敢面对,只能躲避。或许你喜欢自己的所谓前辈,有着不同的年纪差别,总之,不在所谓的“主流”喜欢之列,所以你即便再喜欢,也不敢面对世俗,面对家人,面对更多的流言蜚语,所以你选择躲避。



最后,是歌中提到的,最怕你忽然说要放弃。

是的,喜欢有时候显得特别自卑。生怕对方不喜欢自己连朋友都做不得,连幻想,眺望的机会都没有了。暗恋一个人,喜欢一个人的感觉是非常甜蜜的,你想知道他的所有信息,会情不自禁的关注他,试图想走近他的心里,为他欢喜为他忧。但往往当你想到被拒绝的时候,你就会望而却步,所以你宁愿选择躲避。

是的,只要你一个眼神肯定,我的爱就有意义。你虽然心太急,更害怕错过他。所以听首梁静茹的《勇气》,鼓足勇气,也许他心里也在躲避着你。


希望对你的问题有所帮助,我是周小鹏,咨询婚姻恋爱问题,欢迎关注私信小鹏姐姐哦!


周小鹏


我说说我吧!

说实在的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男生,我喜欢就想的太多导致我不敢表达。

例如:我上七年级时,当时也不知整天都想啥了。我竟然忘记了女朋友的名字,当时不在一个班级,她在七一班我在七二班。我管这种隔班谈恋爱叫:隔门蹦。其实五年级和女朋友认识(经身边朋友介绍)隔校谈。当时是晕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结果成功了,主要送自制贺卡的功劳。但是这七年级当时新生报到就见过面。之后军训也见过面,当时是2010年8月23日我们也是第一批接受军训的学生,之后的学生都开始军训了。当时我都记得,只是过了两三个星期就忘了,名字都忘了。同学给我提醒我不知道名字,我当时还不想找我女朋友。他们就说:"人家会看上你"。我说:怎么不会。他们说:"你不去找人家,到时候叫别人抢走了你后悔都晚了"。我说:你们这都逼我了,我是骑虎难下,不过我还真有点害怕。他们说:"快去,快去"。我说中学生守则都忘了。他们说:"忘了就忘了呗,快去"。然后我就去了,头一次下课没见她第二节下课算见面了。我就说你出来一下我有话对你说。她说:"啥话"。我说:我承认我喜欢你。你可以给我说说你叫啥么?芳名。她说:"我叫黄文康你记好了,请的闭上你的眼"。然后我就闭上了眼。她就在我右边脸颊上亲了一口。她就走了。我说:"你咋走了我还没说完,你这人"。她班同学就说:"这节下课没说完下节接着说么"。我说就是。然后回班就说以前有感情基础她还爱我,不过这表白成功就跟吃饭如何不掏钱,答案先交钱后吃饭一样。不过就是证明了她还爱我,证证全等。勾股定理也拿来玩玩。这事也就传开了,他们说:"你真厉害"。我说:不要想太多,就为不让别的男孩抢跑赶紧追,不过要坚持一辈子。











李慧甫


大多人在没有恋爱经验和经历时,都差不多是这样,喜欢一个人,但遇见ta却又不好太靠近,反而不想见ta,遇见ta后都会紧张的心砰砰直跳,这大概就是小鹿乱撞的感觉

其实这是大多数人都会有的表现,因为太过在意对方,所以害怕把自己不好的一面给对方,与其这样还不如在没找到合适的接触方法之前,不与ta接触。而且在与自己喜欢的人接触时,总是表现的不在意,其实是害怕被别人看见,自己对ta和对待别人的态度不同,所以装成不在意的样子,但其实这反而更容易暴露出心虚的,恋爱中的你

其实在恋爱中,我们不必刻意表现出自己的好,去迎合对方,把自己好的一面,自己的特点表现出来,如果还不能吸引对方,就努力学习,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让对方对你产生好奇,并在交往中让ta产生对你的依赖(当然现在社会中无论男女都很独立,所以依赖感往往是检验恋爱是否成功的关键)。当你们无话不谈,发现两个人交流不必再提前准备,或者刻意在乎时,这恋爱就算成功了。

爱要大胆说出来—但说的时机一定要对,不要害怕失去对方,就急忙表白,等两人熟悉后,了解后,再进一步,否则失恋的痛苦有你好受的了哦。

当然在大胆的时候一定不要猥琐(尤其是男生,你不能指望女生帮你操心吧),所以恋爱适合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心急。但更要大胆一点,努力去接触,这样久而久之,ta也会感受你的爱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