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最痴情的女子,只因做了一件无数男人求之不得的事!

古今文学中最痴情的女子,要数《牡丹亭》中的杜丽娘为最甚,她对柳梦梅一往情深,“生可以死,死而后可以生”,可以说爱的死去活来,再有就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她对贾宝玉的爱,是用一生的眼泪,可谓爱的相当辛苦。《牡丹亭》和《红楼梦》一个戏曲一个小说,可以用足够的篇幅来刻画主人公的痴情,这在古诗词中是很难做到的。一来篇幅所限,二来诗词的表现手法不同。

唐诗中最痴情的女子,只因做了一件无数男人求之不得的事!

​诗词一般常用雨、露、云、烟、雾、水、草、花等诸多意象来营造一个意境,渲染一种情绪,虽然着墨不多,但给人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进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能兼有小说、戏曲的叙事手法和诗词的写意手法,这样的诗词极为少见。今天逍遥子跟大家分享的这首晚唐时期词,不但兼有了这种手法,而且还发挥到了极致,把女子的痴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全词如下:

忆江南·梳洗罢

温庭筠(唐)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唐诗中最痴情的女子,只因做了一件无数男人求之不得的事!

词学家唐圭璋先生在 《唐宋词简释》这样评价此词,“此首记倚楼望归舟,极尽惆怅之情。起两句,记午睡起倚楼。'过尽'两句,寓情于景。千帆过尽,不见归舟,可见凝望之入、凝恨之深。眼前但有脉脉斜晖、悠悠绿水,江天极目,情何能己。末句,揭出肠断之意,余味隽永。温词大抵绮丽浓郁,而此两首则空灵疏泻,别具丰神。”

他大概也注意到了词中女子的痴情,但没有说出来,只用“情何能已”一笔带过。我们来逐句分析一下。

首句,“梳洗罢”。“梳洗罢”有两层意思,其一,点明时间,可能是早上起床后,也可能是午睡后,既然想见丈夫的心非常急切,那么早一点出发去等或许更符合情理;其二,刻意点出梳洗,更表现出词中女子的用心和痴情。为什么?“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平时不愿意打扮,不是因为懒、没有沐浴露,而是因为独守空闺没心情,再者丈夫不在家打扮给谁看呢?今天却不同,要去码头接丈夫,所以要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唐诗中最痴情的女子,只因做了一件无数男人求之不得的事!

次句,“独倚望江楼”。一个“独”字、一个“倚”字、一个“望”字,实在太妙,既然是在码头接船,原本不止她一个,人家都接到了回去了,而她要接的人还没来,自然只能独自在那等,“倚”是靠的意思,等的时间太长又累又失落,当然得找个地方靠一靠,“望”是翘首期盼的意思。唐圭璋先生说,“极尽惆怅之情”是可以想见的,本来一大早高高兴兴的打扮一番,到现在别人都接到了,自己的丈夫还不见踪影能不让人焦心惆怅吗?

第三句,“过尽千帆皆不是”。“过尽”二字说明看得非常仔细,深怕有所遗漏嘛,“千帆”说明过去的船只之多,凝望的时间之长,可是结果却是“千帆过尽,不见归舟”。真让人痛心啊。

唐诗中最痴情的女子,只因做了一件无数男人求之不得的事!

第四句,“斜晖脉脉水悠悠”有两层意思,其一,“斜晖”二字表明已经是傍晚时分了,一大早就在等,现在快到晚上了,可见用情之深。其二,脉脉斜晖,悠悠江水寓情于景,含蓄隽永。含情脉脉的斜阳似乎不忍落下,其实是自己仍有不舍、仍有不甘啊,所以踮起脚眺望,看江水的尽头是否还有船只过来,然而看到的只有斜晖在江水上泛起的粼粼波光。眼看天色已晚,再也看不清了,那么明天再来吧,真是情何以堪啊。

最后一句,“肠断白苹洲”是思念的极致,想当初白蘋州一别,至今未见,如今白苹洲又见分手之处,怎能不肝肠寸断、伤心至极呢?直写心境,揭出题意,余味深长。

回顾全词,词人笔下千古痴情女子的形象早已跃然纸上,唐宋词中写女子痴情的词恐怕难有出其右者。究其原因,词人, 用叙事和形象的笔触,精心为我们构筑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艺术境界, 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心理描写细致,情思哀挽绵长,意境幽远。更重要的是词中女子表现出的痴情,是毫无做作的真性情,多少男儿求之不得,而她的或许是个负心人也未可知,真真叫人又恨又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