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用4年時間從連長升到軍長

張宗遜上將出生在陝西省渭南縣赤水鎮淹頭村一個農民家庭,少年時參加學生愛國運動,隨後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8歲時考入黃埔軍校,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何人用4年時間從連長升到軍長

與毛澤東相識也是在黃埔軍校,張宗遜次到毛澤東主辦的農民運動講習所聽課,毛澤東對中國革命時局的判斷使他深為佩服。兩人的緣分並未就此結束,在之後的歲月裡,兩人是形影不離,並肩作戰。

這是因為張宗遜成為了毛澤東的貼身衛士長。從秋收起義開始說起,起義遭受挫敗之後,部隊到三灣進行休整,由於人數銳減,原來的編制已經不適合實際需求。因此毛澤東對剩下來的隊伍進行了改編。

改編的同時就意味著原先的很多幹部都會因此而丟官,張宗遜原來的職務是團參謀,改編之後成了特務連副連長。

特務連,顧名思義就是執行特殊任務的連隊。張宗遜的任務就是護衛毛澤東和團部安全,再細分之後,張宗遜單獨帶領一個排,24小時負責毛澤東的貼身警衛任務,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他成為了毛澤東的貼身衛士長,這一年,張宗遜20歲。

20歲是一個風華正茂的年齡,張宗遜與毛澤東形影不離。充沛的精力就是保證主席的安全,1927年9月9日至10月3日,張宗遜護衛毛澤東上井岡山。20歲的張宗遜可能不會想到,在10年之後,他會成為萬人矚目的軍長,還會進入中央軍委。

何人用4年時間從連長升到軍長

1937年1月6日,毛澤東任命張宗遜擔任中央軍委第一局局長,直接指揮中央警衛團,護送黨中央、毛澤東進駐延安城。那麼問題來了,毛澤東為何會如此重用和信任張宗遜?

因為在張宗遜擔任衛士長的期間,那種負責和捨生忘己的精神。為了安全考慮,就是在晚上睡覺時,毛澤東睡在鋪板上,張宗遜就打地鋪睡在他旁邊。

而且在井岡山會師後,張宗遜從連長做起,經歷大小戰鬥無數,僅僅用了4年時間,就一步一步的晉升到了紅12軍軍長,在部隊中那是響噹噹的人物。這種無與倫比的實力,證明了他的價值。不僅如此,張宗遜還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二萬五千里長徵,爬雪山過草地,毫不含糊。蔣介石的‘圍剿’都拿他沒辦法。

這樣的戰士,誰不憐愛呢?毛澤東任命張宗遜擔任中央軍委第一局局長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這一年張宗遜47歲。

中央軍委第一局局長這個職務很特別,毛澤東當時這個機構與現在的軍委辦公廳加總參作戰部差不多,還要加上機要局、警衛局和管理局。張宗遜還做過賀龍和彭德懷的副手,擔任晉綏野戰軍副司令、呂梁軍區司令和西北野戰軍副司令等職。

毛澤東主席對他這樣評價:“你的長處是穩重厚道,不足的地方是該厲害的時候厲害不起來;這一點你應該向彭老總學習;對上,該堅持的一定要堅持,對下,該批評的一定要批評。”

這個評價中可以看出張宗遜其實是一個“老好人”,值得尊敬的戰士和將軍。俗話說:將門無犬子,張宗遜的兩個兒子也非常出色,將父親的意志進行延續,為祖國貢獻了巨大的力量。

他的大兒子張新俠獻身航天事業,為國家的振興作出了貢獻;同時還讓自己的小兒子張又俠奔赴老山前線,衝鋒陷陣,保衛國家邊境安全。

張又俠與自己的父親一樣,一步一步踏踏實實的幹,歷任陸軍團長、副師長、師長、第13集團軍副軍長、第13集團軍軍長、北京軍區副司令員、瀋陽軍區司令員等職。2011年,晉升上將軍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