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上演蒙古族傳統文化盛宴

蒙古族男子們拿出佩戴在身上的火鐮,當火鐮重重擦過準備好的白色石塊後,零星火苗順著導火繩竄出一束火光,一場文化盛典就此拉開帷幕。

8月17日至19日,中國八省區“孟赫嘎拉”文化旅遊節暨第十五屆德都蒙古文化藝術展示會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舉行。來自青海、內蒙古、新疆、甘肅等八省區的代表團參加了傳統祝讚詞大賽、史詩說唱大賽、手工藝及民族服飾展示等文化活動。

生活在青海省的蒙古族又稱“德都(蒙語意為高原)蒙古”,主要聚居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烏蘭縣、德令哈市、格爾木市、黃南藏族自治州的河南蒙古族自治縣等地區。

“蒙語中‘孟赫嘎拉’意為永不熄滅的火焰,我們希望以此代表這裡生生不息的文化傳承之路,祖輩們留下的燦爛文化與進取精神更需要我們去保護和發揚。”海西州宣傳部外宣辦主任楊林說。

手持木製馬頭琴,身著色彩明豔的蒙古袍,舞臺上的巴達已然沉浸在江格爾帶領勇士戰勝惡魔的故事中,渾厚的低音伴著琴絃時起時落。

今年56歲的巴達來自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作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他在史詩說唱大賽中表演史詩開篇第一章。“我的爺爺和父親都是草原上有名的江格爾齊(蒙語意為說唱《江格爾》的民間藝人),我自己從17歲起就開始演述《江格爾》了。”

蒙古族史詩《江格爾》與藏族的《格薩爾》、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並稱為中國三大英雄史詩,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我從小就喜歡唱歌,過去是母親教授我德都蒙古長調的唱法,後來我又去內蒙古進修學習,在那裡學到了更專業的技巧唱法。”來自德令哈市的青年長調歌手才仁瑪說。現在她不僅能夠演唱家鄉的長調,其他蒙古族地區的長調民歌也十分熟悉。

近年來,除了民間文化藝術,蒙古族廣泛聚居的八個省區在學術往來、古籍挖掘和整理方面也有了越來越多的協作交流,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得以跨地區保護與傳承。

在17日舉行的中國八省區第四次蒙古族古籍協作會議上,內蒙古自治區古籍辦主任蘇雅拉圖表示,協作省區古籍搶救保護、整理編目工作在過去30多年取得了可喜成就。“內蒙古自治區搶救保護《格斯爾》工程39個課題中,協作省區的專家學者承擔完成了11個。”蘇雅拉圖說。(記者白瑪央措、陳與唐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