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4月8日,盛宣怀于上海创建近代新式高校南洋公学

南洋公学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创办的大学之一,于光绪廿二年(1896年)由盛宣怀创建于上海,是为交通大学沪校前身。原址位于现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

1896年4月8日,盛宣怀于上海创建近代新式高校南洋公学

南洋公学校旗

南洋公学与武汉大学前身自强学堂、天津大学前身北洋大学堂、四川大学前身四川中西学堂、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属同时期的近代新式高校。《清史稿》记载1902年管学大臣张百熙关于“筹办大学堂”的奏折中所言:“查京外学堂,办有成效者,以湖北自强学堂、上海南洋公学为最。”

南洋公学由盛宣怀1895年(光绪21年)创建北洋大学堂后,调任上海后创办,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创办的大学之一。天津海关道盛宣怀在天津创办北洋大学堂后,曾与两江总督刘坤一商讨设立南洋公学。1896年10月,盛宣怀上奏《条陈自强大计折》并附《请设学堂片》奏请在上海设置南洋公学,提议由轮船招商局和电报局提供经费。12月6日光绪帝谕令批准盛宣怀设立学堂。南洋公学隶属于招商局和电报局,校内设置了师范学院、外院、中院和上院四院,盛宣怀首任督办。

1896年4月8日,盛宣怀于上海创建近代新式高校南洋公学

南洋公学时期校门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津京地区,同为盛宣怀所创办的北洋大学堂在天津一度被迫停办,部分师生因战乱南迁至上海,在盛宣怀的安排下入读南洋公学在上院专门为接受北洋师生所开设的铁路班,直至北方战局平息,北洋师生及铁路班迁回天津。

1905年改隶商部,更名为商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1907年改隶邮传部,更名为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辛亥革命后1911年到1912年间为南洋大学堂。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划归继承清政府邮传部的中华民国交通部,更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直至1921年与交通部下属的另外三校合并为交通大学。

1896年4月8日,盛宣怀于上海创建近代新式高校南洋公学

北洋大学、南洋公学的创办人盛宣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