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陶藝史上第一個女大師:楊鳳年和《風卷葵》

清朝嘉慶年間,宜興蜀山有個名叫楊鳳年的小姑娘,非常喜愛種花。她家後院裡,種的花卉有上百種,一年四季花開不絕,其中有棵錦葵,開的花會金燦燦、黃澄澄,很是好看。

楊鳳年有個哥哥叫楊彭年,做中國紫砂壺簡煉慷慨,淳厚 雅緻,精美玲瓏,而且他長於配泥,做出的茶壺色澤古樸,顯粒均勻,古色古香。

紫砂陶藝史上第一個女大師:楊鳳年和《風捲葵》

這兄妹二人雖然情同手足,可是“藝不傳女”是個老規矩 ,楊彭年從來不肯把技巧教給妹妹。楊鳳年覺得哥哥是為了自己好,不叫自己將來做泥巴生活 ,吃泥巴飯,受泥巴苦,所以也不怎麼在意。

幾年過去了。有一次,楊鳳年想到作業坊拿把噴壺去後院澆花,剛跨進門,就被哥哥轟了出來。楊鳳年氣憤地說︰“我又不是外人,為何連門都不能進?”楊彭年指責道︰“女人就是不能進作業坊,這是規矩 ,從今後不准你再跨進來!”楊鳳年受了這樣的訓斥,傷心地哭了。哭了一陣,心想︰女人也是人,我偏不信女人學不會做茶壺,你不把技藝教給我,我偏要自己學本事!

紫砂陶藝史上第一個女大師:楊鳳年和《風捲葵》

主見必然,楊鳳年就拿些泥料到花園中,整天捏來捏去學做茶壺。一年、兩年、三年,從打泥片學起,慢慢地會做大路貨了。只是老照著現成的式樣做,總感覺自己 沒有真本事 。她想︰我非要做一把別人沒有做過的新式樣出來!可是終究做什麼式樣的茶壺呢?她想啊想啊,想得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著,人也瘦了。

那年秋天,颳了幾天幾夜大風,把花園中的花草吹得倒的倒,斷的斷,散瓣的散瓣。楊鳳年獨自坐在花園中只顧想自己的心事,天涼了也不曉得添衣服,花倒了也不曉得扶持,就那麼痴呆呆地坐在那裡。

紫砂陶藝史上第一個女大師:楊鳳年和《風捲葵》

這個已經快要走火入魔的楊鳳年,腦子裡想到什麼樣的茶壺,眼前就出現什麼樣的茶壺,松段、梅樁、佛手、蓮花……可是每一種念頭都被她顛覆,因為不是被別人做過了,就是做出來自己不滿意。楊鳳年想著想著,忽然看到面前的一枝花幹上頂著一把茶壺。心裡不覺奇怪 ︰這茶壺式樣倒沒見過,怎會長在花幹上?她把眼睛睜大,定神一看︰啊!這不是一朵錦葵花嗎?只見錦葵花在狂風中不停地動搖,被風吹歪了又挺起來,吹歪了又 挺起來,花瓣被吹得捲攏來,再捲攏來,但始終不散。再看看四周被摧殘的花草,楊鳳年不禁讚歎道︰好一朵錦葵花!她心裡霍地一亮,隨即決定按狂風中錦葵的形象做一把茶壺。

紫砂陶藝史上第一個女大師:楊鳳年和《風捲葵》

她站在那裡,圍著錦葵花左看右看,看了整整三天三夜,直看到睜眼,閉眼不見別的,只見一朵錦葵花的時候,就起頭做茶壺。一連做了七七四十九天,茶壺終於做成了。她給它起了個名字叫“風捲葵”。

楊鳳年做好茶壺,生怕哥哥作梗不讓燒,就暗地裡託人裝到窯裡。等到開窯出貨,沒有哪一個行家不說這把茶壺手工精緻,心裁獨出的。消息傳到楊彭年耳朵裡,楊彭年哪裡肯信任?等到茶壺送上門來,楊彭年捧起茶壺一看,吃了一驚︰啊!我妹妹做的?好手藝!好手藝!

紫砂陶藝史上第一個女大師:楊鳳年和《風捲葵》

因為妹妹這把壺做的好,楊彭年對楊鳳年再也不保密了,兄妹兩人在一起做起茶壺來。從此,楊鳳年勤學苦練,練好工夫,配合哥哥做壺,成了紫砂陶歷史上首位知名的女藝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