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是啥?中國據此刷新全息成像技術

今天鏈科技小編首先介紹一個概念,然後推出中國科技人員一項全息成像的新成果。這個概念是“手性”,顧名思義,它與手有關,而具體含義卻必須詳加解釋才能明白。手性一詞指一個物體不能與其鏡像相重合。如我們的雙手,左手與互成鏡像的右手不重合,而是對稱。手性一詞在化學醫藥領域運用更加普遍,一個手性分子與其鏡像不重合,分子的手性通常是由不對稱碳引起,即一個碳上的四個基團互不相同。

“手性”是啥?中國據此刷新全息成像技術

明白了“手性”,下面小編開始介紹今天的新聞,這是一項與“手性”密切相關的全息成像技術,因其具有突破性,所以廣受業界矚目。該成果出自天津大學,該校太赫茲研究中心在基於超表面的全息成像技術方面取得突破,首次實現了反射式手性全息成像。相關研究成果已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系列刊物《光:科學與應用》上發表。太赫茲波是電磁波的一種,廣義上指頻率為100GHz—10THz的電磁輻射,太赫茲波具有穿透性強、使用安全性高、定向性好等特性。與我們熟知的紅外線、X光等不同,太赫茲是目前人類瞭解最少、開發最少的電磁波段,被稱為探索電磁波譜的“最後一段空隙”。

“手性”是啥?中國據此刷新全息成像技術

全息技術研究是個老課題,儘管有些新成果時而出現,但是突破性的技術成果卻非常稀少,因此全息技術的發展似乎處於迴盪整理期,缺乏衝頂拉動的活力點。全息技術是一種高質量的三維成像術,作為一種方興未艾的革命性技術,已經在高檔汽車導航、文藝表演、軍事偵察、文物保存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全息成像的關鍵步驟是要將光投射到全息板上,但目前主流全息成像技術所使用的全息板不能辨別光的偏振態,難以做到獨立成像。天大科研團隊研究發現,經過精密設計的超表面對太赫茲波能夠產生強烈的“手性響應”,使用這種超表面材料製成的全息板可以識別不同光的偏振態,記憶信息量也更豐富,讓全息板“變聰明”,最終實現完全獨立的全息成像,大幅度提高了全息板工作效率。該技術為電磁波偏振態的操控與利用提供了全新思路,對於全息成像技術在信息存儲與通信等方面潛在應用具有重大意義。

“手性”是啥?中國據此刷新全息成像技術

鏈科技ChainTech 精準提煉企業技術需求,快速鏈接研發外腦,精心打造全新科技服務生態圈。需求牽引、技術推動,跟蹤測評,全程預警,做中國企業最貼心的“技術管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