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性教育缺失誰之過

近日,一名在上海迪士尼樂園遊玩的年輕姑娘和另一名8歲男孩的母親上了新聞熱搜。網傳視頻中,兩人因為年輕女孩質疑8歲男孩摸其臀部而起爭執。

按照上海浦東公安分局度假區公安處的事後通報,這名8歲男孩疑因擁擠與女遊客發生肢體觸碰,女遊客與孩子母親發生口角爭執,繼而引發肢體衝突。經調解,雙方當事人達成諒解,孩子母親賠償女遊客1000元。此事一出,“熊孩子”的話題再度引發討論——孩子的摸臀行為是否是有意為之?不到10歲的年紀是否已經具有性意識?母親對孩子的“性教育”又是否缺失?

兒童性教育缺失誰之過

實際上,近來網絡中關於兒童“性觀念”的爭議話題不斷。上個月,一則關於媽媽們常帶小男孩進入女更衣室的新聞也曾引發熱議。一些女性網友紛紛吐槽自己有過同樣的經歷,在公共浴室或游泳館更衣室,在小男孩面前換衣服確實感到不適,還有網友甚至在網上曬出自己曾被小孩子“騷擾”的經歷,呼籲大家不要低估孩子的“性觀念”。“孩子並不像家長想的那樣白紙一張,對性的好奇和探索欲是與生俱來的。”長期從事兒童性教育工作的胡佳威對記者稱,在當下豐富的信息環境中,孩子對性知識的接觸比過去更早、更多。

胡佳威說,這個問題作為家長不可迴避,而應主動解釋孩子的好奇心,並和他一起探索,告訴他社會規範,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面對成長中的孩子,關於兩性問題的尷尬不僅體現在家庭中,學校裡,老師們如何給孩子們教授性知識,對於兒童性教育來說似乎顯得更為重要。

董文瑤目前在成都一所小學任教,她是一名有19年執教經歷的老教師。常年與孩子們在一起,對於少年兒童成長髮育過程中遇到的兩性問題,她有相當豐富的觀察和體會。“比如,常看見一年級的小男生悄悄摸一下同桌小姑娘的臉,我作為老師,當然知道他很單純,但我還是會告訴他,女孩子的臉不能隨便摸。”董文瑤說。

按照董文瑤的觀察,孩子到了5年級以後,班上“緋聞故事”就會多了起來,學生們傳紙條,說著誰喜歡誰,這些現象在校園裡已不是新鮮事。董文瑤介紹,目前成都大部分小學也未開設性教育課程,在董文瑤所在的學校裡,小學生6年裡上過的性教育課不超過3節,且這些課都是把性教育內容夾雜在思想品德課裡,內容也只是教孩子如何自我保護。

“至少在我從業的19年裡,我並未感覺性教育在小學課堂上有太大提升,增設這門課程,我覺得非常有必要。”董文瑤說。在甘肅平涼的一所中學,閻蓉(化名)老師對此也頗有同感。閻蓉告訴記者,如今出現早戀現象的學生年紀越來越小,“學生們從網絡得到的信息越來越多,大家對性知識的接觸也越來越低齡化。”

彭曉輝提出,家長之所以“談性色變”,原因即在對“性”的認識還停留在很淺層的理解之上。“很多家長以為性教育就是告訴孩子學會保護自己不受侵害就行,而實際上性教育的內涵非常豐富,它絕不是孩子簡單的防火教育。”對此,胡佳威也提出,孩子的性教育是一個廣闊的概念,不僅要在幼兒期帶孩子瞭解自己的身體,建立性別意識,學會保護自己,更應該在後期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學會和異性正確相處,把性看作美好而非羞恥的事物。

而作為學校,在彭曉輝看來,學校層面應對教師進行性教育教學的技能培訓,按照國家層面的文件要求,把性教育課程開設起來。學高年級開始設立專門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