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在絕望中產生,周初殺跌是最佳低買機會

上週五三大指數同步創出新低,一方面有周末恐慌效應,另一方面市場人氣極其虛弱。A股短期走勢,技術面分析沒用,用價值投資理念一樣沒用,主力殺跌沒商量,估計巴菲特來A股也會被扒層皮後才能站起來。週末消息面還算正常:首先是關於貿易戰的,中美將進行新一輪磋商,期待8月底有新的成果。證監會核發了2家IPO,融資10億。 週五下午4點,有消息報道稱證監會緊急開會應對大跌,證監會在深夜澄清報道不實,但我判斷這條消息可能屬實,或許證監會有其它顧慮而不允許市場公開傳播。週五離岸人民幣強反彈,而美元有頂部調整跡象。整體上,消息面對市場不構成利空。週一探底回升概率大。

大方向和趨勢繼續參考上週的分析思路,長線抄底買入等9月底,大盤跌破2700後出現的殺跌是短線抄底機會,預計下週一是一次非常好的短線點,按波段節奏是低吸。上週分析說過,最近A股巨震,是主力機構和外資在做長線建倉。他們建倉不是三五天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大盤最低點就能拿到所有低位籌碼,而是在一個相對的底部區域反覆震盪來完成建倉。震盪目的是嚇唬高位套牢的散戶割肉賣,而且讓場外的散戶不敢抄底。若場外散戶跟風抄底,主力就會再打壓,讓他們割肉出來。目前市場80%的股票已跌回2014年牛市啟動前的價位,而且這幾天很多超跌股已拒絕繼續下跌,從政策面還是思維層面來看,大盤2700點以下無論是短線投機還是價值投資,機會大於風險。因此大家不要在低位跟風殺跌,反而要逆向思維,低位低吸加倉做T。

A股分為兩種市場行情,一種叫資金行情,一種叫政策行情。國家出什麼政策,對應的板塊和概念就會隨之大漲,這叫“政策行情”;市場主力資金運作哪個板塊個股,哪個板塊個股大漲,這就是“資金行情”。 只要懂得跟隨這兩個原則,就比較容易踏準節奏。在這個信息時代,只要隨便翻一翻市場評論,當前政策扶持什麼板塊、市場熱點在哪些題材、正在熱炒的是哪些概念,就能一目瞭然了。 沒有無緣無故的漲,也沒有無緣無故的跌,大部分人買股票都是看這個股的走勢如何,但是走勢僅僅是一種外在的體現,滯後的技術形態。我們需要知道的是他為什麼漲,為什麼跌。要學會長遠分析,要多看多學,多看報紙新聞,多關注報紙和新聞是最直接的辦法,因為國家的一舉一動、新出臺的政策,都會在新聞裡,你只要多看,多觀察,以後慢慢就能跟上熱點。

大盤距離2016年1月股災低點2638只有幾十個點,估計市場都在等大盤跌破這個點位。但往往市場走出來的結果不會迎合大多數人的意願。主力假裝殺跌引發散戶拋盤,到2650附近時快速拉起來。讓殺跌的和場外空倉來不及反應,就完成探底回升。8月20日大盤慣性下探可能性大,預計是一個探底回升走勢,大盤支撐在2645-2650點,創業板支撐1415點附近。操作上, 週一早盤按計劃出現殺跌,支撐位附近買入做正T, 另外做長線也可以低買佈局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