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才是真英雄,「臥薪嘗膽」背後的故事

我們在少年時期就聽過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這堪稱我國“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典範。關於越王勾踐與吳王夫差的事,《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左傳》、《吳越春秋》等史書材料上都有相關記載,不過你有空仔細看一下史料的話,會發覺越王勾踐真是一個“小人”。

等等,我國數千年樹立的楷模怎麼會是一個“小人”呢?

吃大便表忠誠

說起“臥薪嚐膽”,這個成語其實是蘇軾杜撰了一半的,史料上只記載了“嘗膽”的事,而“臥薪”部分則是東坡先生為了凸顯越王忍辱負重,添油加醋的情景而已。不過要說越王“吃苦”這事,“嘗膽”只能算他吃過的東西里輕量級的,更重口味的是他還吃過屎……

話說當年吳國憑著強大的國力和軍事實力把越國打趴下,連同越王勾踐與好基友范蠡一起成了吳王夫差的階下囚。春秋時期,各國諸侯爭霸的套路一般是這樣的:我打你,打到你服我,叫我一聲大哥,那咱們就還是好哥們——因此在春秋時期,並沒有滅國這個玩法,這就是所謂的爭霸,在各國裡爭奪霸主之位。如果像秦朝統一六國那樣,把其他諸侯國都滅了,那誰還會叫我大哥呢?所以呢,吳王夫差在大敗越國之後,並沒有殺了勾踐,也沒有吞併越國,而只是把人扣下,打算等到越王完完全全服軟,就放他回國。但是,越王勾踐並沒有那麼想……他是處心積慮的想回國,想東山再起,想報仇雪恨,所以為了這個目的,勾踐是什麼事情都能做出來的。

“小人”才是真英雄,“臥薪嚐膽”背後的故事

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差不多就是今天的江蘇和浙江

有一次,夫差鬧肚子了,范蠡通過算卦(一說他懂醫術)得知吳王的病大概什麼時候能好,就想到回國的機會來了,於是出了個“餿主意”告訴好基友越王,讓勾踐去吃吳王的大便(這主意不止“餿”,還很噁心),然後裝模做樣告訴吳王,小弟能通過吃大便知道你的病何時能好……其實我們都能看明白,分辨疾病不是主要的,只是吃大便的一個由頭而已,最關鍵的就是直播吃翔——“吳王大哥,你看小弟已經臣服的五體投地,連翔都吃了,你還覺得我不臣服嗎?”

果不其然,范蠡的計謀得逞了,老實巴交的吳王看了吃大便表演之後,覺得勾踐這小弟確實是服了,於是便放他們回了國。(我倒覺得是吳王覺得勾踐口味太重,放在身邊實在受不了)我要是吳王,肯定二話不說把他給宰了,大便都吃的人,指不定哪天把我也給吃了!(嗯?這話好像哪裡不對……)

這個吃翔事件為什麼沒有流傳開來,是因為這段故事並沒有收錄在《史記》裡,而是記載在東漢趙曄的《吳越春秋》裡,後者主要是記錄了一些《史記》裡沒有的雜事,並不是正史,所以只能作為參考。不過如果綜合來看越公的行事風格,幹出吃翔這種事,其實也合情合理。

戰場上玩恐怖表演

《左傳·定公十四年》中有相關記載:“二君有治,臣奸旗鼓,不敏於君之行前,不敢逃刑,敢歸死。”

說的是越國和吳國戰場對擼,勾踐遇到了身經百戰的老吳王闔閭,自認不是對手,於是想出了一個邪惡恐怖的陰招——他讓犯了軍令的囚徒站在軍隊的最前列,成三排,然後命令他們朝著吳軍,扒劍自刎……這場面看看文字就知道只有變態才想得出來,對面的吳軍見到這場面,自然是當場就一臉懵逼了,越軍乘著敵人發呆之際發起進攻,一舉獲勝。這事兒要是放在今天,別說是小人之舉了,那簡直就是反人類。

另外,在春秋時期,各家諸侯再怎麼說也都是貴族階級,貴族就有貴族的行事風範,即便到了戰場上也遵循“軍禮”,簡單的說就是打仗也得有章法禮數,不能像野蠻人那樣胡來。越王此舉絕對是驚世駭俗,後人也不太敢模仿其恐怖主意的打仗風格——我估計也就小日本的神風特攻隊可以跟他拼一下。

救荒賑災給煮熟的種子

我們現在都講人道主義,春秋的時候也不例外。就算各個諸侯國總是沒事打打仗,一旦哪個地方鬧了饑荒,鄰國就有義務伸出援手。《左傳》的“泛舟之役”就記載著當年秦國與晉國互相為敵時,秦國不幸鬧了災荒,晉國用小舟運送大批糧食給秦國賑災的故事,可見我們當年是多麼富有人道主義精神。

到了春秋吳越互掐時,吳國也是當越國鬧了饑荒時,便本著華夏子民同根同源的精神,毫不遲疑地將稻種給了越國。但是等到吳國鬧災時,你猜我們“臥薪嚐膽”的英雄楷模,越王勾踐是怎麼報答對方的?

如果說記著做過階下囚的仇恨,不借稻種也就算了,這位哥們竟然恩將仇報,陰損毒辣的將種子烹熟再給對方。熟透的種子撒到地裡當然種不出東西,吳國被這麼一陰,百姓是災上加災,民不聊生。

這方法的確有效削弱了吳國的實力,但怎麼洗白都是小人所為,為天下人嗤之以鼻。

“小人”才是真英雄,“臥薪嚐膽”背後的故事

“小人”才是真英雄,成功人士不認死理

通過十年的發展,越王的報仇方法也非君子所為,這位大哥乘著吳王帶走所有精兵強將的時候,乘虛而入進攻吳國,等到吳王要回去救場時,為時已晚。

仔細看史料的話,怎麼看都覺得越王勾踐是個徹頭徹尾的“小人”,甚至還有些“恐怖主義”和“反人類”。正所謂:“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吳王夫差雖然並不是什麼英雄,但絕對稱得上符合當時道德標準的“正人君子”,反觀越王勾踐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更像是“陰險毒辣”的“小人”報復,然而君子絕對鬥不過小人。

但話說回來,漢魏時期的著名經學家,王朗曾這樣評價越公:“勾踐欲廣其御兒之疆,馘夫差於姑蘇,故亦約其身以及家,儉其家以施國,用能囊括五湖,席捲三江,取威中國,定霸華夏。”評史的前輩們明明看到了勾踐的所作所為,為何還把他例為典範楷模呢?

那是因為我國向來是“功利至上”的,“成王敗寇”的價值觀千年以來一直如此。其實要我說,歷史上最後辦成事的都是“小人”,難道諸葛亮“草船借箭”、“空城計”都是君子所為?正式這種不按常理出牌,不認死理的做事風格成就了我們偉大的華夏民族,那些秉持了貴族之風範,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君子們,除了留下“美名”和幾篇要我們背誦的詩文……有幾個能實實在在推動歷史發展的呢?但是話不能絕對化,越王勾踐的做法的確有些重口味,咱們還是得往正確的價值觀上發展,至於具體的術,當然可以靈活應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