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卻沒見過!刀出鞘,彈上膛,一級戰備到底是啥情況?

全體起立!立正!現在宣佈一級戰備命令!……"這樣的詞好像常常出現在一些戰爭題材電視裡,但是聽說過卻沒見過,像我這樣的90後在現實生活中好像從沒看到過所謂的一級戰備狀態。這其實得益於日益強大的祖國的蔭庇,殊不知在建國之初直到前些年,由於外部挑釁和內部矛盾(抗美援朝、炮擊金門、對越反擊戰、珍寶島危機等)等因素也曾數次啟動了一級戰備。

聽說過卻沒見過!刀出鞘,彈上膛,一級戰備到底是啥情況?

不同狀況下的戰備等級也不同,我軍戰備等級劃分為四個級別,分別是四級戰備、三級戰備、二級戰備和一級戰備,正常情況下數字越小表示事情越大。接下來就按照情況的緊急程度來逐一看一下吧!

聽說過卻沒見過!刀出鞘,彈上膛,一級戰備到底是啥情況?

四級戰備

四級戰備是程度最輕的戰備狀態,指的是當國外出現重大突發情況有可能對我國的安全穩定造成影響時部隊所處的戰備狀態;該狀態下的部隊要做的就是嚴密掌握外部動向;保持通信順暢;加強邊境管理;進行和戰備檢查;調整值班、執勤力量。

聽說過卻沒見過!刀出鞘,彈上膛,一級戰備到底是啥情況?

三級戰備

三級戰備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一點,當我國周邊地區局勢異常,對我國的直接軍事威脅構成時,就需要部隊保持三級戰備;在三級戰備狀態下,需要做的是進行戰備動員,召回外出人員,加強戰備值班,修訂戰備方案並進行相關演練,要求值班部隊能夠隨時執行作戰任務。

聽說過卻沒見過!刀出鞘,彈上膛,一級戰備到底是啥情況?

二級戰備

二級戰備是僅次於臨戰狀態的戰備等級,一般是在局勢惡化到已經對我國造成直接軍事威脅時部隊所處的狀態;在二級戰備狀態下,部隊就要在之前基礎之上進行深入戰備動員,嚴密監視敵人動向,完成應急擴編,發放戰備物資,還要進行工事搶修、障礙設置等準備工作,關鍵位置的部隊還要按戰時編制齊裝滿員;調整修訂作戰方案;抓緊臨戰訓練;留守機構展開工作。

聽說過卻沒見過!刀出鞘,彈上膛,一級戰備到底是啥情況?

一級戰備

一級戰備是情況最危急時候的戰備狀態,彼時局勢極度緊張,針對我國的戰爭徵兆十分明顯,這種情況下部隊要做到的是進行臨戰戰備動員;戰備值班人員不間斷坐班;無線電指揮網24小時開機,保障不間斷指揮;採取各種偵察手段,密切監視敵人動向;進行應急擴編,戰備預備隊和軍區,按照戰時編制滿員,所需裝備視補充能力優先進行保障。

聽說過卻沒見過!刀出鞘,彈上膛,一級戰備到底是啥情況?

完成陣地配系;部隊人員、兵器、裝備都要進行疏散隱蔽偽裝工作;留守機構組織人員也要向既定地區疏散;完善行動方案,完成一切臨戰準備,部隊處於待命狀態;停止一切休假、轉業、退伍工作。簡而言之就是刀出鞘、彈上膛,只消一聲令下就能夠投入戰鬥的最高級別戰備狀態。

聽說過卻沒見過!刀出鞘,彈上膛,一級戰備到底是啥情況?

這裡不免會想起老兵們的一句承諾:若有戰,召必回!這樣的承諾使得我軍的戰時能在短時間內召集近1000萬人,形成一支所向無敵的王者之師!

聽說過卻沒見過!刀出鞘,彈上膛,一級戰備到底是啥情況?

戰備等級的劃分有利於部隊更準確地判斷局勢,做出相應反應。不同國家的戰備等級劃分也不盡相同,比如說,美國的國防狀態就分為五級,其中一級是指處於戰爭狀態,而這一狀態還不曾出現過。希望我們的一級戰備也只是出現在電視裡,通過發展經濟實現和平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