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不該學法國在學校全面禁止學生帶手機?

我們該不該學法國在學校全面禁止學生帶手機?

  7月30日,法國國民議會表決通過關於禁止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的法案。這一禁令將於今年9月開學時生效。

  按照新規,在校小學生和初中生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外活動時均不得使用手機,除非出於教學目的,或是殘疾兒童的特別需要。高中學校可自願全部或部分執行此手機禁令。除手機外,新法案還規定禁止使用包括平板電腦和手錶在內的所有可聯網的通信設備。

  此消息一出,立馬在網上引發熱議。多數網友表示贊成、支持,並希望我國也能實行這樣的規定。

  說起手機對孩子的危害,誰都能說上一嘴,比如損害孩子視力、脊椎,讓孩子沉迷手機遊戲,被一些網絡低俗文化侵蝕,影響身心健康等。在校園場景中,手機還會消解學生學習熱情與注意力,霸佔其課外活動時間。久而久之,一些意志力較弱的孩子就會患有“手機癮”,對手機之外的世界提不起興趣,嚴重影響正常學習和健康成長。

  這些危害,也是法國在法律層面禁止中小學生校園玩手機的現實依據。不僅法國,意大利、希臘和英國等國家,都限制在校中小學生使用手機。

  拋開“對與錯”不談,出臺禁令起碼釋放了一個堅定的態度。而我們,也亟需一個這樣的態度。

  目前,我國基本沒有在法律或國家層面,對中小學生校園玩手機做出明確規定。只是在現實中,大多數中小學對學生帶手機進學校明令禁止,還出現過學校當眾開“手機銷燬大會”的“壯觀”場面。這種用力過猛的現象,根源也在於缺乏一個權威、統一且堅定的態度,導致學校的自由裁量權過大。學校銷燬學生手機等行為,雖一直有反對的聲音,但也缺乏相應的有力制約。如此,即使禁止中小學生校園玩手機的事實一直存在,但結果很難與預期相符合。

  反而是,對於到底要不要全面禁止中小學生校園玩手機,長期以來爭議很大。贊成的,當然不難理解,他們著眼於手機對學生的危害。而質疑者則認為,比起危害,手機為學生提供的方便更大。在及時與家長聯繫、確保家長隨時知曉孩子情況——尤其是人身安全等方面,手機不必可少。再者,在不少人眼中,手機對學生的危害,主要並不在校內,而在校外,只禁止校園玩手機無濟於事。

  這樣的質疑自有道理,它強調學生與手機全面而真實的關係。進一步說,手機本沒錯,保護孩子不被手機坑的關鍵不在於“禁”,而在於讓孩子對手機有一個正確合理的認識,並在使用中得以規範。畢竟,現代社會,手機已經是必備品,要讓孩子與手機完全隔絕,幾無可能。

  其實,這也傳遞出了一種對中小學生玩手機的真實態度,即“一刀切”的傾向不可取,即使禁得了學生校園玩手機,禁不了學生對手機的迷戀心,結果也是徒勞,他們總會想方設法辦法弄到手機玩,頂多換個玩的場所而已。

  從這個角度說,完全照搬法國禁止中小學生校園玩手機的做法,可能也會引發一些人的反對。畢竟目前一些中小學對手機的實際禁止,也帶來了不少麻煩,也難言效果有多好。當然,這絕不是說要對中小學生玩手機一味的放縱,放縱帶來的傷害只怕更大。

  怎麼辦呢?如果要兼顧贊成者與反對派的感受,或許只能採取一些較為溫和折中的辦法,比如在校內,探求相對的禁止,對學生對手機和網絡的基本訴求,給予滿足,杜絕不合理、過度使用手機,避免絕對禁止帶來死板機械;在校外,以家庭為主體,社區等社會層面配合,引導、管控、監督孩子正確使用手機。當然,這就對學校、家長等群體提出了較高要求。從根本上說,這也有賴於出臺一套既態度明確又細則可行的規則,供各方借鑑參考,規範自律。

  無論如何,對待中小學生校園玩手機的科學態度,應該兼顧原則性和人性化兩個維度。最大限度規避手機對學生的傷害,讓學生最大化受益,是應該追求的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