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那個M16回來了……

距離海航集團董事長王健的離世已經14天,這位在海航集團級別僅次於陳峰的M15下葬於風景優美的西雅圖,而這位實際掌門人猝然離去給海航集團帶來的影響,還如潮水般不斷湧動。

逝者已逝,生者唯有繼續前行。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依然是,內部職級M16的陳峰將帶領不斷處於輿論漩渦中心的海航走向何方?

迴歸航空主業

作為有國內第四大航空集團之稱的海航,曾經走上了一條極具傳奇的發展道路,一方面,它高歌猛進挺進了世界500強榜單,甚至在一年內實現100名的跨越,創造了一個來自於中國企業的頂級輝煌;另一方面,它又擁有不能為外人所理解的企業文化和獨特的政治語言。

近年來,海航將招聘的門檻一提再提,來自海內外頂級教育背景的精英源源不斷的流入,可是內部裙帶關係和派系林立的企業文化,又將中國傳統企業的“家文化”演繹的淋漓盡致。

在海航企業文化考試中有這樣一個題目:海航的追求是什麼?如果你選擇做世界五百強、建立百年企業等等,就大錯特錯了。正確的答案應該是,為了人類和平進步的福祉和文明秩序的發展

一方面,步入世界五百強企業的海航對於現代化管理擁有迫切渴求,另一方面又處於層層報批、決策權有限的“家文化”當中,其中的掙扎和矛盾可想而知。

即使是在海航集團的戰略方向上,也擁有類似的矛盾。根據海航集團的規劃,目前分為四大板塊,分別是航旅、物流、資本和科技。其中的航旅板塊,原本是最應該值得發力的方向,在整合了航空和旅遊板塊之後,海航集團的意圖十分明顯:對標途易,打造一個線上和線下結合的航旅閉環。

細看它的佈局,擁有海南航空、首都航空、天津航空、祥鵬航空、唐拉雅秀酒店等一眾航空公司和酒店,還囊括了線下的凱撒旅行社,入股了線上的途牛旅遊網,這種打通了產業鏈上下游、擁有線上和線下閉環的戰略佈局,原本可以催生出一箇中國式的途易集團。

不過在海航集團近年的戰略版圖中,資本顯然佔據了更重要的地位,一度收購了美國英邁公司的海航科技,在體量上已經超過航旅,成為海航集團旗下最大的產業板塊,而這種依靠併購膨脹起來的體量優勢,直到2017年碰觸到了隱形天花板,才不得不開始調整。

在風聲鶴唳的那段日子,海航也曾試圖通過各種途徑來表達立場。不過,在今年三月份的博鰲論壇上,來自行業監管部門的領導還拒絕和海航高層出現在同一張照片中。

轉機發生了年中,海航得到了更明確的信號,終於將集團主業迴歸為航空。在3月份海航集團迅速將“海航旅業”更名為“海航航旅”,儘管這個子公司來源於海航旗下航空和旅遊兩大板塊,並在2016年整合之初以“旅業”命名,但是航鈦獲悉,更名後的海航航旅重新被定義為以航空為主業,甚至加強了海南航空在其中的強勢地位。

目前,海航參控股的19家航空公司具有不同的發展戰略和市場定位,如果能堅持航空主業不動搖,融資渠道也會重新打開,海航集團或能順利度過這段風雨飄搖的日子。

重歸權力中心

任何一家企業的成功與否,除去外部經濟、產業環境等因素,內部的制度結構和人事安排也起到了關鍵作用。

從海航以往的人事架構來看,海航集團董事局主席陳峰是M16,其次是海航集團董事長M15的王健,再下面則是董事局副主席,M12的譚向東。

這種權力結構隨著集團2017年1號內部發文得到了微妙的改變,“越級約見”和“越級下達工作指令”成為彼時海航人心裡的敏感詞。

儘管陳峰一如既往的主持著對外的政府會晤、媒體採訪等工作,但一向低調,甚至要求對外宣傳中冠以“圓融先生”稱呼的王健,也破天荒地在2018年4月接受了《中國經濟週刊》的獨家採訪,這在歷史上是非常少有的。

在王健先生驟然離世後不久,海航集團公告,陳峰兼任海航集團董事局董事長,並在7月16日下午宣佈撤銷“集團董事局主席”這一職位的編制,或許這一超脫的崗位會成為歷史記憶,從此不再設立。

在經歷過一系列風波後,走到今天的海航似乎重新回到M16的掌控之中,作為一個關注航空業的自媒體,很高興看到偌大的海航集團能夠重新迴歸到航空本身,也祝福重回航空業的海航能夠走得更遠更長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